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2,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筵
五衍
五云溪
五蹄
五花诰
五供
五果
五遍
五别
五狄
五蠹
五封
五妇
五赋
五干
《分类字锦》:五筵
柳宗元晋问:春秋之事,公侯大夫策文马,驰轩车,出入环连,贯于国都。则有五筵之堂,九几之室,大小定位,左右有秩,禽牢饩馈,交错文质。飨有嘉乐,宴有庭实,登降好赋,犠象毕出。犒劳赠贿,率礼无失。
分类:堂室
《漢語大詞典》:五衍
即五乘。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凭五衍之軾,拯溺逝川。” 李善 注:“五衍,五乘。 天竺 言衍,此言乘。五乘:一人,二天,三声闻,四辟支佛,五菩萨。”详“ 五乘 ”。
《漢語大詞典》:五乘
佛教语。谓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或云佛乘)。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上:“五乘者,人、天、声闻、辟支及佛,能乘人也。”参见“ 五衍 ”。
《漢語大詞典》:五云溪(五雲谿)
若耶溪 的别名。北流入 镜湖 。 唐 徐浩 游此云:“ 曾子 不居 胜母 之閭,吾岂游 若邪 之谿?”遂改名 五云溪 。 唐 杜牧 《寄浙东韩父评事》诗:“一笑 五云谿 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骈字类编》:五蹄(五蹄)
汉书礼乐志:注见上。又终军传:从上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而五蹄。注:每一足有五蹄也。
《漢語大詞典》:五花诰(五花誥)
见“ 五花官誥 ”。
《國語辭典》:五花官诰(五花官誥)  拼音:wǔ huā guān gào
古代帝王封赠命妇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为「五花官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我将著五花官诰,驷马高车。」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那时你受用著五花官诰,七宝香车。」
《漢語大詞典》:五供
犹五祭。 汉 时指祀南郊、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正月上丁,祠南郊,礼毕,次北郊、明堂、高祖庙、世祖庙,谓之五供。五供毕,以次上陵也。”参阅后汉书·礼仪志上
《漢語大詞典》:五果
指桃、李、杏、栗、枣五种水果。《素问·藏气法时论》:“五穀为养,五果为助。” 王冰 注:“谓桃、李、杏、栗、枣也。”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三国志·魏志·郑浑传:“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北史·西域传·高昌:“厥土良沃,穀麦一岁再熟,宜蚕,多五果,又饶漆。”
分類:水果
《骈字类编》:五遍(五遍)
元稹程氏馆饯杜十归京诗见三台下。
《韵府拾遗 屑韵》:五别
岑参诗: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漢語大詞典》:五狄
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尔雅·释地“八狄” 邢昺 疏引 汉 李巡 云:“一曰 月支 ,二曰 秽貊 ,三曰 匈奴 ,四曰 单于 ,五曰 白屋 。”礼记·明堂位:“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 南朝 梁 沈约 《均圣论》:“总括要荒,而八蛮五狄,莫不愚鄙。”
《漢語大詞典》:五蠹
战国 末 韩非 作《五蠧》篇,指斥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逃避公役的人)、商工之民为危害国家的五种蠧民。蠧,蛀虫。《晋书·庾峻传》:“ 秦 塞斯路,利出一官,虽有处士之名,而无爵列於朝者, 商君 谓之‘六蝎’, 韩非 谓之‘五蠹’。”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如 商 韩 六蝨,五蠹,弃孝废仁,轘药之祸,非虚至也。”
《骈字类编》:五封
汉书平帝纪注见四封下。
《骈字类编》:五妇(五妇)
蜀纪:梓潼县有五妇山。昔秦王献五美女于蜀王,蜀遣五丁迎之。至此,见大蛇入山室中,五丁引蛇大呼,山崩。五女上山,皆化为石难。水经注见五女下。梁简文帝蜀国弦歌篇:五妇行徐至,百两好游娱。陵美人山铭:峰因五妇,石有三侯。
《骈字类编》:五赋(五赋)
宋史食货志:川峡、广南之田,顷亩不备,苐以五赋约之。 小学绀珠:制度五赋:公田、民田、城郭、杂变、丁口。
《骈字类编》:五干(五干)
元史五行志:见二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