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1
词典
8
分类词汇
73
共73,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盘腿而坐
盘膝而坐
公路类型
交通号志
背抄手
闯黄灯
格子纸
道路网
倒背剪
纵横交错
绞面
交织线
斗纹
倒剪
打盘脚
《国语辞典》:
盘腿而坐(盘腿而坐)
拼音:
pán tuǐ ér zuò
两腿弯曲交叉,平放而坐。如:「大夥儿在草地上盘腿而坐,随意閒聊。」
分类:
腿弯
弯曲
交叉
平放
《国语辞典》:
盘膝而坐(盘膝而坐)
拼音:
pán xī ér zuò
双腿交叉弯曲而坐。如:「如果工作累了,就盘膝而坐,闭目养神一下。」《水浒传》第四回:「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
分类:
交叉
弯曲
《国语辞典》:
公路类型(公路类型)
拼音:
gōng lù lèi xíng
公路依交通量、最高设计行车速率、快车道、慢车道与交叉型式等五种主要因素分类或分级。
分类:
公路
设计
交叉
型式
因素
分类
分级
《国语辞典》:
交通号志(交通号志)
拼音:
jiāo tōng hào zhì
置于道路交叉路口或其他必要地点的特定设备。藉其所表示的光色、讯号等,来管制人车交通。
分类:
道路
交叉
叉路
路口
必要
要地
地点
《国语辞典》:
背抄手
拼音:
bèi chāo shǒu
将手交叉于背后,好像被裍绑的样子。如:「走路背抄手,一不小心便容易跌跤。」
分类:
交叉
背后
好像
裍绑
《国语辞典》:
闯黄灯(闯黄灯)
拼音:
chuǎng huáng dēng
当交叉路口的黄灯亮时,未超越路口横线的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如不遵守号志指示,擅自闯越通过的,称为「闯黄灯」。
分类:
交叉
叉路
路口
超越
横线
车辆
行人
《国语辞典》:
格子纸(格子纸)
拼音:
gé zi zhǐ
由许多垂直交叉的纵、横线所构成方块形格子的纸,可用来标示方位、画设计图等。也称为「方格纸」。
分类:
许多
垂直
交叉
横线
构成
成方
方块
格子
《国语辞典》:
道路网(道路网)
拼音:
dào lù wǎng
由区域道路交叉构成的交通路线网。如:「市内主要道路所组成的道路网,在上下班的尖峰期车流量都很大。」
分类:
区域
道路
交叉
构成
交通
通路
路线
《国语辞典》:
倒背剪
拼音:
dào bèi jiǎn
将双手裍绑在背的后面。以其形状交叉似剪刀,故称为「倒背剪」。如:「他的双手被倒背剪起来了。」
分类:
双手
裍绑
后面
交叉
剪刀
《國語辭典》:
纵横交错(縱橫交錯)
拼音:
zōng héng jiāo cuò
形容事物众多或错纵复杂。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一。秦取梁新里》:「陪洙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纵横交错无非此理。」也作「纵横交贯」。
分類:
纵横交错
交叉
错杂
《国语辞典》:
绞面(绞面)
拼音:
jiǎo miàn
一种妇人修容术。用细线交叉成剪刀形再使线一紧一松,用来拔去脸部的汗毛。今俗多以镊子代替细线。《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分付当直的:『去叫女待诏来,夫人要篦头绞面。』」也称为「绞脸」、「挽面」。
分类:
妇人
交叉
剪刀
刀形
《国语辞典》:
交织线(交织线)
拼音:
jiāo zhī xiàn
纵横交叉的线条。如:「这夜景照片拍得真好,尤其是车灯的交织线更是迷人。」
分类:
纵横
交叉
线条
《國語辭典》:
斗纹(斗紋)
拼音:
dǒu wén
一种指纹形态。指头中心部位的纹线呈圆形、螺形或椭圆形。
分類:
交叉
图案
《漢語大詞典》:
倒剪
(1).双手被交叉反绑。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一回:“那四个的八隻手都在身背后倒剪着,招架也无从招架。”
(2).把双手交叉地放在背后。 贾大山
《取经》
:“他倒剪双手,漫地里兜着圈子。” 余小华
《返青》
:“你看他一本正经地倒剪双手,一边踱步一边背书呢。”
分類:
双手
交叉
反绑
背后
《漢語大詞典》:
打盘脚(打盤脚)
方言。交叉两腿而坐的姿势。 巴金
《记栗学福同志》
:“他打盘脚坐在炕上……打开纸包,露出十几节红色小火石来。”
分類:
方言
交叉
姿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