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臣亦爱信(臣亦爱信)
韩非子齐伐鲁索谗鼎鲁人以其赝往齐人曰赝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
分类:
《分类字锦》:其亦可也
左传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
分类:通用
《漢語大詞典》: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见“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
《分类字锦》:人亦宜然
白居易 京兆府新栽莲诗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分类:通用
《分类字锦》:人亦有言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國語辭典》:人云亦云  拼音:rén yún yì yún
别人说什么,自己也随声附和。形容没有独立的见解,只会盲从跟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虽然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但是现在的世人,总是人云亦云的居多。」
《分类字锦》:名士亦操
语林桓宣武外甥恒在坐鼓琵琶温醉后指琵琶曰名士固亦操斯器
分类:琵琶
亦有亦空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双照有空而显中道之法门也。
【三藏法数】
谓深密等诸大乘经,说有谈空,互相无碍,是为亦有亦空门。
亦有亦无句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无四句之一。(参见:有无)
【三藏法数】
谓外道欲离上二过,故计:我与五蕴亦有、亦无,即堕有无、相违之见。
定业亦能转
【佛学大辞典】
(杂语)文句记十曰:「若其机感厚,定业亦能转。」恶之定业,虽必受苦果,若众生之机,感佛菩萨为厚,则以佛菩萨之力转其定业,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释下曰:「心不犹豫能发净信修行,则现世恶报及来生能转定业,疾證无上菩提也。」
无二亦无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为偈文之语。其本文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诸师解之,其说不一。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成立唯一圆教。馀乘若二若三、训为「馀乘与若二与若三」。馀乘者,指别教,若二者,指通别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别三教。意谓今之法华时为唯一圆教,不如前华严时(第一时)之兼别教,不如般若时(第四时)之带通别二教,不如方等时(第三时)之对待藏通别三教也。是视二三之数为复数而解之也(法华文句)。三论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对简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训为「馀乘之若二若三」。馀乘者,总指缘觉与声闻,若二者,别指缘觉,若三者,别指声闻。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为第一、缘觉乘为第二、声闻乘为第三。意谓为唯一佛乘,无第二之缘觉乘,亦无第三之声闻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谓为无第二无第三、译时果谓无二亦无三也(法华义疏,法华玄赞)。
离动亦不住静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诸定,对动得名。若住静中,又堕一边。故宜不住,双舍两非。盖三界之中,一切行业,无非三种,善恶不动三者是也。善与恶对,不出动也。动与静对,仍不出有为也。所以有为不出动静二行,动行不出善恶二业。灭恶复不著善,动业离矣。虽离于动,亦不著静,是为不住。动静同无,乃真自在。
亦应亦化
【三藏法数】
谓诸声闻所见佛身,见诸相好,皆因修成,名之为应。无而忽有,名之为化,是名亦应亦化。
计亦一亦异
【三藏法数】
谓勒娑婆论师计:因中有果,名一;因中无果,名异;有无双计,故名亦一亦异。
亦常亦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见上二执皆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离身则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亦常亦无常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