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人亡物在  拼音:rén wáng wù zài
人虽死了,而他所用过的东西仍然存留著。多用以形容睹物思人。《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犀佩记。势逼改嫁》:「向何方得来,教我好疑猜,人亡物犹在。」
《國語辭典》:人亡政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í
本指为政在于得人则政行,不得其人则政废。语本《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后用以指执政者不在其位,则他所制定的政策也随著废弃了。
《國語辭典》:人存政举(人存政舉)  拼音:rén cún zhèng jǔ
语本《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指施政者在位,则其主导之政教措施便得以推行。《花月痕》第四六回:「只这议论,都是认真担当天下事的文字;人存政举,便自易易。」
《漢語大詞典》:伤亡事故(傷亡事故)
工人、职员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咱们工程队发生的‘伤亡事故’,摆了很长时间,不作处理,这太不象话。”
《國語辭典》:三户亡秦(三戶亡秦)  拼音:sān hù wáng qín
楚国虽为暴秦所灭,但汇合楚国遗民之力,也能灭亡秦国。语本《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比喻只要有决心,力量虽小,终会取胜。宋。苏轼〈竹枝歌〉:「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欢呼。」
《漢語大詞典》:三户
(1).三户人家。极言人数之少。史记·项羽本纪:“自 怀王 入 秦 不反, 楚 人怜之至今,故 楚南公 曰:‘ 楚 虽三户,亡 秦 必 楚 也。’” 裴骃 集解引 臣瓒 曰:“ 楚 人怨 秦 ,虽三户犹足以亡 秦 也。”一说,指 楚 之 昭 、 屈 、 景 三大姓。见 司马贞 索隐引 韦昭 说。后人多指“三户人家”。 唐 李商隐 《楚宫》诗:“但使故乡三户在,綵丝谁惜惧长蛟?” 明 高启 《次韵过建平县》:“县虽三户小,地僻罢兵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 吴三桂 拒命之时,彼已手戮 桂王 ,断不得称 楚 之三户。” 柳亚子 《赠李瑞熙》诗:“袖底 田郎 诗讖壮,好凭三户赶豺狼。”
(2).地名。在今 河南 淅川县 境。左传·哀公四年:“ 蛮子 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 楚 师于 三户 。” 杜预 注:“ 三户 ,今 丹水县 北 三户亭 。”
(3).古 漳水 上的一个渡口。在今 河北 磁县 境内。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 使 蒲将军 日夜引兵度 三户 ,军 漳 南,与 秦 战,再破之。” 裴骃 集解:“ 服虔 曰:‘ 漳水 津也。’ 张晏 曰;‘ 三户 ,地名,在 梁淇 西南。’ 孟康 曰:‘津峡名也,在 鄴 西三十里。’”
《漢語大詞典》: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各地工人、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举行罢工、罢课,向国民党政府请愿和示威游行,反对不抵抗政策。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人、农民、学生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抵抗日本侵略军。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积极要求国民党政府改变政策。各地人民还组织“抗日救国会”等团体,募捐支援抗日军队和开展抵制日货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國語辭典》:救亡图存(救亡圖存)  拼音:jiù wáng tú cún
拯救危亡,力图生存。如:「受到景气低迷的冲击,公司高层已召开会议,商讨救亡图存之道。」
《國語辭典》:家败人亡(家敗人亡)  拼音:jiā bài rén wáng
家庭破败,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而破灭。《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郭姑子,你既来投托蒋太太,你在蒋府里静坐罢了,你却到东到西去串人家,致他们家败人亡。」也作「家破人亡」、「人亡家破」。
分類:家破人亡
《漢語大詞典》:家散人亡
同“ 家破人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半年工夫,我便办了五回丧事。正在闹的筋疲力尽,接着小儿不肖,闯了个祸,便闹了个家散人亡!直是令我不堪回首!”
《國語辭典》:家破人亡  拼音:jiā pò rén wáng
家庭破败,亲人死亡。形容家庭遭到不幸而破灭。《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那知霹空降下这场没影儿祸,弄得家破人亡,父南子北,流落至此!」《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小人们遭了土匪,大家都家破人亡,那里还有钱孝敬统领大人?」也作「家败人亡」、「人亡家破」。
《漢語大詞典》:熸亡
灭亡。宋史·吕蒙正传:“朕比来征讨,盖为民除暴;苟好功黷武,则天下之人熸亡尽矣。”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引此文作“熸灭”。
分類:灭亡
《漢語大詞典》:进退亡据(進退亡據)
同“ 进退无据 ”。 《魏书·袁翻传》:“且三雍异所,復乖 卢 蔡 之义;进退亡据,何用经通?”
《國語辭典》:进退存亡(進退存亡)  拼音:jìn tuì cún wáng
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种种处境。《易经。乾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清。朱彝尊〈杭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君子所贵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國語辭典》:名存实亡(名存實亡)  拼音:míng cún shí wáng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不存在。如:「他们俩感情淡薄,夫妻关系可说是名存实亡。」唐。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宋史。卷三○四。列传。梁鼎》:「五代兵革相继,礼法陵夷,顾惟考课之文,祇拘州县之辈,黜陟既异,名存实亡。」
《漢語大詞典》:儡亡
败亡。
分類:败亡
《分类字锦》:乐书补亡(乐书补亡)
宋史律历志宋祁田况荐益州进士房庶晓音祁上其乐书补亡三卷召诣阙
分类: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