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京
五具
五梁
五邻
五浦
五窍
五卿
五区
五色缕
五朔
五泰
五机
五左
五足
五忠
《漢語大詞典》:五京
(1).指 唐 代的中京 长安 、东京 洛阳 、西京 凤翔 、南京 成都 、北京 太原 。旧唐书·地理志一:“﹝ 至德 二年﹞十二月,置 凤翔府 ,号为西京,与 成都 、 京兆 、 河南 、 太原 为五京。”
(2).指 唐 时 渤海 的上京 龙泉府 、中京 显德府 、东京 龙原府 、南京 南海府 、西京 鸭渌府 。新唐书·渤海传:“地有五京,十五府。”
(3).指 辽 的上京 临潢府 、东京 辽阳府 、中京 大定府 、南京 析津府 、西京 大同府 。辽史·地理志一:“ 太宗 以 皇都 为上京,升 幽州 为南京,改 南京 为东京, 圣宗 城中京, 兴宗 升 云州 为西京,於是五京备焉。”
(4).指 金 的上京 会宁府 、东京 辽阳府 、北京 大定府 、西京 大同府 、南京 开封府 。金史·地理志上:“﹝ 金 ﹞袭 辽 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
《骈字类编》:五具
宋史食货志见一庄下。
《骈字类编》:五梁
晋书舆服志:人主元服,始加缁布,则冠五梁进贤。 唐书车服志:缁布冠者,始冠之服也。天子五梁,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九品以上一梁。宋史舆服志:一品二品冠五梁,中书门下加笼巾貂蝉。 金史舆服志:见三品下。又正四品:五梁冠,银立笔,犀簪,白狮锦银环绶,珠佩银革带。 于伊躬进贤冠赋见三梁下。又汉书郊祀志见一金下。又水经注。洧水南径长平县故城西。洧水又南分为二水,枝水东出,谓之五梁沟。明一统志:五梁沟在开封府陈州城西 南十五里沟有五桥,因名。
《骈字类编》:五邻(五邻)
周礼遂人见四里下。小学绀珠见三长下。
《骈字类编》:五浦
宋史食货志:监察御史任古言,常熟五浦通江诚便,若依所请,以五千功,月馀可毕。
《骈字类编》:五窍(五窍)
南史沈攸之传:攸之死。或割其腹。心有五窍。 宋史乐志:埙、篪皆六孔,而以五窍取声。
《骈字类编》:五卿
左传见九县下。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将子产拜,使五卿皆拜。 宋史食货志:五行,天道也,五事,人道也。天人之道治,而国家之政兴焉。是故食货而下,五卿之职备举于是矣。
《骈字类编》:五区(五区)
左传注见五升下。又唐书柳冕传:冕奏闽中本南朝畜牧地,可息羊马,置牧区于东越,名万安监。又置五区于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合万馀游畜之,不经时,死耗略尽。
又南蛮传:初,成都无隍堑,乃教耽浚隍,广三丈,作战棚于埤,列左右屯营,营别五区,区卒五十,莳皂荚夹壕,后三年合拱。
《漢語大詞典》:五色缕(五色縷)
五色丝线。西京杂记卷三:“至七月七日临 百子池 ,作《于闐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羈,谓为相连爱。”《渊鉴类函·岁时·五月五日一》《风土记》:“﹝端午﹞造百索繫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缕,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
《骈字类编》:五朔
齐书王僧虔传见一门下。
《漢語大詞典》:五泰
谓五帝。《荀子·赋》:“请占之五泰。” 杨倞 注:“五泰,五帝也。五帝: 少昊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 宋 王安石 《英德殿上梁文》:“先皇帝道该五泰,德贯二仪。”一说为神巫之名。见 刘师培 《荀子补释》
分類:五帝神巫
《骈字类编》:五机(五机)
宋史艺文志:尹子五机论三卷。
《骈字类编》:五左
金史百官志:见一右下。
《骈字类编》:五足
汉书五行志:兴繇役,夺民时,厥妖牛生五足以。又秦孝文王五年,斿胊衍有献五足牛者。刘向 为近牛祸也。拾遗记:晋时因墀国献五足兽,状如狮子。春秋运斗枢:玉衡星散为鸡,远雅颂,著倡优,则雄鸡五足。
《骈字类编》:五忠
明一统志:五忠侯庙,在南雄府城西北一里,宋绍定中建。五侯谓周、刘、鋹及二钟,亡其名,俱洪州人。嘉定中,李厚窃发,郡守赵善契祷祠下,贼遂遁,境赖以安,赐额曰孚应。正统十一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