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图(五圖)
指《五岳真形图》。《文选·鲍照〈升天行〉》:“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李善 注引《抱朴子》:“余闻 郑君 言:‘道书之重,莫尚於《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一说为五种采芝法。 刘良 注:“采芝法有五,故云五图。出《太清金匱记》。”
《骈字类编》:五友
明一统志:五友亭在顺庆府南充县南。宋游炳题云:明月清风为道友,古典今文为义友,孤云野鹤为自来友,怪石流水为娱乐友,山果橡栗为相保友。是五友者,无须臾不在此间也。
又五友堂,在肇庆府封州县西,宋封守沈清臣建,并记取风花雪月与已为五友而名。
又五友堂,在肇庆府封州县西,宋封守沈清臣建,并记取风花雪月与已为五友而名。
《漢語大詞典》:五沃
沃土。土质肥沃的上等土壤。《管子·地员》:“粟土之次曰五沃。五沃之物,或赤、或青,或黄、或白、或黑。五沃五物,各有异则。五沃之状,剽怸槖土,虫易全处,怸剽不白,下乃以泽。”参见“ 五粟 ”。
《骈字类编》:五科
元史英宗纪:禁日者毋交通诸王、驸马,掌阴阳五科者毋泄占候。 春秋繁露:深察王号之大意,其中有五科:皇科、方科、厈科、黄科、往科。合此五科以一言谓之王。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厈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
《漢語大詞典》:五秉
《论语·雍也》:“ 子华 使於 齐 , 冉子 为其母请粟。 子 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 与之粟五秉。” 杨伯峻 注:“五秉则是八十斛…… 周 秦 的八十斛合今天的十六石。”后借指赈穷济急之粮。《梁书·处士传·诸葛璩》:“ 陈郡 谢朓 为 东海 太守,教曰:‘……闻事亲有啜菽之窶,就养寡藜蒸之给,岂得独享万钟,而忘兹五秉。可餉穀百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