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豆
五短
五刚
五工
五劳
五垒
五凉
五领
五妹
五面
五旗
五趣
五衰
五帅
五孝
《骈字类编》:五豆
礼记乡饮酒义见三豆下。
《骈字类编》:五短
唐书王维传见五长下。
《骈字类编》:五刚(五刚)
易夬彖传: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诗朔日辛卯。疏见十日下。
《骈字类编》:五工
左传: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疏:贾逵云: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抟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洛而南曰翚雉,设五色之工也。
《漢語大詞典》:五劳(五勞)
(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清 顾炎武 《钱生肃润之父出示所辑方书》诗:“五劳与七伤,大抵同所患。循方以治之,於事亦得半。”
(2).中医学名词。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唐 徐凝 《长庆春》诗:“身上五劳仍病酒,天桃窗下背花眠。”云笈七籤卷三二:“《明医论》云:疾之所起自生五劳……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疲劳。”
《骈字类编》:五垒(五垒)
南北朝 萧纲 从军行 其二 三门应遁甲。五垒学神兵。
《韵府拾遗 纸韵》:王勃文三营五垒得破敌之奇谋
《國語辭典》:五凉(五涼)  拼音:wǔ liáng
五胡十六国中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的合称。据有今甘肃省境,故世亦沿称其地为「五凉」。
《漢語大詞典》:五领(五領)
见“ 五岭 ”。
《國語辭典》:五岭(五嶺)  拼音:wǔ lǐng
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位于湖南、江西与广东交界处。
《骈字类编》:五妹
夏侯湛昆弟诰:用缉和我七子,训谐我五妹。
《骈字类编》:五面
明一统志:五面山在广信府贵溪县西南五里,东连三峰,山南一峰屹立,削成五面。
《漢語大詞典》:五旗
五色旗帜。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参声既全,五菜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汉书·扬雄传上:“鸣洪鐘,建五旗。” 颜师古 注引《汉旧仪》:“皇帝车驾建五旗,盖谓五色之旗也。”晋书·舆服志:“天子亲戎,五旗舒旆,所谓武车绥旌者也。”
《漢語大詞典》:五趣
见“ 五恶趣 ”。
《漢語大詞典》:五恶趣(五惡趣)
佛教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轮迴处所。相对于西方极乐世界而言,均为不良之趋所。《无量寿经》卷下:“往生 安养国 ,横截五恶趣。”亦省作“ 五趣 ”。《俱舍论》卷八:“谓前所説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按,傍生,即畜生。
《漢語大詞典》:五衰
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宋 程俱 《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之二:“安知七寳轮王境,顿作天人现五衰。”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佛説诸天终时,见五衰相,其苦甚於人类。今观富贵利达之士,易簀告终,其苦必甚於贫子。”参阅《涅槃经》卷十九。
《骈字类编》:五帅(五帅)
左传:楚师还自徐,吴人败诸豫章,获其五帅。释文:谓荡侯、潘子、司马裻、嚣尹午、陵尹喜五人。
又率同。史记楚世家:吴以楚乱故,获五帅以归。
《漢語大詞典》:五孝
古代五种等级的人所行的孝道。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治本归於三大,生民穷於五孝。” 唐玄宗 《孝经序》:“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 邢昺 疏:“五孝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所行之孝也。”新唐书·礼乐志九:“皇帝即座。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格言宣於上,惠音被于下。”
分類:等级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