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207  208  209  210  211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五果回心
五论师
五种阿阇黎
五种大师功德
五种僧
五净德──僧五净德
五德──苾刍草五德
五法──比丘入众五法
五处──乞食遮五处
五观──沙门受食五观
五法不得授人戒
五法退菩提
五事生天上
五种相──始生天有五种相
五支功德──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五果回心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證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證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三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方断诸苦,入于涅槃,过八万劫,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初果回心。(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出凡流而预圣流也。三结者,身见、戒取、疑,即三界见惑也。四恶趣者,脩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七返者,天上人间,共七番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果六万劫回心〕,二果即斯陀含也。谓断欲界六品思惑,而得此果,于天人中一番受生,方断诸苦,入于涅槃,过六万劫,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二果回心。(梵语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谓一生天上,一生人间,得證涅槃也。六品思惑者,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而起贪爱之心曰思。此惑有九品,今云六品者,谓断九品中前之六品也。)
〔三果四万劫回心〕,三果即阿那含也。谓断五下分结,而得此果,更不受生,过四万劫,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三果回心。(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不来欲界受生也。五下分结者,即欲界贪、瞋、身见、戒取、疑也。)
〔四果二万劫回心〕,四果即阿罗汉也。谓永断三界贪欲瞋恚愚痴之惑,而得此果,过二万劫,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四果回心。(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谓断见、思惑尽,更不受三界生也。)
〔五果十千劫回心〕,五果即辟支佛也。谓永断三界贪欲瞋恚愚痴之惑,而得此果,过十千劫,当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五果回心。(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
五论师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阿湿缚窭沙论师〕,梵语阿湿缚窭沙,华言马鸣。摩诃衍论云:过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轮陀,有千白鸟,皆悉好声,若鸟出声,大王增德,若不出声,大王损德。如是诸鸟,若见白马,则出其声,若不见时,常不出声。尔时大王,遍求白马,终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众,能令此鸟鸣者,都破佛教;若佛弟子,能令此鸟鸣者,都破外道。尔时菩萨用神通力,现千白马,令千鸟皆鸣,绍隆正法,令不断绝,是故世尊,字此菩萨,名曰马鸣。又本传云:此师说法时,能感群马悲鸣,故号马鸣。以其造起信论,大乘庄严等论,故称论师。
〔二、那伽曷树那论师〕,梵语那伽曷树那,华言龙猛,旧翻龙树。其母于树下生之,因龙成其道,故号曰龙树。辅行云:龙树之学广通,天下无敌,欲谤佛经。龙接入宫一夏,但诵七佛经,自知佛法深妙。遂出家,降伏外道,明第一义。以其作中观、大智度等论,故称论师也。
〔三、提婆论师〕,梵语提婆,华言天,乃龙树弟子也。以其造百论、大丈夫等论,故称论师。
〔四、鸠摩罗逻多论师〕,梵语鸠摩罗逻多,华言童受。以其阐扬论义,故称论师。
〔五、室利逻多论师〕,梵语室利逻多,华言胜受。谓此论王,如日照世,能破诸暗,故称论师。
五种阿阇黎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梵语阿阇黎,华言轨范。谓其能为人轨范,故云阿阇黎也。
〔一、出家阿阇黎〕,出家阿阇黎者,即比丘剃度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而得剃度。律云:所依得出家者。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受戒阿阇黎〕,受戒阿阇黎者,即比丘受戒之师也。谓既得出家,必须依师求受戒法。律云:于受戒时得作羯磨者。是也。(梵语羯磨,华言作法。)
〔三、教授阿阇黎〕,教授阿阇黎者,即比丘教授之师也。谓既得戒法,必须得师教授威仪。律云:从教授得威仪者。是也。
〔四、受经阿阇黎〕,受经阿阇黎者,即比丘受经之师也。谓出家者,必须依师受习经文,解说义理。律云:从所受经,得读修妒路,若说义乃至一四句偈等。是也。(梵语修妒路,又云修多罗,华言契经。)
〔五、依止阿阇黎〕,依止阿阇黎者,即比丘依止之师也。谓比丘度夏,当依师住,或依止作宿。律云:乃至依住一宿者。是也。
五种大师功德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戒行无失〕,谓比丘于如来所制戒律,常能坚守执持,无有毁犯过失,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善建立法〕,谓比丘于诸戒律,善能建立一切法则,令人修学,无所违越,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三、善制立所学〕,谓比丘于律仪中当学之法,善能裁制安立,令无差谬,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四、善断疑惑〕,谓比丘于所建立法则,及所当学,或众有所疑,善能广为开说,断除其惑,令得如式修持,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五、教授出离〕,谓比丘以如来所制戒法教授于人,令其如法受持,成就圣道,出离生死,具是功德,方宜为人戒法之师也。
五种僧
【三藏法数】
(亦名五僧差别,出显宗论)
〔一、无耻僧〕,谓毁犯禁戒,不守真风,形预僧流,行过俗务,是名无耻僧。
〔二、哑羊僧〕,谓于三藏教无所了达,譬如哑羊,无辩说用,是名哑羊僧。(三藏教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朋党僧〕,谓好于游散,惟务斗诤,善生机巧,结构朋党,是名朋党僧。
〔四、世俗僧〕,谓昏昏度日,兀兀延生,心想闲缘,身营世务,是名世俗僧。
〔五、胜义僧〕,谓解慧有馀,辩才无碍,随机演教,接物利生,是名胜义僧。
五净德──僧五净德
【三藏法数】
(出诸德福田经)
〔一、发心离俗〕,谓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习佛菩提,而能怀佩道妙,为世福田,是为初净德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毁其形好〕,谓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去世俗之尘,衣著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为世福田,是为第二净德也。
〔三、永割亲爱〕,谓投佛出家,割绝父母亲爱之情,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三净德也。
〔四、委弃躯命〕,谓出家之人,能委弃身命,无所顾惜,惟务一心,求證佛道,兼能为世福田,是为第四净德也。
〔五、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度脱一切有情,为世福田,是为第五净德也。
五德──苾刍草五德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苾刍,雪山香草,谓其有五种德,以喻比丘亦具此德,故称为苾刍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体性柔软〕,体性柔软者,以喻比丘能折伏身语意业之粗犷也。
〔二、引蔓旁布〕,引蔓旁布者,以喻比丘传法度人延绵不绝也。
〔三、馨香远闻〕,馨香远闻者,以喻比丘戒德芬馥,为众所闻也。
〔四、能疗疼痛〕,能疗疼痛者,以喻比丘能断烦恼毒害之痛苦也。
〔五、不背日光〕,不背日光者,以喻比丘正见、思惟,常向佛日而不背也。
五法──比丘入众五法
【三藏法数】
(旧名入众五心,出四分僧羯磨)
〔一、修慈悯物〕,谓比丘入大众中,应修慈心,怜悯于物,严净律仪,整束身心,精勤学道,是为修慈悯物。(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二、谦下自卑〕,谓比丘入大众中,常用谦和,永绝憍慢,应自卑下,如拭尘巾,是为谦下自卑。
〔三、善知坐处〕,谓比丘入大众中,动止有时,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若见下座,不应起立,是为善知坐处。(上座者,谓戒腊在前,道德闻达之比丘也。)
〔四、说于法语〕,谓比丘入于大众中,不宜杂说论世俗事,若自说法,若请人说法,是为说于法语。
〔五、见过默然〕,谓比丘入大众中,若见僧中有不如理之事,若便言说,恐致别异,故当安忍,默而不言,是为见过默然。
五处──乞食遮五处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谓比丘乞食,此之五处,当避嫌疑,不可往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唱令家〕,唱令家者,谓歌唱曲令,但取欢娱,能乱禅定。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二、淫女家〕,淫女家者,行止不洁,声名不正,色欲因缘,障道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三、酤酒家〕,酤酒家者,谓酒是起罪因缘,能生过失。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四、王宫〕,王宫者,贵戚之处,严禁之所,非可干冒。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
〔五、旃陀罗〕(又作旃荼罗),梵语旃陀罗,华言屠者。谓屠者之家,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坏善根本。比丘若行乞食,此处不可往也。(旃荼罗者,华言严帜。谓此屠者,恶业自严,行时摇铃持竹为幖帜,以使人知其为恶者也。)
五观──沙门受食五观
【三藏法数】
(出大藏一览)
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穫,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堕,则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则可应供受食。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者,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堕三恶道,凡受食时,当作此观。(三恶道者,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者,谓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而为医药,用资其身。凡受食时,当作此观。(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一大不调,则生百一种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者,谓不食则饥渴病生,道业何成?增壹阿含经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五法不得授人戒
【三藏法数】
(出四分律)
谓比丘当深信因果,常生惭愧,戒行精进,法义无忘,方堪授人戒法。若不能如是者,则不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无信〕,信为万善之本,众德之基,比丘若不具足正信,则于戒法自必不能持守,何况为师而授人戒也。
〔二、无惭〕,惭谓惭耻。比丘之心,若无惭耻,自必肆情纵欲,戒行有亏,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三、无愧〕,愧谓羞愧,比丘之心,若无羞愧,自必毁犯戒法,不能悔过,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四、懒墯〕,谓比丘懒墯恣纵,则自于戒律必不能坚守,何况为师而授人戒也。
〔五、多忘〕,谓比丘于诸法义,不能强记,心多忘失,则自于戒检必有所遗,故不可为师而授人戒也。
五法退菩提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乐在外道出家〕,谓人之出家,当从正法修习善业成菩提果,若从外道,则增诸邪见,作不善业,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三、好求法师过罪〕,谓修菩萨行者,奉承师长如事父母,听受其教,则菩提之果可成,若窥伺以求其过,则不惟无听受之诚,且亏事师之道,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四、常乐处在生死〕,谓修菩萨行者,当勤精进,以求出离,则菩提之果可成。若耽著五欲,造诸恶业,于诸生死心无厌离,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五、不喜读诵经典〕,谓修菩萨行者,当信受如来所说经典,诚心读诵,求其妙义,依解进修,成菩提果。若不喜乐受持读诵,则所修之行,无所依据,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五事生天上
【三藏法数】
(出辩意经)
谓诸众生能行此五事,则得生于天上也。
〔一、慈心〕,谓人不杀众生,爱惜物命,令众得安,是名慈心。
〔二、贤良〕,谓人不盗他人财物,布施无悭,济诸穷乏,是名贤良。
〔三、贞洁〕,谓人不犯外色,护戒奉斋,是名贞洁。
〔四、诚信〕,谓人不欺于人,护口四过,永无谄佞,是名诚信。(口四过者,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也。)
〔五、不醉酒〕,谓人尊崇善法,坚修梵行,不酗于酒,而发狂乱,是名不醉酒。
五种相──始生天有五种相
【三藏法数】
(出正法念处经)
〔一、光明覆身相〕,谓人初生天时,光明覆身,身无衣服,心作是念,勿令他天,见我裸露,即于念时,他见有衣,而实无衣,是为第一相。
〔二、欲见园林相〕,谓人初生天时,已见天上所有之物,生希有心,而于园林等则未曾见,故欲见之,而遍观看,是为第二相。
〔三、见天女生惭相〕,谓人初生天时,见天中女,颜色羞惭,未敢正看,是为第三相。
〔四、见天生疑相〕,谓人初生天时,若见馀天,虽欲前近,心生疑虑,意志不定,是为第四相。
〔五、升空生怖相〕,谓人初生天时,欲升虚空,心生怖畏,设飞不高,去则不远,或傍城壁,或依附地,是为第五相。
五支功德──初禅天定五支功德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支即支分,如树之根干,是一枝条有异,禅支之义亦尔,从一定心出生五支故也。又支持之义,谓定心浅薄,易于摇动,若得觉观等法支持,则定心安隐牢固,故名支也。
〔一、觉支〕,初心在缘为觉。谓行者于定中发初禅,清净色法,触其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初觉此触,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为观。谓行者既證初禅,即以细心分别禅中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为喜。谓行者获得初禅天定,利益甚多,如是思惟,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为乐。谓行者喜心既息,则恬然静虑,受禅之乐,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初證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