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牧
五虐
五綦
五强
五雀
五如
五色旗
五色土
五坞
五序
五芽
五业
五冕
五仪
五针
《骈字类编》:五牧
宋史瀛国公纪:德祐元年冬十月癸亥,张全、尹玉、麻士龙援常州,士龙战虞桥死,全奔五牧。
又谢灵运宋武帝诔:从履五牧。年历十祀。
《漢語大詞典》:五虐
指大辟、割鼻、断耳、宫、黥等五种酷刑。滥用五刑以残民故谓“五虐”。书·吕刑:“ 苗 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 孔 传:“ 三苗 之主,顽凶若民,敢行虐行,以杀戮无罪,於是始大为截人耳、鼻,椓阴,黥面,以加无辜,故曰五虐。”北史·隋纪下:“淫荒无度,法令滋彰,教絶四维,刑参五虐。” 唐 元稹 《郊天五色祥云赋》:“由五常以厚五德,正五刑以去五虐。”
分類:大辟酷刑
《漢語大詞典》:五綦
谓目、耳、口、鼻、心五者各极其情。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杨倞 注:“綦,极也,或为甚。”
《骈字类编》:五强
新书:将有五强:高节可以励俗,孝悌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
《漢語大詞典》:五雀
见“ 五雀六燕 ”。
《國語辭典》:五雀六燕  拼音:wǔ què liù yàn
本为一道以燕、雀计算重量的问题。见《九章算术。卷八。方程》。后比喻事物的轻重相等。
分類:轻重相等
《骈字类编》:五如
明一统志:五如石,在永州府道州城东。唐元结序:涍泉之阳,得怪石焉,左右前后及登石颠皆相似,名之曰五如石,并建五如亭于此。
《漢語大詞典》:五色旗
(1).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华民国 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
(2).因 民国 初年由北洋军阀控制政权,故亦用以代指北洋军阀的统治,或借指北洋军阀。 鲁迅 《而已集·通信》:“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 鲁迅 《二心集·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更何况这位 常燕生 先生满身五色旗气味。”
《漢語大詞典》:五色土
古代帝王铺填社坛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分封诸侯时,王者按封地所在方位取坛上一色土授之,供在封国内立社之用。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 孔颖达 疏:“《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 汉 蔡邕 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
《骈字类编》:五坞(五坞)
高启有五坞山诗。按,五坞,飞泉坞、修竹坞、丹霞坞、白云坞、芳桂坞也。
《骈字类编》:五序
史记秦始皇纪: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绝。
《骈字类编》:五芽
云笈七签:昔黄帝于峨嵋山诣天皇真人,请灵宝五芽之经。于青城山诣宁封真君,受灵宝龙蹻之经、黄金丹诸真元奥。问五芽,答曰:乃五脏之真气中。 经曰:子能守之三尸弃,得见五芽九真气。
《骈字类编》:五业(五业)
汉书贾谊传: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魏志杜畿传:署乐详为文学祭酒,时太学初立,有博士十馀人,略不亲教,备员而已。惟详五业并授,其或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 王粲荆州文学记:夫文学也者,人伦之首,大教之本也。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所作文学,延朋徒焉。
《漢語大詞典》:五冕
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周礼·夏官·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 郑玄 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参阅周礼·春官·司服
《漢語大詞典》:五仪(五儀)
(1).古代五等爵的礼仪。《周礼·春官·典命》:“掌诸侯之五仪。” 郑玄 注:“五仪,公、侯、伯、子、男之仪。”
(2).五等。管子·哀公:“ 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王先谦 集解:“仪,犹等也。”
《骈字类编》:五针(五针)
本草见二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