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208  209  210  211  212  214  215  216  21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五支功德──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五淫──欲天五淫
五种梵音
五衰相──天大五衰相
五衰相──天小五衰相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五不退──生净土五不退
五事生人中
五苦──人有五苦
五事恃怙──众生五事恃怙
五人非器
五障──女有五障
五位──结胎五位
五门──修行五门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五支功德──三禅天定五支功德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舍支〕,离喜不悔之心为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證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故名慧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三支,将获此乐,乐则遍身,若离三禅,馀地更无遍身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五淫──欲天五淫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义集注)
〔一、地居二天,形交成淫〕,谓四天王天居须弥山腹,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故名地居。此之二天,男女和合,与世无异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
〔二、夜摩天勾抱成淫〕,梵语夜摩,华言善时分。此天于诸欲境知时分,故不以形交,但勾抱也。
〔三、兜率天执手成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此天于诸欲境知止足,故而不勾抱,但执手也。
〔四、化乐天对笑成淫〕,谓此天欲心微薄,亦不执手,但对笑也。
〔五、他化天相视成淫〕,谓此天欲念渐尽,亦不对笑,但相视也。
五种梵音
【三藏法数】
(出长阿含经)
梵音者,即大梵天王所出之声,而有五种清净之音也。
〔一、正直音〕,谓诸梵天,禅定持身,无诸欲行,而其音声端正,质直而不邪曲,是名正直音。
〔二、和雅音〕,谓诸梵天,心离欲染,爱乐律仪,而其音声柔和典雅,离诸粗犷,是名和雅音。
〔三、清彻音〕,不浊曰清,透明曰彻。谓诸梵天戒行清净,心地圆明,而其音声,清净明彻,是名清彻音。
〔四、深满音〕,谓诸梵天净行圆满,心光湛寂,而其音声,幽深充满,而不浅陋,是名深满音。
〔五、周遍远闻音〕,足备曰周,普通曰遍,谓诸梵天心光莹净,普映十方,而其音声周遍远闻,而不迫窄,是名周遍远闻音。
五衰相──天大五衰相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是为大衰相也。
〔三、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轻清洁净。福尽寿终之时,两腋自然流汗,是为大衰相也。
〔四、身体臭秽〕,谓诸天众妙身殊异,香洁自然。福尽寿终之时,忽生臭秽,是为大衰相也。
〔五、不乐本座〕,谓诸天众,最胜最乐,非世所有。福尽寿终之时,自然厌居本座,是为大衰相也。
五衰相──天小五衰相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
〔一、乐声不起〕,谓诸天音乐,不鼓自鸣。衰相现时,其声自然不起,是为小衰相也。
〔二、身光忽灭〕,谓诸天众身光赫弈,昼夜昭然。衰相现时,其光不现,是为小衰相也。
〔三、浴水著身〕,谓诸天众肌肤香腻,妙若莲华,不染于水。衰相现时,浴水沾身,停住不乾,是为小衰相也。
〔四、著境不舍〕,谓诸天众欲境殊胜,自然无有耽恋。衰相现时,取著不舍,是为小衰相也。
〔五、眼目数瞬〕,谓诸天众天眼无碍,普观大千。衰相现时,其目数瞬,是为小衰相也。
五种可爱乐法──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三藏法数】
(出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三、善权方便可爱乐法〕,谓国王智谋机变,神用莫测,于柔顺服从者,方便而保爱之;强戾梗化者,则方便而制伏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梗化者,谓强梗弗顺化也。)
〔四、正受境界可爱乐法〕,谓国王善能筹量府库储蓄多寡,以仁爱心赐与亲族人民。凡疾病者,令医治之;贫乏者,悉赈济之。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五、勤修善法可爱乐法〕,谓国王具足净信,能信过去未来善不善业人天果报,修习正因,以證圣果。是以普天之下,尊仰效慕,无不爱乐也。
五不退──生净土五不退
【三藏法数】
(出净土十疑论)
〔一、大悲摄持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不舍,故得不退转也。
〔二、佛光照烛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常被佛光照烛,故菩提之心,日得增长,而不退转也。
〔三、常闻法音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闻诸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无我之法,是以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而不退转也。
〔四、善友同居不退〕,谓众生得生净土者,以由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内无烦恼惑业之累,外无邪魔恶缘之境,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转也。
〔五、寿命无量不退〕,谓诸众生得生净土者,即得寿命无量,与佛菩萨平等无二,故一生之后,即不退转也。
五事生人中
【三藏法数】
(出辩意经)
谓诸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于人中受生也。
〔一、布施〕,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是名布施。
〔二、持戒〕,谓人心常念戒,忆持无忘,不作诸恶,是名持戒。
〔三、忍辱〕,谓人若遇非理相干,能以情恕,安忍不动,是名忍辱。
〔四、精进〕,谓人直心向道,勤行众善,无有懈怠,是名精进。
〔五、忠孝〕,谓人秉心端正,事君能致其身,事亲能竭其力,是名忠孝。
五苦──人有五苦
【三藏法数】
(出法苑珠林并五苦章句经)
〔一、母人怀妊,从死得生〕,谓人托胎,居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迫迮倒悬,苦痛无量;及至出胎,热风触身,如履刀剑,失声大叫,顿昧前因,是为生苦。
〔二、老人颜色败坏〕,谓人老年,发白齿落,目昏耳聩,四大不调,百节疼痛,头低腰屈,起坐呻吟,是为老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三、病人困劣〕,谓人以四大为体,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形骸苦痛,如被杖楚,手足不仁,气力虚竭,起坐须人,是为病苦。
〔四、人死风刀断脉〕,谓人临命终时,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亲孝子,莫能相救,风刀解身,苦不可忍,是为死苦。
〔五、犯罪人束缚送狱〕,谓人违国正法,冒犯罪愆,枷锁萦身,系闭牢狱,受诸刑罚,苦不可言,是为狱苦。
五事恃怙──众生五事恃怙
【三藏法数】
(出出曜经)
恃怙,犹倚赖也。佛为愚痴众生,恃怙所有,不念世相无常,恣意放逸,不求出世无为之道,故说此五事以警发之。
〔一、恃怙年少〕,谓人倚赖年少血气刚强,随情任意,恣作非为,而不顾衰老之逼身也。
〔二、恃怙端正〕,谓人倚赖形貌端正,娇媚于人,取相生欲,不自羞愧,而不顾老丑之逼身也。
〔三、恃怙力势〕,谓倚赖势力强盛,任作威福,陵蔑于他,无所畏忌,不顾衰患之逼身也。
〔四、恃怙才器〕,谓倚赖才调器量,超越卓异,妄自尊大,轻藐于人,而不顾祸患之逼身也。
〔五、恃怙贵族〕,谓人倚赖种族尊贵,阀阅高显,憍傲纵恣,侮慢于人,而不顾衰败之相寻也。
五人非器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谓此五人皆非受道之器也。
〔一、无信非器〕,谓有众生,溺于邪见,闻于大经而生疑谤,堕诸恶道,是为无信非器。
〔二、违真非器〕,谓有众生,心自违真逐妄,依傍经法,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诸邪行,是为违真非器。
〔三、乖实非器〕,谓有众生,乖于实道,多无正见,但依言取文,随声取义,超情至理,不入于心,是为乖实非器。(超情至理者,谓超越情量至极之理也。)
〔四、狭劣非器〕,华严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是为狭劣非器。(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权小之法,不信圆融具德之道,是为守权非器。(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共教者,三乘共学般若之教也。随宗者,随三乘所宗之法也。行布行位者,谓行列排布行位之次第也。)
五障──女有五障
【三藏法数】
(出法华经)
法华经中谓舍利弗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以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人有五种障也。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也。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不得作帝释〕,谓帝释勇猛少欲,修持戒善,报为天主。若女人杂恶多欲,则不得作帝释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即忉利天主也。)
〔三、不得作魔王〕,谓魔王因中,十善具足,尊敬三宝,孝奉二亲,报生欲界他化自在天,而作魔王。若女人轻慢嫉妒,不顺正行,则不得作魔王也。(魔王即他化自在天王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也。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四、不得作转轮圣王〕,谓转轮圣王因中,行十善道,慈悯群生,报作轮王。若女人无有慈悯净行,则不得作转轮圣王也。
〔五、不得作佛〕,谓如来行菩萨道,悯念一切,心无染著,乃得成佛。若女人身口意业,情欲缠缚,则不得作佛也。
五位──结胎五位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揭逻蓝〕,梵语揭逻蓝,华言杂秽。谓人于胎位中,初七日内,受质之相,状如凝酥,是名揭逻蓝。
〔二、頞部昙〕,梵语頞部昙,华言疱。谓人于胎位中,二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疮疱,是名頞部昙。
〔三、闭户〕,梵语闭户,华言凝结。谓人于胎位中,三七日内,形成之相,状如厚肉,是名闭户。
〔四、健南〕,梵语健南,华言凝厚。谓人于胎位中,四七日内,形成之相,状渐坚硬,是名健南。
〔五、钵罗赊祛〕,梵语钵罗赊祛,华言形位。谓人于胎位中,五七日之后,四支诸根,形分具足,是名钵罗赊祛。(四支者,二手、二足也。诸根者,眼、耳、鼻、舌、身、意也。)
五门──修行五门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修行施门〕,施有三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施门。
〔二、修行戒门〕,谓不作众恶,远离愦闹,修头陀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惭愧改悔;不轻如来所制禁戒,常护讥嫌,防止过失,故名修行戒门。(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抖擞尘劳也。)
〔三、修行忍门〕,谓能忍受他人损恼,心不怀报;亦当忍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八法,故名修行忍门。
〔四、修行进门〕,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
〔五、修行止观门〕,止谓遮止,一切境界散乱之相,随顺奢摩他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之相,随顺毗钵舍那故。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令得成就,是名修行止观门。(梵语奢摩他,华言止。梵语毗钵舍那,华言观。)
五种法──布施离五种法
【三藏法数】
(出优婆塞戒经)
〔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人,起怜悯心,是名不选有德无德。
〔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随所愿,普皆饶益,是名不说善恶。
〔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是名不择种姓。
〔四、不轻求〕,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起殷重心,而给所须,以济其乏,是名不轻求。
〔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凡有求索者,不出丑恶之语而毁辱之,是名不恶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