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7,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4  65  66  6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行舞
五闲
五席
五畏
五伪
五闱
五逃
五菽
五授
五兽
五引
五饮
五印度
五韺
五俎
《漢語大詞典》:五行舞
秦 汉 时乐舞名。汉书·礼乐志:“《五行舞》者,本 周 舞也, 秦始皇 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也。”又《景帝纪》“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五行舞》冠冕,衣服法五行色。”
分類:乐舞
《漢語大詞典》:五闲(五閒)
见“ 五间 ”。
《漢語大詞典》:五间(五間)
亦作“ 五閒 ”。 五种离间方法。孙子·用间:“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誑事於外,令吾间知之,而传於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人有计策,六奇五閒。”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分類:离间
《漢語大詞典》:五席
古代行大礼时铺设的五种不同的席子。即莞席、繅席、次席、蒲席、熊席。周礼·春官·司几筵:“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郑玄 注:“五席:莞、藻、次、蒲、熊。” 陆德明 释文:“藻,本又作繅。”
《骈字类编》:五畏
梁武帝答释明彻敕见四魔下外王僧孺忏悔礼佛文五畏内遣十力 扶
《骈字类编》:五伪(五伪)
潘岳世祖武皇帝诔世历五伪年成百岁 谢灵运撰征赋见三世下
《骈字类编》:五闱(五闱)
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五闱面启九涂环周
《骈字类编》:五逃
唐书李渤传渭南长源乡户四百今才四十閺乡户三千而今千他州县大抵类此推其弊始于摊逃人之赋假今十室五逃则均责未逃者若抵石于井非极泉不止诚繇聚敛之臣割下媚上愿下诏一赐禁止
《骈字类编》:五菽
郑侠 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诗 薄业支半年,一饭犹五菽。
《骈字类编》:五授
李邕大云寺碑铭三拜廉察五授节旄
《漢語大詞典》:五兽(五獸)
五类动物。周礼·考工记·梓人:“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鳞者。” 郑玄 注:“脂,牛羊属。膏,豕属。臝者,谓虎豹貔螭,为兽浅毛者之属。羽,鸟属。鳞,龙蛇之属。”
分類:五类动物
《漢語大詞典》:五引
古乐调名。即宫引、商引、角引、徵引、羽引。 南朝 梁 沈约 《相和歌辞·宫引》:“ 梁 有相和五引,三朝第一奏之, 陈氏 因焉。”隋书·音乐志下:“古有宫、商、角、徵、羽五引, 梁 以三朝元会奏之。今改为五音,其声悉依宫商,不使差越。唯迎气於五郊,降神奏之,《月令》所谓‘孟春其音角’是也。”
分類:乐调
《骈字类编》:五饮(五饮)
礼记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酒小学绀珠五饮夏明水殷醴周
《漢語大詞典》:五印度
即 印度 。古 印度 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国:“ 五印度 之境,周九万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佛法出 五印度 。”亦省作“ 五印 ”。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 五印 毒物,天下所视为虺命为鴆,乃徧国种之,徧国嗜之。”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唐 时因 印度 分为五部分,故称 五印 。”参见“ 五天竺 ”。
《漢語大詞典》:五天竺
指古 印度 。古代 印度 的区域分为 东天竺 、 南天竺 、 西天竺 、 北天竺 、 中天竺 五大部分。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西藏 ﹞在 五天竺 之东,非古佛国也。”亦省作“ 五天 ”。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大师至性淳一,天姿贞素……故能 五天 重跡,百 越 稽首。” 宋 林逋 《诗魔》:“此魔降不得,珎重 五天 人。”
《漢語大詞典》:五韺
见“ 五英 ”。
《漢語大詞典》:五英
亦作“ 五韺 ”。 乐曲名。相传为 帝嚳 所作。汉书·礼乐志:“昔 黄帝 作《咸池》, 顓頊 作《六茎》, 帝嚳 作《五英》。”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 帝嚳 曰《五英》者,言能调和五声以养万物,调其英华也。”广雅·释乐:“《五韺》, 帝俈 乐。” 南朝 梁 沈约 《修定乐书疏》:“使《五英》怀惭,《六茎》兴愧。”
分類:乐曲帝喾
《漢語大詞典》:五俎
五样祭品。礼记·玉藻:“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郑玄 注:“三俎,豕、鱼、腊……五俎,加羊与其肠胃也。” 明 邵璨 《香囊记·供姑》:“香柔丝嫩甲、未必成五俎。”
分類: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