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分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分类词汇(续上)
公议会
畿驿
帝辇之下
领凭
其它辞典
曾公亮(明仲 宣靖 鲁国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1078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明仲。曾会子。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会稽县,立斗门,泄镜湖水,民受其利。历知制诰、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出知郑州,有能声。嘉祐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加尚书左仆射。曾荐王安石可大用,后又暗助其变法。熙宁三年,罢相。次年,判永兴军,旋以太傅致仕。卒谥宣靖。尝与丁度编《武经总要》。
全宋诗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知会稽县。累迁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嘉祐元年(一○五六),除给事中、参知政事。五年,除枢密副使,兼群牧制置使。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英宗即位,依旧执政。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三年,以老避位。六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谥宣靖。有文集三十卷,《元日唱和诗》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曾太师公亮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八
曾公亮(九九九——一○七八),字明仲,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曾会之子。天圣二年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后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以端明殿学士出知郑州,复入知开封府,迁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神宗时累封鲁国公。熙宁三年以年老辞相位,拜司空兼侍中,判永兴军。元丰元年卒于京师,年八十,谥宣靖,尝奉敕撰《武经总要》四十卷(存)。见曾肇《曾太师公亮行状》(《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五二),《宋史》卷三一二本传。
《国语辞典》:公议会(公议会)  拼音:gōng yì huì
可分地方公议会和京都公议会二种。地方公议会旨在审定民事和部分刑事诉讼案件。京都公议会则管理政治和宗教的事物。
《漢語大詞典》:畿驿(畿驛)
京都近郊的驿站。新唐书·李渤传:“﹝ 渤 ﹞又言:‘道路茀不治,驛马多死。’ 宪宗 得奏咨骇,即詔出飞龙马数百给畿驛。”
《漢語大詞典》:帝辇之下(帝輦之下)
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夫人﹞在屏风背后道:‘郡王,这里是帝輦之下,不比边庭上面。’”《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府尹听他们言之有理,就唤那后生上来道:‘帝輦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
《漢語大詞典》:领凭(領憑)
领取凭证。旧时地方官赴任前,须先在京都吏部领取文牒,谓之“领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画凭领凭》:“又半月,赴吏部领凭;凭虽部给,而僉限则在科。”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是前月初三日在京领凭,当面叩见大老爷,带有府报在此。”《天雨花》第八回:“天子见他非百里之才,特放 山东 东昌府 太守,接了家眷,领凭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