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亡名僧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善诵华严经。然放旷不拘细行。上元中。遇洛中广爱寺律师于荣阳逆旅。从主人。购酒肉相劳苦。律师大诟怒之。其僧饮啖自若。不为意。薄暮求水漱盥。遂趺坐床上以诵。始发题则有金色光明两道。自其僧口角出。律师遂愧污。竟就卧。顷之觉经声愈宏畅。而光明遍庭宇。于是律师起候之。则诵且四帙矣。及五帙。天欲曙。其光渐收。而其僧亦假寐。如禅定。且则律师具威仪。泣拜忏悔。然终莫能识其僧何人也。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天竺亡名。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缠乾陀色缦条衣。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京辇。当韦南康皋之生也。才三日其家召僧斋。此僧不速自来。其日僧必历寺连名请至。韦氏家僮患其长一人甚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既而斋毕。韦氏令乳母负婴儿出。意请众僧祝愿焉。梵僧先从座起。摄衣升阶视之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色相认之意。众皆异之。韦君曰。此子才生三日。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知也。韦君固问之。梵僧曰。此子乃诸葛亮之后身耳。武候鼎国时为蜀丞相君所知也。缘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为蜀帅必福坤维之人。吾往在剑门与此子为善友。既知其生于君门。吾不远而来。此子作剑南节度二十年。官极贵中书令太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子为字。又单字武也。张镒出为凤翔陇州节度。奏皋权知陇州。及镒为李楚琳所杀。牛云光请皋为帅。朱泚不得已用皋为凤翔帅。德宗置奉义军节以旌之。续加礼部尚书。兴元中驾还京。徵为左金吾卫将军。贞元元年为成都尹代张延赏。到任和南蛮。并战功封南康郡王。顺宗即位进太尉。南康在任二十一年。末涂甚崇释氏。恒持数珠诵佛名。所养鹦鹉教令念经。及死焚之有舍利焉。皋又归心南宗禅道。学心法于净众寺神会禅师。在蜀富贵僭差重赋敛。时议非之。然合梵僧悬记焉。
神僧传·卷第七
释天竺亡名僧者。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缠乾陀色缦条衣。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京辇。当韦皋之生也。才三日其家召僧斋。此僧不召自来。韦氏家僮咸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既食韦氏命乳母出婴儿请群僧群祝其寿。胡僧忽自升阶谓婴儿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色。众皆异之。韦氏先君曰。此子生才三日。吾师何故言别久耶。胡僧曰。此非檀越之所知也。韦氏固问之。胡僧曰。此子乃诸葛武侯之后身耳。武侯当东汉之季为蜀丞相。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于世将为蜀门帅。且受蜀人之福。吾往岁在剑门与此子友善。今闻降生韦氏。吾故不远而来。韦氏异其言。因以武侯字之。后韦皋自少金吾节制剑南军累迁太尉兼中书令。在蜀门十八年。果契胡僧之语也。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亡名者。不知何许人也。居褒城西数十里。号中梁山。数峰回负翠碧凝空。处于厥中。行终诡异言语不常。恒见者弗惊。乍亲者可怪。平常酷嗜酒而食肉。粗重公行。又纲任众事且多折中。僧亦畏焉。号为上座。时群缁。伍一皆仿习。唯此无惧。上座察知而兴叹曰。未住净心地何敢逆行。逆行非诸人境界。且世云。金以火试。待吾一日一时试过。开成中忽作大饼招集徒众曰。与汝曹游尸陀林去。盖城外山野多坟冢。人所弃尸于此。故云也。上座踞地舒饼。裹腐烂死尸向口便啖。俊快之状颇嘉。同游诸僧皆掩鼻唾地而走。上座大叫曰。汝等能喂此肉。方可喂他肉也已。自此缁徒警悟化成精苦焉。远近归信。时右仆射柳仲郢任梁府。亲往礼重。终时云年可八九十。真影存于山寺。至今梁益三辅间止呼为兴元上座云。奇踪异迹不少。未极详焉。 系曰。上座始则尔之教矣。后则民胥效矣。曾不知果證之人。逆化于物终作佛事。用警未萌。故若归其实。乃对法论中诸大威德菩萨示现食力住故也。如有妄云得果此例而行。则如何野干鸣拟学师子吼者乎。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居幽州城南窑灶间。天祐中。燕蓟饥。饿莩相枕藉。亡名方分卫。闻道旁呱呱声。视之则小女子。民所弃者。因持以归。日求牛湩哺焉。年且毁齿。亡名为乞诸城中。得䌽帛制衣。逮笄。容色艳丽。或讥其非律者。亡名终无惭色。时刘仁恭僭号其地。出猎偶见之。遂以请于亡名。竟𢹂以归。而纳之后宫。于是亡名之所守。益以见矣。仁恭乃为别造精舍。一旬两谒。岂仁恭无故。而于亡名然欤。后亡名卒。遽讣女子。女子一恸以绝。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亡名。履行尤峻独居燕城南窑灶间。天祐中幽蓟不稔道殍相望。因分卫回闻车辙中呱呱之声。悯而收归。乃饥民所弃女子也。以求牛乳哺之。当七八岁引于城中。求色帛以衣之。及笄年也容色艳丽。殆非凡俗。或讥呵者僧终无渝志。适遇燕帅刘仁恭从禽逐兔。直入僧居窑内。一卒见女子侍僧之侧。遂白帅刘往亲见问其故。皆以实对。刘曰。弟子欲收之可乎。僧曰诺。早验无吝意自扶上马归府。元真处子也。刘益哀之。不令伍于下位。仍重其僧谓为果位中人也。别造精舍以处之刘一旬两往谒焉。其僧疾没。门人入讣女方独坐闻之。哀恸而死焉。刘为僧营塔标志矣。又祝融峰禅者亡名。为人抗直不事威仪。每一举扬善标宗要。道俗归之若市。尝饮酒遇毒。当时吐下透落腐衣裂石。体中无恼。每有一蛇一虎为卫护状。迨终阇维留骨一片。大如琵琶槽。僧众构火重焚。焚时色同火质。火尽灰寒色白如雪。岂非得全身分坚固设利罗乎。至今岳中传其言句。立其浮图号祝融峰道者焉。
释亡名 朝代:后晋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释亡名。不知何许人也。观方问道不惮艰辛。胜境名山必约巡访矣。天福中至襄州禅院挂锡。与一僧循良守法。同九旬禁足。其人庠序言多诡激。称名曰法本。朝昏共处。心雅相于若久要之法属焉。法本云。出家习学即在邺都西山竹林寺。寺前有石柱。他日有暇必请相访。其僧追念前约因往寻问。洎至山下村中投一兰若止宿。问彼僧曰。此去竹林寺近远。僧乃遥指孤峰之侧曰。彼处是也。古老相传昔圣贤所居之地。今但有名存耳。故无精庐净舍。立佛安僧之所也。僧疑之。诘旦而往。既睹竹丛。丛中果有石柱。茫然不知其涯涘。僧忆法本临别之言。但扣其柱即见其人。遂以小杖击柱数声。乃觉风云四起咫尺莫窥。俄尔豁开楼台对耸。身在三门之下逡巡。法本自内而出。见之甚喜。问南中之旧事说襄邓之土风。乃引度重门升秘殿。领参尊宿若纲任焉。顾问再三。法本曰。早年襄阳同时禁足。曾期相访。故及山门也。尊宿曰善。可饭后请出。在此无座。言无凡僧之位次也。食毕法本送至三门相别。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向。顷之宛在竹丛石柱之侧。馀并莫睹。其僧出述其事。罔知伊僧其终焉。 系曰。入竹林僧何人也。通曰。遇仙之士亦仙之士。圣寺之游岂容凡秽。一则显圣寺之在人间。一则知圣僧之参缁伍。无轻僧宝凡圣混然。此传新述于数人。振古已闻于几处。且如此齐武平中释圆通曾瞻讲下僧病。其僧夏满病差。约来邺中鼓山竹林寺。事迹略同。此盖前后到圣寺也。
潭州亡名僧 朝代:后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口诵法华经。未尝他语。文昭王马氏尤加礼异。召入天策府湘西院供养。然其出言著行。每诡诞惊世。故共住者窃笑之。乾祐中。召知殿净人。急舁佛像。置两厢。且其举止悤遽殊甚。闻者以为发狂。已而忽不见。徐求之乃正坐殿座上。以逝是又可以有思惟心。窥其造诣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00 【介绍】: 宋大名人,原名肩愈,字绍先,后更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太祖开宝六年进士。补宋州司寇参军。太宗征北汉,随同督运楚、泗八州军粮。选知常、润二州,拜监察御史,复迁殿中侍御史。后历知宁边军、全州、桂州、邠州等。真宗即位,命知代州,上书建议加强对西夏之防务,及省职官、减虚费。咸平二年辽军攻宋,上疏请真宗亲征。逾年徙沧州,道病卒。性倜傥重义,有胆识。慕韩愈、柳宗元之文,以复兴古道、述作经典自任,为宋代倡导古文之第一人。有《河东先生集》。
全宋诗
柳开(九四七~一○○○),字仲涂,曾名肩愈,字绍元,自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太祖开宝六年(九七三)进士,任宋州录事参军,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擢赞善大夫。历知常、润二州,拜监察御史。雍熙二年(九八五),坐事贬上蔡令。三年,复授殿中侍御史。后为崇仪使,知宁边军、全州、桂州。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忻州。咸平三年徒沧州,道病卒,年五十四。有《河东先生集》。《宋史》卷四四○有传。 柳开诗,《河东先生集》中仅存五首,另从他书辑得三首。
全宋文·卷一一九
柳开(九四七——一○○○),字仲涂,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少慕韩愈、柳宗元文,因名肩愈,字绍先,号东郊野夫。既效王通述作经典,乃以「开圣道之涂」自命,遂更今名今字,号补亡先生。开宝六年登进士第,补宋州司寇参军,迁录事参军。太宗朝历知常州、润州、贝州、宁边军、全州、桂州、环州、邠州、曹州、邢州等军州事,官至殿中侍御史、崇仪使。真宗即位,加如京使,知代州,徙知忻州。咸平三年徙沧州,病卒于道,年五十四。著《河东先生集》十五卷。宋之古文,实自开始,然其体艰涩。事迹详其门人张景所撰《柳开行状》,《宋史》卷四四○有传。
洪天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亡从。幼通六经,应童子试入太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知阳江、古田、连江三县,改通判循州,以循良见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嘉兴人,字懋亡,号畸翁。理宗绍定间由上庠释褐。晓畅吏事,以太常丞守临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