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内用(內用)  拼音:nèi yòng
1.在宫内任职。《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不是内用,就是外放,就是派出洋做钦差的分儿,都抡得到。」
2.内服。如:「内用药」。
《漢語大詞典》:引藤
(1).牵藤。 唐 钱起 《晚归蓝田旧居》诗:“引藤看古木,尝酒呪春鸡。”
(2). 清 代三品以上京官出行时在轿前引导的鞭棍。《清朝野史大观·顺康朝大臣体制》:“ 康熙 初,三品以上乘舆呵殿,双藤彻扇,丙戌罢引藤,丁亥并撤拥扇,惟背灯笼题衔。壬辰冬,仍听乘舆藤扇如故。”参阅清史稿·与服志四、 清 福格 《听雨丛谈·伞扇制度》
《漢語大詞典》:汾阳考(汾陽考)
唐 代京官、外官,每年都要经过考绩。考绩的具体工作,属于考功郎中掌管,由朝廷另派有声望的高官两人主持其事。 汾阳郡王 郭子仪 任中书令时,曾主持考绩达二十四次,故称。参见“ 二十四考中书令 ”。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考中书令(二十四考中書令)
唐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 郭子仪 。《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 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 ,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 温 ( 温庭筠 )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 ,二十四考中书。’”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富郑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漢語大詞典》:外班
清 制,会试中进士后,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发外地任官者称外班。红楼梦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年,十分得意,中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县太爷。”
《國語辭典》:外调(外調)  拼音:wài diào
由原服务单位调职到别的分支机构。如:「他向上级申请外调,是为了可以就近照顾父母。」《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凡王官不外调,王姻不内除,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僚属同族则以下避上。」
《漢語大詞典》:换职(换職)
指翰林补外官改换京官的官衔。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词臣益轻:“ 治平 以前,谓翰林学士及知制誥为两制,自翰林罢补外者,得端明殿学士,谓之换职。”
《漢語大詞典》:验到(驗到)
清 代吏部查验各省至京官员的年貌等。《六部成语·吏部·验到》:“各省来京引见之员,到京后,即赴吏部报知,而部官验其年貌,曰验到。”
《國語辭典》:长班(長班)  拼音:cháng bān
随身侍候官吏的仆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杜子中见说闻俊卿来到,不胜之喜,忙差长班来接到下处。」《儒林外史》第七回:「长班传进帖,周司业心里疑惑,并没有这个亲戚。」也作「长随」。
《漢語大詞典》:出丞
由京官出任地方辅佐官。 宋 陆游 《上史运使启》:“谓宜永放於穷阎,犹得出丞於近郡。”
《漢語大詞典》:入迁(入遷)
谓由外任调升京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后来入迁政府,做了丞相。”
分類:外任京官
《漢語大詞典》:琐垣(瑣垣)
琐,青琐;垣,紫垣。指朝廷。亦指京都官署或京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都给事陞转:“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盖以琐垣得藩臬,如郡邑之劣转王官也。此又不知出何典故矣。” 清 黄宗羲 《章格庵行状》:“谓臣负先帝之经纶,负陛下之明詔,负銓选之权衡,负琐垣之职掌,罪当万殛,穴地难容。”
《漢語大詞典》:内叙(内敍)
谓按规定的等次调升京官。相对外任而言。晋书·王浚传:“ 浚 之承制也,参佐皆内敍,唯司马 游统 外出。 统 怨,密与 石勒 通谋。”
《國語辭典》:候选(候選)  拼音:hòu xuǎn
等候诠选以补缺额。《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上,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漢語大詞典》:丰折(豐折)
清 乾隆 间定制:驻 藏 大臣及笔帖式,皆选京官充任,三年一调;本俸仍在京支领,入 藏 后,月给贴补折色银,称“丰折”。《卫藏通志·条例·职掌》:“应支驻 藏 大臣两衙门每月丰折加增及通译口粮,共银四百四十三两零。又应支司员笔帖式二员,每月丰折、通事口粮,共银八十五两九钱零。”
《國語辭典》:炭敬  拼音:tàn jìng
旧时外官在冬季馈送银两给京官,称为「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