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五教章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五教章之注疏
五教十宗
五教止观
五教佛身
五阴
五阴魔
五阴喻经
五阴盛苦
五阴世间
五通
五通仙
佛类词典(续上)
五教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五教章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五教章之注疏
五教十宗
五教止观
五教佛身
五阴
五阴魔
五阴喻经
五阴盛苦
五阴世间
五通
五通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参见: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术语)尊也,主也,要也,自己尊崇主张之要旨也。辅行一之一曰:「宗者,尊也,主也」玄义一上曰:「宗者要也。」此宗有二种,一、成一宗而师资相承者,如印度之小乘二十部及成实宗之二十一宗,大乘瑜伽中观之二宗,支那之十三宗,日本之十四宗是也。(参见:宗派)。二、自家以一己之见判诸教之宗旨者。此又有二种,一单于诸教上判定之者,如永明之三宗乃至贤首之十宗是也。一于已成之自他宗而判定之者,如日本弘法之十住心是也。
五教十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参见:五教及十宗)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五教者:一、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与空始教之分。三、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四、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五、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十宗者:一、如小乘犊子、法上、肾胃、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二、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三、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四、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五、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六、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七、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八、如大乘终教的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九、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證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十、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参见:五教及十宗)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五教者:一、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与空始教之分。三、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四、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五、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十宗者:一、如小乘犊子、法上、肾胃、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二、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三、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四、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五、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六、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七、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八、如大乘终教的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九、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證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十、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五教章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唐法藏著。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三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著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贤首送新罗义湘寄海东师之书。谓为一乘教分记。又自著之华严传中谓为华严教分记三卷。
(书名)三卷,唐法藏著。述自宗所立五教之教义。本书题名不一。和本之上中两卷,题曰华严一乘教记,七字题也。和本之下卷,题曰华严经中一乘五教分齐义,十一字也。唐本三卷,俱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宋净源序曰:华严一乘教分记。新罗崔致远所著贤首传中曰华严五教章。宋朝四大家,皆用唐本。然贤首送新罗义湘寄海东师之书。谓为一乘教分记。又自著之华严传中谓为华严教分记三卷。
五教章之中日两本
【佛学大辞典】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三失。
(书名)此书传至日本者。以新罗之审祥,慈训法师皆入唐,亲谒贤首,禀华严奥旨,其后持至日本。是为和本五教章。此草案本也。其后日本求华严经未渡之章疏时,更自彼地得一本,为宋朝传来之本,故曰宋本,或曰唐本。是贤首再治之本也。然宋本亦多讹谬。宋之净源举其三失。
五教章之注疏
【佛学大辞典】
(书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复之析薪记五卷,师会之复古记三卷,希迪之集成记五卷。以上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三卷,今开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三十卷。皆和人作也。
(书名)再治之唐本,有道亭之义苑疏十卷,观复之析薪记五卷,师会之复古记三卷,希迪之集成记五卷。以上为宋朝四大家。未治之和本,有指事记三卷,今开为六卷,通路记五十卷,问答钞十五卷,纂释三十卷。皆和人作也。
五教十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参见:五教及十宗)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五教者:一、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与空始教之分。三、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四、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五、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十宗者:一、如小乘犊子、法上、肾胃、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二、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三、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四、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五、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六、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七、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八、如大乘终教的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九、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證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十、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
(术语)华严宗于佛一代之教法,由其教义之分际,分为五教。就其五教更分别所立之宗旨,而为十宗。五教之判,自初祖杜顺而来。十宗之分别。成于第三祖贤首。(参见:五教及十宗)
【佛学常见辞汇】
华严宗将释尊一生所说的教法,判为五教十宗,五教是由法分出,十宗是由理分出。五教者:一、小乘教,是教钝根小机之法,但说生空,而未说法空,故又称为愚法声闻教。二、大乘始教,是出小乘,初入大乘的教法,虽说大乘,而未及究竟微妙的理性,故名始教,有相始教与空始教之分。三、大乘终教,是对大乘纯熟的根机,所说尽理之教。四、大乘顿教,是说大乘顿悟的教门者。五、一乘圆教,是圆满最上的教法,明性海圆融,缘起无尽,极诸法的体性者。十宗者:一、如小乘犊子、法上、肾胃、正量、密林山等部,说我法俱实有者,名我法俱有宗。二、如小乘雪山、多闻、化地等部,说一切无我,而法体恒有者,名法有我无宗。三、如小乘鸡胤、法藏、饮光、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等部,说现在法有,过未法无者,名法无去来宗。四、如小乘说假部,说现在法为假有,亦为实有者,名现通假实宗。五、如小乘说出世部,说世间虚妄,出世真实者,名俗妄真实宗。六、如小乘一说部,说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体者,名诸法但名宗。七、如大乘始教的般若经中观论等,说示诸法皆空者,名一切皆空宗。八、如大乘终教的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示真如体性的教义者,名真实不空宗。九、如大乘顿教的禅宗,绝诸言虑,直證真理者,名相想俱绝宗。十、一乘圆教,说示圆满具足万德法界的教义,名圆明具德宗。
五教止观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著。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书名)一卷,华严宗之初祖杜顺著。约五教而明止观。五教章冠经上一曰:「杜顺禅师乃文殊师利菩萨之化身。(中略)弘以华严训以一乘,遂造法界观一卷五教止观一卷,是华严根本之章,圆宗最初之观。彼五教止观者即约五教各别止观,故五教之名正始彼观。」
五教佛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始教千百亿化身〕,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终教丈六即真身〕,谓如来次说大乘终极之理,会一切法咸归实性,二乘、阐提悉得成佛,机缘既熟,所见如来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体,故名终教丈六即真身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四、顿教丈六即法身〕,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五、圆教具足十身〕,谓如来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理,法法互融,尘尘无碍,统诸教差别之身,全法界平等之体。菩提、愿、智等身,无不具足,故名圆教具足十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术语)华严宗言佛说法时,以五教之异显现各别之佛身也。有丈六金身,千百亿化身,丈六即真佛,丈六即法身,具足十身之称。
【三藏法数】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五教者,即小、始、终、顿、圆也。佛身即如来之身也。如来之身,遍一切处,本无大小形量,但为众生根器利钝不同,故曲垂方便,演说种种法门,示现种种身相。即有五教佛身之异也。
〔一、小教丈六金身〕,谓如来示现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说四谛生灭之法,专化二乘。而二乘但见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二、始教千百亿化身〕,谓如来次说大乘之法,广谈法相,于千百亿世界中,示现种种色身,正化菩萨,兼化二乘。以众生所见各各不同,故名始教千百亿化身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终教丈六即真身〕,谓如来次说大乘终极之理,会一切法咸归实性,二乘、阐提悉得成佛,机缘既熟,所见如来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体,故名终教丈六即真身也。(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
〔四、顿教丈六即法身〕,谓如来不从渐次,唯谈圆顿之理,空有两亡,色心无碍,大乘菩萨了一切法无非法身,故名顿教丈六即法身也。
〔五、圆教具足十身〕,谓如来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理,法法互融,尘尘无碍,统诸教差别之身,全法界平等之体。菩提、愿、智等身,无不具足,故名圆教具足十身也。(梵语菩提,华言道。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五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参见:五蕴)
(术语)新译曰蕴。旧译曰阴。净影之说,如大乘义章八本所谓「积集名阴。阴积多法故。」是与新译蕴之义同。天台之说,如止观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是阴有荫覆与阴积之二义。(参见:蕴)。色,受,想,行,识,五法之名义,新旧皆同。(参见:五蕴)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五蕴的旧译,阴是障蔽的意思,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参见:五蕴)
五阴魔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四魔之一。与五蕴魔同。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譬喻)四魔之一。与五蕴魔同。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因此五者与烦恼,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
五阴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五阴譬喻经之略名。
(经名)五阴譬喻经之略名。
五阴盛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三藏法数】
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诸苦,皆是五阴之所聚集,是为五阴盛苦。
【三藏法数】
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术语)八苦之一。又曰五盛阴苦。解盛有二义:一就苦而说。人各具五阴而众苦炽盛,故曰盛。又五阴之器盛众苦,故曰盛。中论疏七曰:「有斯五阴,众苦炽盛,名五盛阴苦。又此五阴,盛贮众苦,名五盛阴苦。」次一义,为五阴之作用炽盛,故名为五阴盛或五盛阴。旧译之经常呼五阴而言为五盛阴者,即此意也。增一阿含经十七曰:「世尊告诸比丘曰:彼云何为担?谓五盛阴是。」然则五阴盛苦,犹单言五阴苦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为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这五种要素组成的人身而来,所以说是五阴盛苦,为八苦之一。
【三藏法数】
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诸苦,皆是五阴之所聚集,是为五阴盛苦。
【三藏法数】
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五阴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事)与五蕴世间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世间)
【三藏法数】
(亦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十界五阴各各差别,故名五阴世间。(色即质碍之色,受即领纳诸尘,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识即分别善恶。以此五者,阴覆真性,皆名为阴。)
(术事)与五蕴世间同。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三世间)
【三藏法数】
(亦名五众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十界五阴各各差别,故名五阴世间。(色即质碍之色,受即领纳诸尘,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识即分别善恶。以此五者,阴覆真性,皆名为阴。)
五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参见: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境智證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證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證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證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證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證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神通。(参见:五神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天耳通〕,天耳通者,谓于世间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种种音声,悉能闻也。
〔二、天眼通〕,天眼通者,谓于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也。
〔三、宿命通〕,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四、他心通〕,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五、神足通〕(亦名如意通),神足通者,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也。
(术语)天眼等之五种神通力也。(参见: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境智證通,又云身如意通R!ddhividhi-jn^a%na,又云身通,又云神足通。即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故云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故云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二天眼智證通Divya-caks!us,得色界天眼根,照久无碍,谓之天眼智證通。三天耳智證通Divya-s/rotra,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者。四他心智證通Paracitta-jn^a%na,知他人之心念而无碍者。五宿命智證通Pu%rvaniva%sa%nusmr!ti-jn^a%na,知自己及六道众生宿世生涯而无碍者。此五通为有漏之禅定或依药力咒力而得,故外道之仙人亦能成就之。此五者皆名智證通者,以其为各依智而證得之通力故也。见俱舍论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神通。(参见:五神通)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天耳通〕,天耳通者,谓于世间一切众生苦乐、忧喜、种种音声,悉能闻也。
〔二、天眼通〕,天眼通者,谓于世间一切种种形色,及诸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悉能见也。
〔三、宿命通〕,宿命通者,谓于自身、他身,多生所行之事,悉能知也。
〔四、他心通〕,他心通者,谓于他人心中思惟种种善恶之事,悉能了知也。
〔五、神足通〕(亦名如意通),神足通者,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也。
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五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瞭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三藏法数】
(出菩萨处胎经)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经云:妙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修习何法,得神通道?佛遂为说欲界中之五通焉。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行,履空如地,是为足不履地。
〔二、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恶,生善处恶处,是为知人心命。
〔三、回眼千里〕,谓于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是为回眼千里。
〔四、呼名即至〕,谓于天下男女,及象马巨细等声,无不能闻,若有呼其名者,或远或近,随即而至,是为呼名即至。
〔五、石壁无碍〕,谓于天下周旋往来,山河石壁,无所障碍,是为石壁无碍。
(名数)又曰五通,五神变。不思议为神。自在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五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粗,或细,无一不照者。二、天耳通,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三、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知自心之宿世事者。五、如意通,又曰神境通,神足通。飞行自在,石壁无碍,又得行化石为金,变火为水等之奇变者。见智度论五。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五通,或五神变,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论远近内外昼夜,都能得见;天耳通是指修得与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声音都可以听得到;他心通是能够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够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并知道六道众生在六道之中的过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过去生中的事,都能回忆,瞭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都不成问题。
【三藏法数】
(出菩萨处胎经)
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心,彻照无碍,故名神通。经云:妙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修习何法,得神通道?佛遂为说欲界中之五通焉。
〔一、足不履地〕,谓身能飞行,履空如地,是为足不履地。
〔二、知人心命〕,谓能知他人之心,行善行恶,生善处恶处,是为知人心命。
〔三、回眼千里〕,谓于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是为回眼千里。
〔四、呼名即至〕,谓于天下男女,及象马巨细等声,无不能闻,若有呼其名者,或远或近,随即而至,是为呼名即至。
〔五、石壁无碍〕,谓于天下周旋往来,山河石壁,无所障碍,是为石壁无碍。
五通仙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證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杂语)谓得五神通之仙人也。天竺外道修有漏禅定而得五通者多。独极三乘之證果者。于五通之上,得漏尽通(尽断烦恼),而具六通。维摩经不思议品曰:「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