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42,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244 245 246 247 248 250 下一页
袁嘉谷(字 树五 号 澍圃、屏山居士 )
谢尊五(名 五美 字 梦春 号 静轩老人 )
张书云(字 慰农 号 卿五 )
彭士襄(别称 彭世襄 字 树五 号 南耕 )
李慎五
云祥(字 纪五 号 麟卿 )
桂福(字 锡五 号 筱岩、秀岩 )
王学伊(字 就五、聘三 号 平山 )
安江正直(号 五溪 )
彭炳(字 德武、德五 )
薛登道(字 达五 )
吴沛霖(字 泽庵 号 梅禅、觉非生、石母山人、五郎、揭阳岭樵者 )
石德宽(字 景吾、敬五 经武 )
区大典(字 慎辉 号 徽五 )
其它辞典(续上)
刘崇伦(字 雅扶 行第 五 )袁嘉谷(字 树五 号 澍圃、屏山居士 )
谢尊五(名 五美 字 梦春 号 静轩老人 )
张书云(字 慰农 号 卿五 )
彭士襄(别称 彭世襄 字 树五 号 南耕 )
李慎五
云祥(字 纪五 号 麟卿 )
桂福(字 锡五 号 筱岩、秀岩 )
王学伊(字 就五、聘三 号 平山 )
安江正直(号 五溪 )
彭炳(字 德武、德五 )
薛登道(字 达五 )
吴沛霖(字 泽庵 号 梅禅、觉非生、石母山人、五郎、揭阳岭樵者 )
石德宽(字 景吾、敬五 经武 )
区大典(字 慎辉 号 徽五 )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崇伦(1885年—1937年)字雅扶,原籍直隶大名府,生于福建福州,中国实业家,福州电气公司创始人。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刘崇伦生于福州,在家中排行第五。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电气技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归国。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袁嘉谷(1872—1937年),云南石屏人。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1904年7月袁嘉谷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东游日记》四卷。1905年8月回国,他任国史馆协修,并在学部编译图书局专管教科书事。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学使,1911年辛亥革命离浙归滇。1912年5月,他应蔡锷之聘任省参议员,1915年应唐继尧之聘为顾问,并修《云南丛书》。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尊五(1872~1954),又名五美〖编者按:《台湾总督府文官职员录》登录为「谢五美」。〗,字梦春,号静轩老人,笔名安东梦春。台北大稻埕(今台北市)人,光绪年间生员。祖先出身将门〖其〈感作〉诗云:「戎戟传家难遂愿(予先代将门出身故及)」。〗,居台北下奎府町(今台北市长安东路)。明治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间(1901~1904)任大稻埕公学校教师,〖参考《台湾总督府文官职员录》;《台湾日日新报》,「岛政」栏,公学近状,1901年3月12日,第三版;《台湾日日新报》,「杂事」栏,增补教员,1903年2月25日,第四版。〗为「瀛社」社员。大正十四年(1925)曾游燕京,昭和二年(1927)汐止「滩音吟社」成立,任该社西宾,达九年,课以诗古文辞。昭和九年(1934)与林清敦、李声元创芦洲「鹭洲吟社」,并于昭和十五年(1940)担任社长。昭和十年(1935)四月应郑水龙之邀,担任淡水清水街「沪江吟社」顾问,此外,与「大同吟社」、「种竹斋」等诗社亦多有往来。战后执教于成功中学,民国四十二年(1953)应「瀛社」社长魏清德之聘,担任该社顾问。谢氏过世后,门人郑水龙(云从)于民国四十三年编辑出版其生平诗集,题曰《梦春吟草》,民国九十年(2001)龙文出版社据此版本排印影印,诗集前有曹升谨、赖子清序文。今谢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教育》、《诗报》、《瀛海诗集》、《崇圣道德报》及《梦春吟草》等辑录编校。(余美玲撰)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书云,字慰农,号卿五,广西临桂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三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人物简介
维基
彭士襄,又称彭世襄,字树五,号南耕,云南石屏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馆,取经济特科,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浙江候补道,署提学使。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慎五,山西省平定直隶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72名。同年闰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云祥(1874年—?),字纪五,号麟卿,曹氏,吉林汉军正蓝旗人,进士出身。光绪癸巳科举人,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66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桂福 (1874年—?),字锡五,号筱岩,一号秀岩,瓜尔佳氏,正白旗满洲锡龄佐领下文生。同进士出身。光绪十七年顺天乡试,中一百十八名举人,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会试,第一百十一名,殿试,登进士三甲66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学伊(1874年—1910年),字就五、聘三,号平山,山西省太原府文水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进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安江正直(1875~1934),号五溪,日本人。著有《台湾建筑史》。
人物简介
维基
彭炳(1881年—1914年8月),字德武,一字德五,四川省成都府新津县普兴乡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大阪高等工业学校。
人物简介
维基
薛登道(1882年—1951年),字达五,山西省绛州直隶州稷山县均和村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6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1907年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1909年获清廷简派财政监理官。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登道任内政部委员、平津卫戌总司令部参议。1933年(民国22年)10月孔祥熙就任行政院副院长,又于11月就任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1934年登道受司法行政部部长王用宾举荐从北京到南京国民政府铨叙部工作,后调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任财政部任会计司科长,主管财政档案多年,一直到1949年因患白内障眼疾告老还乡。1952年病逝于山西故乡。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泽庵,号梅禅、觉非生、石母山人等,别署五郎、揭阳岭樵者,室名嚣嚣草庐、潜楼、礐石山楼、在涧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桂岭双山村人。童年家贫,四五岁后渐识字,七岁入私塾,尔后兄吴雨三先生执教各地,均随之学。1902年考取秀才。1904年揭阳初创师范学校,以考试第一名进该校读书,翌年毕业,仍为第一名。复就读于广州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数月后因母亲去世而缀学归家,旋赴新加坡执教于端蒙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教于揭阳榕江学校。1911年与兄雨三等于故乡双山村创办守约学校,任校长。约1912年加入中国近代进步文学团体“南社”,与“南社”发起人之一高天梅并称“南北二枝(梅)”。1913年至1919年往返于潮汕与安南金塔之间。1920年至汕头,与兄雨三一同执教于礐石学校。1925年病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6—1911 【介绍】: 清末安徽寿州人,字景吾,一作敬五,后改名经武。早年就学安徽陆军学校。光绪三十年留学日本,入警监学校。次年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冬,回安徽与熊成基等在安庆起义,同清军激战于集贤关口,失败后到上海。宣统三年三月参加广州起义,留守二牌楼机关,凭墙登屋,与敌激战,力竭身亡。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简介
维基
区大典(1868年—1937年),字慎辉,号徽五,广东南海县人。清末翰林、学者。因曾任翰林院编修,亦被尊称为区太史。区大典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二甲进士。 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中宪大夫等职。民国成立后,赖际熙、区大典等原籍广东的前清翰林移居香港,不问政治,专注翰墨,先后任教多所学校。1912年,香港大学成立,翌年设“中国经典和历史”选修科,由赖际熙与区大典主讲。区大典负责“文学(Literature)”科目,讲授朱熹与其他学者对《四书》与《五经》的评注,他讲课不带书本,凡经典原文以至朱子集注皆能倒背如流。1927年,港督金文泰促使香港大学成立中文学院,聘得赖际熙、区大典为专任讲师。1933年,港大文学院改组,将“中文学院(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纳为文学院的“中文系(Department of Chinese)”,赖际熙离职。1937年,区大典辞任港大教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之风于大陆兴盛,但香港大学中文系仍教授经史子集等旧学,至许地山1935年出任系主任方止。区大典为学博大精微,熟识经、史、兵学、地理等,堪称通儒。区氏尤好韩愈、欧阳修之古文,及周敦颐、二程学说。区为人好学且有传统师儒诲人不倦的风范,在香港先后执教学校达数十所,当中包括香港大学、官立汉文男女子师范学堂等,培育早年国文师资,功不可没。在香港期间,区大典创办了《平民报》推广国学,但成效不彰。于香港大学任教期间,又成立了香港大学中文学会,区氏任首届会长,冯秉芬任主席。区氏著述有《孟子通义》、《老子讲义》、《诗经讲义》 和《史略》 等;晚年专注易学,以毕生所学撰著《易经讲义》一书,可惜未竟全功而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