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逢
五反
五表
五阶
五印
五夏
五霞
五翁
五题
五士
五尚
五井
五潢
五覆
五罚
《骈字类编》:五逢
唐 戴叔伦 少女生日感怀 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然。
唐 白居易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 府中三遇腊,洛下五逢春。
《漢語大詞典》:五反
一九五二年,在我国各城市进行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群众运动。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七:“虽然经过五反运动,和过去情况不同了,可是铁算盘还是铁算盘!”
《骈字类编》:五表
唐书礼乐志:仲冬之月,讲武于都外,为步骑六军营域。左右厢各为三军,北上,中间相去三百步,立五表,表间五十步,为二军进止之节。别墠地于北厢南面。
又宋史太宗纪:淳化三年九月,群臣上尊号曰法天崇道明圣仁孝文武皇帝,凡五表,终不许。
《韵府拾遗 佳韵》:五阶(五阶)
魏书孝庄帝纪:诏从太原王督将军士,普加五阶,在京文官两阶,武官三阶。
《漢語大詞典》:五印
见“ 五印度 ”。
《漢語大詞典》:五印度
即 印度 。古 印度 区划为东、西、南、北、中五部,故称。此种划分起源甚早,《往世书》中即已有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国:“ 五印度 之境,周九万餘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佛法出 五印度 。”亦省作“ 五印 ”。 梁启超 《知耻学会叙》:“ 五印 毒物,天下所视为虺命为鴆,乃徧国种之,徧国嗜之。”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唐 时因 印度 分为五部分,故称 五印 。”参见“ 五天竺 ”。
《漢語大詞典》:五夏
古代郊庙乐曲《昭夏》《皇夏》《诚夏》《需夏》《肆夏》的合称。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帝令廷奏之,嘆曰:‘此华夏正声也。’乃调五音为五夏、二舞、登歌、房内十四调,宾祭用之。” 胡三省 注:“五夏,《昭夏》《皇夏》《诚夏》《需夏》《肆夏》。”
《骈字类编》:五霞
云笈七签:太空之上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 金丹诸真元奥:彩霞精,分五名。朝霞明,暮霞神,落霞灵,飞霞降,火霞迎,迎霞,嫁嫁还家,家生五福。真贵霞,妙灵砂。吉祥万端。大亨霞,广灵砂,嘉瑞众尊。拱龙霞,紫霞砂,普济群仙。万岁霞,万灵砂,点石为金。如意霞,宝灵砂,五霞五石五灵砂,太上元元圣祖加。
《骈字类编》:五翁
唐 李洞 秋宿梓州牛头寺 静增双阙念,高并五翁游。
《漢語大詞典》:五题(五題)
宋 代,入翰林学士院须试内制、外制、批答、诗、赋五项,称为“五题”。《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 宋 蔡启 《察宽夫诗话》:“学士自外官拜者, 贞元 初,皆召试制书、批答、诗各一首, 张仲素 后,有加赋一首,名曰五题…… 李文正公 显德 中以主客员外郎迁屯田郎中,为学士, 竇伊 以诗贺之曰:‘新衔锦帐连三字,旧制星垣放五题。’盖以此也。”
《骈字类编》:五士
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笺:乐育材者,歌乐人君教学国人秀士,选士俊士,造十进士养之,以渐至于官之。疏:其养成为此五士,是长育人材也 左传注见五人下。
《漢語大詞典》:五尚
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种官职。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帐、尚衣、尚席。汉书·惠帝纪“宦官尚食比郎中”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尚,主也。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衣、尚席亦是。”
《骈字类编》:五井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率骑二万入高冈,及于五井,掠平凉杂胡七千馀户。 明一统志:五井,在南康府都昌县境内,相传五代范越凤过此,喜其地合五行,故浚之。
《漢語大詞典》:五潢
星名。又名“五车”。共有五星,位于毕宿东北。在今御夫座。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车舍。” 司马贞 索引《元命包》云:“ 咸池 主五穀,其星五者各有所职。咸池,言穀生於水,含秀含实,主秋垂,故一名,‘五帝车舍’,以车载穀而贩也。” 南朝 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在天成象,咸池属於五潢;在地成形,沧海环於四瀆。” 唐 张说 《王公神道碑》:“公门揔四岳之灵,帝子分五潢之气。”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骈字类编》:五覆
礼记月令: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注:舟牧,主舟之官。覆反舟者,备倾侧也。
《漢語大詞典》:五罚(五罰)
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书·吕刑》:“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孔 传:“不简核,谓不应五刑,当正五罚,出金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