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2,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亲临
二亲
亲爱
亲知
亲征
尊亲
自亲
显亲
至亲
亲族
亲闱
及亲
宁亲
亲王
亲炙
《國語辭典》:亲临(親臨)  拼音:qīn lín
亲自莅临。《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愿陛下深居内禁,不可亲临矢石之间。」《三国演义》第八回:「将军试思,太师亲临,老夫焉敢推阻?」
《國語辭典》:二亲(二親)  拼音:èr qīn
父母。《韩诗外传》卷一:「二亲之寿,忽如过隙。」
分類:父母
《國語辭典》:亲爱(親愛)  拼音:qīn ài
1.至亲好友。《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郁纾将难进,亲爱在离居。」唐。裴铏《传奇。裴航》:「遂赠蓝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叙话永日,使答书于亲爱。」
2.关系密切、情感深厚。如:「亲爱的母亲」。
《國語辭典》:亲知(親知)  拼音:qīn zhī
亲戚与知己。《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浩荡别亲知,连翩戒征轴。」唐。白居易山中问月〉诗:「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國語辭典》:亲征(親征)  拼音:qīn zhēng
古称帝王亲自率师出征。《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晔传》:「陛下亲征,权恐布,必举国而应。」《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吾当自提重兵,亲征刘备,兼讨吕布!」
《漢語大詞典》:尊亲(尊親)
(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
(2).尊仰而亲附。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郑玄 注:“尊亲,尊而亲之。” 孔颖达 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
(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 , 统 固辞曰:‘昔 陈婴 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 统 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谓 元伯 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韵府拾遗 真韵》:自亲(自亲)
汉书黄霸传:天子召问霸:太尉之官罢久矣。侍中乐陵侯高: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
《國語辭典》:显亲(顯親)  拼音:xiǎn qīn
1.光耀门楣,使尊亲增光。如:「做人应行善修德以显亲。」
2.权势显要的亲戚。《晋书。卷四六。刘颂传》:「至于三代,则并建明德,及兴王之显亲,列爵五等,开国承家,以藩屏帝室,延祚久长。」
分類:双亲荣显
《國語辭典》:至亲(至親)  拼音:zhì qīn
关系最近或最要好的亲戚。《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至亲在一处,不可客气。」
《國語辭典》:亲族(親族)  拼音:qīn zú
指家属及同宗族的人。如:「儿女的成就,除了对自己负责外,也要能体会父母面对亲族邻里时的感受。」《孔子家语。卷一。问礼》:「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南史。卷六二。列传。徐摛》:「性又清简,无所营树,俸禄与亲族共之。」
《漢語大詞典》:亲闱(親闈)
父母所居的内室。因用以代称父母。 宋 曾巩 《洪州谢到任表》:“抚临便郡,获奉于亲闈;总制属城,实兼于故里。”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廷章 一日,閲邸报,见父亲在 峨眉 不服水土,告病回乡。久别亲闈,欲谋归覲。” 清 马之鹏 《除夕得庐字》诗:“亲闈此夜思游子,客路经冬阻尺书。”亦代称翁姑。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那曾有媳妇不侍亲闈?”
《漢語大詞典》:及亲(及親)
谓父母在世。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况古人重及亲之禄,君子有终身之丧。” 宋 陆游 《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悽然感怀》诗之一:“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分類:父母在世
《漢語大詞典》:宁亲(寧親)
(1).使父母安宁。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亲,寧亲莫大於寧神。”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帝元后哀策文》:“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孝达寧亲,敬行宗祀。” 宋 陆游 《谢赦表》:“一日三朝,虽极寧亲之大养;四方万里,尚忧庶狱之无辜。”
(2).省亲。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觐省》诗:“寧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宋 张孝祥 《多丽》词:“去国虽遥,寧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
《國語辭典》:亲王(親王)  拼音:qīn wáng
皇帝的宗室被封为王的人。《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为亲王。」
《國語辭典》:亲炙(親炙)  拼音:qīn zhì
亲承教诲。《孟子。尽心下》:「非圣人而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