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谏(五諫)
(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讽諫。”(2)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諫。谓讽諫、顺諫、窥諫、指諫、陷諫。”《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諫,讽为上。” 李贤 注:“讽諫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諫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视君颜色而諫也。指諫者,质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諫不从” 汉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讽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 季氏 自堕之’是也;二曰顺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驹 是也;四曰争諫, 子反 请归是也;五曰赣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语·辨证》:“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2).五位谏臣。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见《明史·林兰友传》。
(2).五位谏臣。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见《明史·林兰友传》。
《骈字类编》:五架
宋史舆服志见四铺下间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诗见三 下
又段安节乐府杂录宫悬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𥵂也
又段安节乐府杂录宫悬四面每面五架架即簨𥵂也
《骈字类编》:五穗
齐书祥瑞志永明元年正月新蔡郡固始县获嘉禾一茎五穗 宋史五行志岚州牙吏燕青田一茎八穗一茎五穗嘉元史世祖纪壬子恩州历亭县进 禾一茎五穗
《骈字类编》:五豝
唐 张说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 五豝连一发,百中皆先命。
《漢語大詞典》:五相
指 唐 代 裴垍 、 王涯 、 杜元颖 、 崔群 和 李绛 五宰相。 唐 白居易 《李留守相公话及翰林旧事》诗:“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骈字类编》:五一
左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漢語大詞典》:五镇(五鎮)
(1).即五岳。《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 唐 贾公彦 疏:“五州五镇得入岳名,餘四州不得岳名者,仍依旧为镇号,故四镇也。”
(2).指五岳以外的东镇 青州 沂山 ,西镇 雍州 吴山 ,中镇 冀州 霍山 ,南镇 扬州 会稽山 ,北镇 幽州 医巫闾山 。《宋史·礼志五》:“其五镇, 沂山 旧封 东安公 , 政和 三年封王; 会稽 旧封 永兴宫 , 政和 封 永济王 ; 吴山 旧封 成德公 , 元丰 八年封王; 医巫閭 旧封 广寧公 , 政和 封王; 霍山 旧封 应圣公 , 政和 封 应灵王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凡四海、五镇、五岳、四瀆、 闕里 长白山 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2).指五岳以外的东镇 青州 沂山 ,西镇 雍州 吴山 ,中镇 冀州 霍山 ,南镇 扬州 会稽山 ,北镇 幽州 医巫闾山 。《宋史·礼志五》:“其五镇, 沂山 旧封 东安公 , 政和 三年封王; 会稽 旧封 永兴宫 , 政和 封 永济王 ; 吴山 旧封 成德公 , 元丰 八年封王; 医巫閭 旧封 广寧公 , 政和 封王; 霍山 旧封 应圣公 , 政和 封 应灵王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凡四海、五镇、五岳、四瀆、 闕里 长白山 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漢語大詞典》:参五(參五)
见“ 参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