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三接
谓三度接见。语本《易·晋》:“晋, 康侯 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孔颖达 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后多以“三接”为恩宠优奖之典。 宋 范仲淹 《贤不家食赋》:“敦三接而何善不臻,达四聪而无远勿访。” 金 朱之才 《卧病有感二十韵》:“ 荀爽 岁九迁, 康侯 日三接。” 明 杨慎 《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晋昼延三接, 尧 旻达四聪。”一说,接读为捷,“三接”即三捷。 高亨 注:“接读为捷,战胜曰捷。此乃 周 初故事, 康侯 出征异国,俘马甚多,以献於王。其战也,一日三胜。”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谓数度交战。三,言其数之频繁。 晋 左思 《魏都赋》:“推锋积纪,鋩气弥鋭,三接三捷,既昼亦月。”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谿瀆。”
《漢語大詞典》:战阵(戰陣)
亦作“ 战陈 ”。
(1).作战的阵法。《左传·成公七年》:“教 吴 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 楚 。”《后汉书·刘陶传》:“今 西羌 逆类,私署将帅,皆多 段熲 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文武归为一途,儒知战阵,将知仁义,则弊去。”
(2).交战对阵。《礼记·祭义》:“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王平 、 廖化 ……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3).阵列;阵营。 唐 韩愈 《南山诗》:“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
(1).作战的阵法。《左传·成公七年》:“教 吴 乘车,教之战陈,教之叛 楚 。”《后汉书·刘陶传》:“今 西羌 逆类,私署将帅,皆多 段熲 时吏,晓习战陈,识知山川。”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文武归为一途,儒知战阵,将知仁义,则弊去。”
(2).交战对阵。《礼记·祭义》:“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三国演义》第一○四回:“ 王平 、 廖化 ……等皆忠义之士,久经战阵,多负勤劳,堪可委用。”
(3).阵列;阵营。 唐 韩愈 《南山诗》:“或屹若战阵,或围若蒐狩。”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