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五叠(五叠)
元 元好问 甲辰秋洛阳得黄葵子种之南庵明年夏六月作花佛经所谓阎浮檀金明净柔软令人爱乐者此花可以当之因为赋长韵予方以病止酒故卒章及之 芳蕤浥露娇黄湿,五叠湘裙轻襞积。
《漢語大詞典》:五正
(1).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 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 汉 张衡 《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
(2).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 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 。” 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 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殷 时为五行官长。”《孔子家语·五帝》:“ 康子 曰:‘吾闻 勾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蓐收 为金正, 玄冥 为水正, 后土 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
(3).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鹖冠子·度万》:“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庞子 曰:‘敢问五正。’ 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
(4).泛指各项政治措施。《管子·禁藏》:“发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正,政通。”
(2).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 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 。” 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 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殷 时为五行官长。”《孔子家语·五帝》:“ 康子 曰:‘吾闻 勾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蓐收 为金正, 玄冥 为水正, 后土 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
(3).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鹖冠子·度万》:“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庞子 曰:‘敢问五正。’ 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
(4).泛指各项政治措施。《管子·禁藏》:“发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正,政通。”
《漢語大詞典》:五政
(1).五辰,五星。《鹖冠子·夜行》:“阴阳,气也;五行,业也;五政,道也。” 陆佃 注:“五辰也。在天成象,故曰道。”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即指四时之政。《大戴礼记·盛德》:“均五政,齐五法。” 王聘珍 解诂:“五政者,明堂月令所施於四时者也。”《孝经纬钩命决》:“春政不失,五穀蘖;初夏政不失,甘雨时;季夏政不失,地无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病。五政不失,百穀稚熟,日月光明。”
(3).五项政治措施。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4).谓五常之政。 汉 扬雄 《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 李轨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参见“ 五常 ”。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即指四时之政。《大戴礼记·盛德》:“均五政,齐五法。” 王聘珍 解诂:“五政者,明堂月令所施於四时者也。”《孝经纬钩命决》:“春政不失,五穀蘖;初夏政不失,甘雨时;季夏政不失,地无菑;秋政不失,人民昌;冬政不失,少疾病。五政不失,百穀稚熟,日月光明。”
(3).五项政治措施。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是谓五政。”
(4).谓五常之政。 汉 扬雄 《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 李轨 注:“五政,五常之政也。”参见“ 五常 ”。
《國語辭典》:五常 拼音:wǔ cháng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常道德。《书经。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唐。孔颖达。正义:「五常即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者。」
2.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汉。郑玄。注:「五常,五行也。」《周书。卷四。明帝纪》:「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义、礼、智、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关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读书为士君子者,正欲为五常之主张也。使我今日谢绝故旧,是为御史而无一常。」也作「五伦」。
5.三国蜀马良兄弟五人。他们的字中都有「常」字,时称为「五常」。《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2.金、木、水、火、土五行。《礼记。乐记》:「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汉。郑玄。注:「五常,五行也。」《周书。卷四。明帝纪》:「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3.仁、义、礼、智、信。《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4.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间的五种伦理体系关系。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御史五常》:「人之所以读书为士君子者,正欲为五常之主张也。使我今日谢绝故旧,是为御史而无一常。」也作「五伦」。
5.三国蜀马良兄弟五人。他们的字中都有「常」字,时称为「五常」。《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马良》:「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漢語大詞典》:五色诏(五色詔)
晋 陆翙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五均
(1).古代管理市场物价的官。《逸周书·大聚》:“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 孔晁 注:“均,平也。言早暮一价。”
(2). 西汉 末 王莽 新朝 依托《周礼》古五均说,置五均官。《汉书·食货志下》:“﹝ 王莽 ﹞乃下詔曰:‘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其(《乐语》)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贾,四民常均,彊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贫,则公家有餘,恩及小民矣。’”
五声的韵调。《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 唐 李善 注引《乐叶图徵》:“圣人往承天助,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均,古“韵”字。
(2). 西汉 末 王莽 新朝 依托《周礼》古五均说,置五均官。《汉书·食货志下》:“﹝ 王莽 ﹞乃下詔曰:‘夫《周礼》有赊贷,《乐语》有五均,传记各有斡焉。今开赊贷,张五均,设诸斡者,所以齐众庶,抑并兼也。’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其(《乐语》)文云:‘天子取诸侯之土以立五均,则市无二贾,四民常均,彊者不得困弱,富者不得要贫,则公家有餘,恩及小民矣。’”
五声的韵调。《文选·张衡〈思玄赋〉》“考治乱於律均兮” 唐 李善 注引《乐叶图徵》:“圣人往承天助,以立五均。均者,亦律调五声之均也。”均,古“韵”字。
《骈字类编》:五监(五监)
汉书百官公卿表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又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隋书百官志炀帝分太府寺为少府监改内侍省为长秋监国子学为国子监将作寺为将作监并都水监总为五监 小学绀珠五监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
《骈字类编》:五渡
水经注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东流南阳城西右流萦委溯者五涉故亦谓之五渡水 明一统志五渡水在河南府登封县南二十五里悠 范云酌修仁水诗三枫何习习五渡何悠
《骈字类编》:五策(五策)
宋史选举志见三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