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五可
晋书贾后传:武帝初欲为太子取卫瓘女,后欲昏贾女,帝曰:瓘女有五可,贾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漢語大詞典》:五作
五教。《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五作,五教也。”参见“ 五教 ”。
《國語辭典》:五教 拼音:wǔ jiào
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常教育。《书经。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汉。孔安国。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2.训练军队的五种方法。《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3.唐代称司徒为五教。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司徒为五教。」
4.中国佛教华严宗将佛教经典判分为五种教法。分别为小乘教,指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的经典,如《阿含经》;大乘始教,指宣说一切皆空的经典,如《般若经》;大乘终教,指宣说真如缘起的经典,如《楞伽经》;顿教,指宣说顿悟教法的经典,如《维摩诘经》;圆教,指完全说一乘教理的经典,如《华严经》。华严宗认为五教中圆教是一切佛法的最究竟。藉以推證华严经是诸经之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2.训练军队的五种方法。《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3.唐代称司徒为五教。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司徒为五教。」
4.中国佛教华严宗将佛教经典判分为五种教法。分别为小乘教,指宣说四圣谛、十二因缘的经典,如《阿含经》;大乘始教,指宣说一切皆空的经典,如《般若经》;大乘终教,指宣说真如缘起的经典,如《楞伽经》;顿教,指宣说顿悟教法的经典,如《维摩诘经》;圆教,指完全说一乘教理的经典,如《华严经》。华严宗认为五教中圆教是一切佛法的最究竟。藉以推證华严经是诸经之王。《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骈字类编》:五资(五资)
宋史选举志:其内职自借职以上,皆循资而迁,至东头供奉官者转阁门祗候,阁门祗候转内殿崇班,崇班转承制,承制转诸司副使。自副使以上,或一资,或五资、七资,或直为正使者。
《骈字类编》:五渚
南北朝 刘铄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 九峰相接连,五渚逆萦浸。
《骈字类编》:五秩
唐书渤海国传:以品为秩,五秩以上,服绯牙笏、银鱼。 宋史理宗纪:宝祐元年十二月庚申,刘伯正薨,赠五秩。又开庆元年十月壬午,御史陈寅言知江州袁玠贪赃不悛,残贼州邑。诏削玠五秩,窜南雄州。
《骈字类编》:五爻
易:乾:初九,象潜龙勿用,阳在下也。疏:此六爻象辞,第一爻言阳在下,是举自然之象,明其馀五爻皆有自然之象,举初以见末。五爻并论人事,则知初爻亦有人事,亘文相通也。 南史阮孝绪传:有善筮者张有道曰:见子隐迹而心难明。自非考之龟蓍,无以验也。及布卦,既□五爻。曰:此将为咸应感之法。非嘉遁之兆。孝绪曰:安知后爻不为上九。果成遁卦。有道叹曰:此所谓肥遁无不利。象实应德,心迹并也。
分类:五爻
《骈字类编》:五太
宋史律历志其四:明律吕相生,祭天地宗庙,配律阳之数,曰:太空,育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也。啸旨:啸有五太,五太者,五音也。宫商角徵羽,以配仁义礼智信。
《國語辭典》:五律 拼音:wǔ lǜ
一种诗体。即五言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字,双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能换韵,中间两联须对仗。
《漢語大詞典》:五言律诗(五言律詩)
《漢語大詞典》:五羖皮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
《骈字类编》:五队(五队)
五代史史建瑭传:梁军已破枣彊,存审扼下博桥。建瑭分其麾下五百骑为五队,一之衡水,一之南宫,一之信都,一之阜城,而自将其一,约各取梁刍牧者十人 宋史兵志:见二队下。
《骈字类编》:五场(五场)
金史食货志:尚书省奏:山东滨益九场之盐,行于山东等六路,涛洛等五场止行于沂、邳、徐、宿、滕、泗六州,各有定课,方之九场,大课不同。若令与九场通比增亏,其五场官恃彼大课,恐不用力,转生奸弊。遂令定五场,自为通比。又宋史选举志见一场下。又见一道下。
分类: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