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2,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怖
五残
五藏神
五赤
五赐
五虑
五马图
五楘
五震
五衷
五朱
五珍
五仗
五增
五拍
《漢語大詞典》:五怖
佛教指不活、恶名、死、堕恶趣、处众怯等五种怖畏。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汲引四流,周圆五怖。”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三清遗法,未明五怖之灾。”参阅《瑜迦师地论》卷四七。
《漢語大詞典》:五残(五殘)
星名。古代以为是凶星。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其状如人……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史记·天官书:“五残星,出正东东方之野。其星状类辰星,去地可六丈。” 司马贞 索隐引 孟康 曰:“星表有青气如晕,有毛,填星之精也。” 张守节 正义:“五残,一名五锋……见则五分毁败之徵,大臣诛亡之象。”晋书·天文志中:“十二曰五残,一名五鏠,出正东,东方之星。”
《漢語大詞典》:五藏神
亦作“ 五臟神 ”。 道教谓五脏各有神主,即心神、肺神、肝神、肾神、脾神。合称“五藏神”。见《黄庭内景经·心神》。 唐 白居易 《感事》诗:“睡适三尸性,慵安五藏神。”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秀才每闻道请,恰便似听将军严令,和他那五臟神愿随鞭鐙。”
《骈字类编》:五赤
握奇经麾法五:一元,二黄,三白,四青,五赤。
《韵府拾遗 寘韵》:五赐(五赐)
白虎通:五十里不过五赐而进爵土,七十里不过七赐而进爵土。
《漢語大詞典》:五虑(五慮)
指耳、目、口、鼻、心五种器官的感觉。管子·水地:“痴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 尹知章 注:“五虑,谓耳、目、鼻、口、心也。”
分類:器官感觉
《漢語大詞典》:五马图
中国画。宋代李公麟作。纸本长卷。白描。共五段,每段绘一人牵一马。每匹马后有黄庭坚笺记,马名标为凤头骢、好头赤、照夜白、锦膊骢、满川花(此名原佚,据后人画录补),皆宋皇家用马。线条准确优美,马匹、人物均极具风采。
《漢語大詞典》:五楘
车辕上用五束皮革扎成的装饰。《诗·秦风·小戎》:“小戎俴收,五楘梁輈。” 毛 传:“五,五束也。楘,歷録也。”历录,色彩相间貌。
《骈字类编》:五震
齐书五行志:永元元年九月十五日,地五震。
《漢語大詞典》:五衷
同“ 五中 ”。 五脏。亦指内心。 明 王世贞 《夕梦数恶赋此自解》:“六候何烦辨吉凶,五衷未必根缘业。” 明 陆明雍 诗镜总论:“熟读 灵运 诗,能令五衷一洗。”
分類:五脏内心
《漢語大詞典》:五朱
古钱币名。榆荚钱的一种。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古钱:“榆荚,其文一曰‘五金’,一曰‘五朱’,殆分‘銖’字为二也。”
《骈字类编》:五珍
杨万里 郡中送春盘诗 卧沙压玉剖红香,部署五珍访诗肠。
《骈字类编》:五仗
唐书仪卫志: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一曰供奉仗,以左右卫为之;二曰亲仗,以亲卫为之;三曰勋仗,以勋卫为之;四曰翊仗,以翊卫为之。皆服鹖冠、绯衫裌。五曰散手仗,以亲勋翊卫为之,服裶絁裲裆、绣野马,皆带刀捉仗,立坐于东西廊下勋。宋史仪卫志:次五仗,左右卫供奉中郎将各二人,亲翊卫各二十四人,左右卫郎将各一人,散手翊卫各三十人,左右骁卫郎将各一人,翊卫各二十八人。
《骈字类编》:五增(五增)
层同。汉书王褒传:虽崇台五增,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齐书虞愿传: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增。 北史魏大武帝纪:太平真君七年夏四月戊子。毁邺城五增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宋史兵志:破炮之策,其法用稻穰草成坚索,条围四寸,长三十四尺,每二十条为束,别以麻索系一头于楼后柱搭过楼下,垂至地栿,梁垂四层或五增,周庇楼屋,沃以泥浆,火箭火炮不能侵炮石虽百钧无所施矣。 元史舆服志:朱雀幢,制如节而五增,韬以红绣朱雀袋。
《骈字类编》:五拍
蔡琰胡笳十八拍: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