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孝
五亿
五緎
五豵
五灶
百五日
五哥
五沟
五号
五峤
五津
五裤谣
五吏
五落
五柔
《漢語大詞典》:五孝
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治本归於三大,生民穷於五孝。” 唐玄宗 《孝经序》:“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 邢昺 疏:“五孝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所行之孝也。”新唐书·礼乐志九:“皇帝即座。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格言宣於上,惠音被于下。”
分類:等级孝道
《骈字类编》:五亿(五亿)
南史齐废帝纪:极意赏赐。左右动致百数十万。每见钱曰。我昔思汝。一个不得。今日得用汝未。武帝聚钱上库五亿万。斋库亦出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胜计。即位未期岁。所用已过半。 淮南子: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降云笈七签:三境降气,三界方生,各于三清八方已下 生三界五亿等天也。刘允济地赋见十选下。
《骈字类编》:五緎
诗。羔羊之革,素丝五緎。传:緎缝之,界域之。袁定布衣赋:入朝侈三英之粲,退食鲜五緎 修。
《骈字类编》:五豵
诗: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传:一岁曰豵。笺:豕生三曰豵。
《骈字类编》:五灶(五灶)
越绝书:越王句践罢吴之年,宫有五灶。
《漢語大詞典》:百五日
指寒食日。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之二:“重闻百五日,遥祭十三陵。”参见“ 百五 ”、“ 一百五日 ”。
《骈字类编》:五哥
唐书宰相世系表:安东王氏,本阿布思之族,世隶东安都护府,曰五哥之左武卫将军,生末怛活。
《漢語大詞典》:五沟(五溝)
五重壕堑。周礼·夏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司险》:“司险隶夏官司马,又儕於司固、司疆,盖 周公 谨固封守之职也。是以五沟者,设壕堑五重以捍患防盗也。五涂者,即壕上为五路以通车徒兵马也。”
《漢語大詞典》:五号(五號)
指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五种称号。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五号自讚,各有分。”
《漢語大詞典》:五峤(五嶠)
犹言五岭,即 大庾岭 、 骑田岭 、 都庞岭 、 萌渚岭 、 越城岭 。 唐 张九龄 《荔枝赋》:“山五嶠兮白云,江千里兮青枫。”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诸史问目答董秉纯》:“当 宇文 时,五嶠阻隔,安得 粤 人北仕者。”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又《湘水》《耒水》《鐘水》
《漢語大詞典》:五津
长江 自 湔堰 至 犍为 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其 大江 自 湔堰 下至 犍为 ,有五津。始曰 白华津 ,二曰 万里津 ,三曰 江首津 ,四曰 涉头津 ……五曰 江南津 。” 五津 皆在 蜀 中,因用以泛指 蜀 地。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像碑》:“郤望 五津 ,距 青莲 之洞,傍临三天,带明月之流。”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城闕辅 三秦 ,风烟望 五津 。”
《漢語大詞典》:五裤谣(五袴謡)
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 明 高启 《送长洲周丞陞吴县令》:“寂寞 长洲 路,空闻五袴謡。”参见“ 五絝 ”。
《漢語大詞典》:五绔(五絝)
亦作“ 五裤 ”。 后汉书·廉范传:“﹝ 范 ﹞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以“五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赵衡州》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詔凤凰啣。”《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清 钱谦益 《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尔之字人可以庶,尔之祥刑可以教……〈无衣〉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
《漢語大詞典》:五吏
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自六正、五吏、三十帅、三军之大夫、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 杜预 注:“五吏,文职,军卿之属官。” 杨伯峻 注:“五吏疑为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
分類:军队文官
《骈字类编》:五落
齐书州郡志:永明元年,刺史柳世隆奏:尚书符下土断条格,并省侨郡县。凡诸流寓,本无定憩,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今专罢侨邦,不省荒邑,杂居舛止,与先不异,离为区断,无革游滥。谓应同省,随界并帖。若乡屯里聚二三百家,井甸可脩,区域易分者,别详立。
又汲冢周书:五落:一示吾贞,以移其名;二徵降霜雪,以取松柏;三信蟜萌,莫能安宅;四厚其祷巫,其谋乃获;五流德飘狂,以明其恶。又李白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诗见三江下。
《骈字类编》:五柔
诗:朔日辛卯。疏见十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