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3
分类词汇
18
其它
2
共1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径路
私义
拘留
下爱
垂照
宠眷
私己
费神
事儿
热门
送汤送水
偷寒送暖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天人之分
《國語辭典》:
径路(徑路)
拼音:
jìng lù
小路。《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七》:「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也作「径道」。
分類:
小路
捷径
匈奴
处世
道路
私人
近路
人关
途径
门路
《漢語大詞典》:
私义(私義)
(1).以私人关系为准则的个人道义。
《商君书·画策》
:“国乱者,民多私义;兵弱者,民多私勇。”
《
韩非子·饰邪
》
:“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必行其私,信於朋友,不可为赏劝,不可为罪沮,人臣之私义也。”
《
战国策·赵策二
》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2).指个人合乎正义的行为。
《
史记·游侠列传序
》
:“虽时扞当世之文罔,然其私义廉絜退让,有足称者。”
分類:
个人
私人
人合
人关
准则
行为
人道
道义
《國語辭典》:
拘留
拼音:
jū liú
1.拘禁扣留。《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匈奴人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2.一种暂时性拘束人身自由的处罚,科处拘留依法应由法院裁处。
分類:
拘留
扣留
公安
违反
机关
拘禁
需要
侦察
人关
依法
暂时
扣押
《漢語大詞典》:
下爱(下愛)
谦词。谓受到别人关怀或重视。
《西游记》
第六四回:“长老还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
分類:
谦词
人关
关怀
重视
《国语辞典》:
垂照
拼音:
chuí zhào
恳求他人关照的话。常用于书牍中。如:「如蒙垂照,永铭心版。」
分类:
恳求
他人
人关
关照
书牍
《漢語大詞典》:
宠眷(寵眷)
(1).谓帝王的宠爱关注。 唐
封演
《
封氏闻见记·讨论
》
:“駙马 张垍 , 燕 公子也,盛承宠眷。”
《
明史·萧执传
》
:“帝有事北郊……令赋诗,復令赋山梔花。独喜 执 作,遍示诸臣,宠眷倾一时。”
(2).用作称人关注的敬辞。 清
吴定
《答任幼直书》
:“辱先生宠眷而不获奉教,感偕愧集,无任惶恐。不宣。”
分類:
帝王
人关
关注
宠爱
敬辞
《國語辭典》:
私己
拼音:
sī jǐ
私下、暗自。《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我们是本府脚头关提来差往公干的,私己搭一二人,路上去买酒吃。」《红楼梦》第九回:「二人假装出小恭,走到后院说私己话。」
分類:
私下
自私
自己
暗中
利己
有私
私人
人关
《國語辭典》:
费神(費神)
拼音:
fèi shén
1.耗费精神。如:「这事真费神。」
2.托人或谢人帮忙的客气话。如:「请费神代为删改。」
分類:
费神
费心
耗费
精神
劳神
请托
人关
关怀
套语
《漢語大詞典》:
事儿
指某人正在作的事情。例如:他们主要的事儿是谈论他们过去曾经如何如何以及往后又将如何如何。
使人关心的事;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这可不是我的事儿。
分類:
某人
人关
关心
人正
正在
必须
事情
解决
问题
《國語辭典》:
热门(熱門)
拼音:
rè mén
众人争相获取或谈论的。如:「热门科系」、「热门话题」。
分類:
吸引
事物
许多
众人
人关
关注
欢迎
《漢語大詞典》:
送汤送水(送湯送水)
馈赠食品。形容对人关怀体贴。
《水浒传》
第十回:“因此 林冲 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 林冲 喫。”
分類:
馈赠
食品
人关
关怀
体贴
《國語辭典》:
偷寒送暖
拼音:
tōu hán sòng nuǎn
1.暗中撮合男女私情。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钉靴雨伞为活计,偷寒送暖作营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枉骂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这般当面抢白。」也作「送暖偷寒」。
2.巴结奉承。《隋唐演义》第二回:「这些宦官宫妾,见皇后有些偏向,自然偷寒送暖,添嘴搠舌。」也作「送暖偷寒」。
分類:
奉承
奉承拍马
偷情
人关
拍马
关切
暗中
撮合
男女
私情
《國語辭典》:
天人感应(天人感應)
拼音:
tiān rén gǎn yìng
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汉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中有详细的阐论。《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臣切谓天人感应,一理也。人心悦则天意得;人心怨则天变彰。」
分類:
中国
哲学
中关
天人
人关
唯心主义
学说
《國語辭典》:
天人合一
拼音:
tiān rén hé yī
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念。宋代理学家认为「仁」是所有德行的总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应汲于求仁,尽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与天地合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分類:
中国
哲学
中关
天人
人关
观点
《漢語大詞典》:
天人之分
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合一”说相对立。强调“天道”与“人道”之别,亦即自然与人为的区分,认为“天”是自然,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主宰人间的治乱吉凶。 战国 时 荀子 首先提出这种理论。
《
荀子·天论
》
:“明於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分類:
中国
哲学
中关
天人
人关
观点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