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4,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窦家五桂(又作:窦氏五龙)
五亩园中秀野
折五鹿(又作:折五鹿角 五鹿角折)
五车书(又作:书五车 ...)
杜牧成名居五
五马渡江(又作:五马南来 ...)
五月渡泸
二十五老
二十五弦
五侯鲭
五月飞霜
九五龙飞
五凤楼(又作:修五凤楼 造五凤楼)
五月披裘
五裤歌(又作:歌五裤 ...)
典故
窦家郎
 
窦家五桂
 
窦氏五龙
 
窦谏议教子


《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十四〈衣冠盛事·窦氏父子〉~289~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先公尝言:故右谏议大夫致仕窦禹钧,蓟人,累佐使府,颇著名府,有子五人,仪、俨、侃、称、僖,俱以进士及第。洎禹钩县东,仪,俨已居华显。瀛王冯中会尝有诗赠禹钧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仪终为翰林礼部尚书,俨终翰林学部礼部侍郎,侃终起居郎,即吾同年第十二也。称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僖终左仆阙。仪、俨以文学擅大名,自侃已下,亦有清望,俱不享寿考,惜哉!时人谓之窦氏五龙焉。
典故 
花竹秀野
 
流水青山屋上下
 
五亩园中秀野
 
屋下流水,屋上青山
 
青山屋上,流水屋下

相关人物
苏轼
 
司马光


《苏轼诗集》卷十五〈司马君实独乐园〉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花香袭杖履,竹色侵杯斝。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虽云与众乐,中有独乐者。才全德不形,所贵知我寡。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名声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抚掌笑先生,年来效瘖哑。
典故
折五鹿
 
折五鹿角
  
折群儒角
 
五鹿角折
 
岳鹿折来
 

《汉书》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列传·朱云〉~293~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𡵙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西京杂记》卷二~077~
长安有儒生曰惠庄、闻朱云折五鹿充宗之角。乃叹息曰栗犊反能尔邪。吾终耻溺死沟中。遂裹粮从云。云与言。庄不能对。逡巡而去。拊心谓人曰吾口不能剧谈。此中多有。
典故 
书五车
 
读五车
 
五车读
  
五车富
  
五车书史
 
惠施书
 
惠车
 
五车载书
 
倾五车
 
书文五车

相关人物
惠施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天下〉~02~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简释

五车书:喻指读书多,学问深。唐王维《戏赠张五弟湮三首》之二:“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例句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孟浩然 送告八从军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 方干 题悬溜岩隐者居

惠子休惊学五车,沛公方起斩长蛇。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李商隐 安平公诗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 柏学士茅屋

五车堆缥帙,三径阖绳枢。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开济由来变盛衰,五车才得号镃基。 温庭筠 简同志

张弟五车书,读书仍隐居。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知玄 答僧澈

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仍闻圣主知书癖,凤阁烧香对五车。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典故
杜牧成名居五

相关人物
杜牧


《唐摭言》卷六〈公荐〉
崔郾侍郎既拜命,于东都试举人,三署公卿皆祖于长乐传舍;冠盖之盛,罕有加也。时吴武陵任太学博士,策蹇而至。郾闻其来,微讶之,乃离席与言。武陵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天子选才俊,武陵敢不薄施尘露!向者,偶见太学生十数辈,扬眉抵掌,读一卷文书,就而观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若其人,真王佐才也,侍郎官重,必恐未暇披览。」于是搢笏郎宣一遍。郾大奇之。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比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或曰:「为谁?」曰:「杜牧。」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郾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
典故 
五马南来
 
一马化为龙
 
南渡马
 
渡江天马
 
浮五马
 
群马南渡
 
五马南游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中志·言不从·诗妖〉~845~
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晋书》卷六〈中宗元帝纪〉~57~
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

例句

五马浮渡江,一龙跃天津。 吴筠 建业怀古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李白 经乱后将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五马渡江日,群鱼食蒲年。大风荡天地,万阵黄须膻。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胡曾 东山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韩愈 桃源图

典故
五月渡泸
 
渡泸

相关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南朝宋·裴松之注:「《汉书地理志》曰:泸惟水出牂牁郡句町县。」

例句

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 贾岛 巴兴作

典故
相关人物
介之推


《说苑》卷八〈尊贤〉~254~
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孔子家语》卷四〈六本〉~37~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摄荆相事,孔子闻之,使人观其为政焉。使者反曰:「视其朝清净而少事,其堂上有五老焉,其廊下有二十壮士焉。」孔子曰:「合二十五人之智,以治天下,其固免矣,况荆乎?」

例句

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钱少阳。 李白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典故 
女瑟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838~
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鲁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96~
其春,既灭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閒祠尚有鼓舞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祇可得而礼。」或曰:「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典故 
侯鲭染指
 
腥鲭
 
饭鲭


《裴子语林》~
娄护,字君卿,历游五侯之门。每旦,五侯家各遗饷之。君卿口厌滋味,乃试合五侯所饷之鲭而食甚美。世所谓五侯鲭,君卿所致。
《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楼护〉~3707~
楼护字君卿,齐人。……是时王氏方盛,宾客满门,五侯兄弟争名,其客各有所厚,不得左右,唯护尽入其门,咸得其驩心。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

简释

五侯鲭:指美味佳肴。清朱祜《赠张谐石雪巢》:“羹藜不羡五侯鲭,拥书自比南面城。”


例句

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 韩翃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

典故 
五月飞霜
 
燕霜感
 
邹衍囚燕
 
含悲系燕狱
 
邹生哭
 
邹衍感彼苍
 
邹衍系狱
 
相关人物
邹衍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瑜〉~856~
「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唐·李贤注引《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诣建平王上书〉~786~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
《论衡》卷五《感虚》
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简释

燕霜:指冤狱。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例句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李白 古风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王巨仁 愤怨诗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 袁郊

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风云龙虎
 
九五龙飞
 
龙虎散,风云灭


《周易注疏》卷一〈乾〉~0~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禦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威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典故 
修五凤楼
 
造五凤楼
 
凤楼修造手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四〈卓行列传·元德秀〉~5564~
玄宗在东都,酺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县令、刺史各以声乐集。
《旧五代史》卷十四〈罗绍威列传〉~90~
车驾将入洛,奉诏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巨木良匠非当时所有,倏架于地,溯流西立于旧址之上,张设绨绣,皆有副焉。
《杨文公谈苑》
韩浦、韩洎,晋公滉之后,咸有辞学。浦善声律,洎为古文,意常轻浦,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风雨。予之为文,是造五凤楼手。」浦性滑稽,窃闻其言,因有亲知遗蜀笺,浦题作一篇,以其笺贻洎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典故    
负裘

相关人物
披裘公


晋·皇甫谧《高士传》上卷
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道中遗金,顾而睹之,与公曰:「取彼金。」公投鏕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而视之卑?吾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哉?」季子大惊,既谢而问其姓名,曰:「何足语姓名?」

简释

负薪裘:咏隐士。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例句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李白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王昌龄 放歌行

三晨宁举火,五月镇披裘。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正师

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韦应物 野居书情

负薪客,归去来。 冯著 行路难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歌来暮
    
歌襦裤
  
歌裤襦
 
歌叔度
  
一襦五裤
  
民有裤襦
 
民五裤
  
裤襦恩
 
襦温裤暖
 
五裤得歌
  
颂襦裤
 
叔度歌
 
民谣岂敢裤
  
五裤瑶
 
襦裤歌咏
  
五裤换破衣
 
楚瑶襦裤

相关人物
廉范


《后汉书》卷三十一《廉范传》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例句

五裤有前闻,斯言我非诈。 元稹 茅舍

遥想庐陵郡,还听叔度歌。 刘长卿 送梁郎中赴吉州

太守新临郡,还逢五裤歌。 李端 送张少府赴夏县

虽微五裤咏,幸免兆人诅。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路喧歌五裤,军醉感单醪。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裤讴。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

惭愧苍生还有意,解歌襦裤至如今。 罗隐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漢語大詞典》:独乐园(獨樂園)
(1). 宋 司马光 之园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南郊。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独乐园:“ 司马温公 在 洛阳 ,自号 迂叟 。其园曰 独乐园 ,园卑小,不可与他园班。” 宋 苏轼 有《司马君实独乐园》诗。
(2).泛指名人的花园。 宋 赵如腾 《呈竹湖李端明》诗:“岁时阔会英耆社,风月稀游独乐园。”
《漢語大詞典》:折角
(1). 汉元帝 时,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 ,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人有荐 朱云 者, 云 入,昂首论难,驳得 充宗 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 五鹿 岳岳, 朱云 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折角”喻指雄辩。 宋 周邦彦 《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 清 黄景仁 《送容甫归里》诗:“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2).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 ,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道 让 琪 曰:‘昨来收復 定州 ,非 真定 也。’ 琪 昧於地理,顿至折角。”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外交》:“看诸卿闻命即行,絶无繫恋,似此皇华之选,必无折角之虞。”
(3).谓折迭其边角。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余尝爱 赵子昂 《书跋》云:‘聚书藏书,良非易事。善观书者……勿捲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特指折迭头巾之角。 清 沈育 《郭有道墓》诗:“士林争折角,仙侣羡同舟。”参见“ 折角巾 ”。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分類:名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犊角茧(犢角繭)
喻指年轻人。语本后汉书·赵憙传“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唐 李贤 注:“犊角如茧栗,言小也。” 宋 苏轼 《再用数珠韵赠湜长老》:“耆年日彫丧,但有犊角茧,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分類:年轻人
《國語辭典》:五车(五車)  拼音:wǔ jū
形容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比喻博学。唐。王维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诗:「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宋。乐雷发 乌乌歌:「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
《漢語大詞典》:五车书(五車書)
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后用以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词:“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人读五车书,偏我无一句。” 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亦省作“ 五车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之二:“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 知玄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孙枝蔚 《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有客寻三径,因君破五车。”
《漢語大詞典》:五辂(五輅)
见“ 五路 ”。
《漢語大詞典》:五车书(五車書)
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后用以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呈茂中》词:“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明沈鲸《双珠记·假恩图色》:“人读五车书,偏我无一句。” 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龙佳话·下第》:“问世休矜三尺剑,骄人还是五车书。”亦省作“ 五车 ”。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之二:“两説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唐 知玄 《答僧澈》诗:“五车外典知谁敌,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孙枝蔚 《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有客寻三径,因君破五车。”
《国语辞典》:惠施五车(惠施五车)  拼音:huì shī wǔ jū
语本《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比喻博学。宋。乐雷发〈乌鸟歌〉:「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
分类:博学乌鸟
《漢語大詞典》:五马渡江(五馬渡江)
指 西晋 末 司马氏 五王南渡 长江 ,于 建邺 (今 南京 )建立 东晋 王朝事。晋书·元帝纪:“ 太安 之际,童謡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是岁,王室沦覆,帝与 西阳 、 汝南 、 南顿 、 彭城 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帝指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原为 琅邪王 。 宋 王安石 《答张奉议》诗:“五马渡江开国处,一牛吼地作菴人。”亦作“ 五马浮江 ”。 唐 张说 《颍川夫人陈氏碑》:“五马浮江,侨人占乎 南海 。”
《漢語大詞典》:二十五老
指二十五位智慧的长者。典出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介子推 行年十五而相 荆 。 仲尼 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 仲尼 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於 汤 武 ,并二十五人之力,力於 彭祖 ,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唐 李白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诗:“虽无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 钱少阳 。”
分類:智慧长者
《國語辭典》:二十五弦  拼音:èr shí wǔ xián
古代由二十五根弦组成的一种琴瑟。典出《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以二十五弦指悲伤的曲调,也用以泛指美妙的音乐。《庄子。徐无鬼》:「鼓之,二十五弦皆动。」唐。钱起 归雁诗:「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分類:琴瑟
《國語辭典》:五侯鲭(五侯鯖)  拼音:wǔ hóu zhēng
五侯,指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时,因同日封侯故号为五侯。鲭,为肉和鱼的杂烩。五侯鲭指汉代娄护合王氏五侯家珍膳而烹成的杂烩。见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后指佳肴。唐。韩翃 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诗:「朝还会相就,饭尔五侯鲭。」宋。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之二:「今君致坐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
分類:烹饪杂烩
《漢語大詞典》:燕霜
初学记卷二引《淮南子》:“ 邹衍 事 燕惠王 ,尽忠。左右譖之,王繫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后以“燕霜”为蒙冤之典。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 燕 霜感,玉石俱烧焚。”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由于内战,使得‘玉石俱焚’, 李白 本人正被囚在狱中等待处分。说‘我无 燕 霜感’,其实正是我有弥天的 燕 霜之感。”
分類:蒙冤
《國語辭典》:飞霜(飛霜)  拼音:fēi shuāng
1.降霜。《文选。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2.白色的盐。宋。柳永〈煮海歌〉:「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國語辭典》:飞白(飛白)  拼音:fēi bái
1.飞白书的简称。参见「飞白书」条。
2.白,白字、别字。飞白指将语言中的方言、俗语、吃涩、错别,故意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修辞方法。
《國語辭典》:云龙风虎(雲龍風虎)  拼音:yún lóng fēng hǔ
同类事物相感应。语本《易经。乾卦。九五》:「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比喻圣主贤臣之遇合。唐。李白〈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也作「风虎云龙」。
《國語辭典》:风虎云龙(風虎雲龍)  拼音:fēng hǔ yún lóng
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参见「云龙风虎」条。宋。王安石 浪淘沙。伊吕两衰翁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
《漢語大詞典》:五凤楼(五鳳樓)
古楼名。 唐 在 洛阳 建 五凤楼 , 玄宗 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 梁太祖 朱温 即位,重建 五凤楼 ,去地百丈,高入半空,上有五凤翘翼。见新唐书·元德秀传、 宋 周翰 《五凤楼赋》。后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宋 曾慥 类说卷五三引谈苑:“ 韩溥 、 韩洎 咸有词学, 洎 尝轻 溥 ,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雨风而已,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 清 叶矫然 《龙性堂诗话初集》:“至诵其应制应教诸作,儼造五凤鉅手。”
《国语辞典》:五月披裘  拼音:wǔ yuè pī qiú
比喻贫困隐逸。参见「披裘负薪」条。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漢語大詞典》:披裘
(1). 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 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 ,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 清 赵翼 《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 胡怀琛 《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
(2).见“ 披裘负薪 ”。
《國語辭典》:披裘负薪(披裘負薪)  拼音:pī qiú fù xīn
延陵季子见路上有金子。呼叫过路的樵夫为其拾取。樵夫怒目回答:「我顶著夏日五月的烈阳,披著皮裘打柴,岂是为你拾金之人!」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问其姓字,樵夫却认为他徒有其表,不值得自报姓名,遂转身而去。典出汉。王充《论衡。书虚》。后用以比喻贫困隐逸。唐。王绩〈游北山赋〉:「忽据梧而策杖,亦披裘而负薪。」也作「五月披裘」。
《國語辭典》:负薪(負薪)  拼音:fù xīn
担负薪材。《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文选。阮籍。诣蒋公》:「负薪疲病,足力不强。」
《国语辞典》:负薪裘(负薪裘)  拼音:fù xīn qiú
比喻贫困隐逸。参见「披裘负薪」条。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漢語大詞典》:五裤歌
指五袴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送陈侗知陕州》:“君独一麾去,欲賡五袴歌。”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纪恩述怀》诗:“长途但拟单车赴,遗爱惭无五袴歌。”
《漢語大詞典》:五裤咏(五袴詠)
指五袴谣。 宋 王禹偁 《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深闻五袴咏,略减贰车愁。”
《漢語大詞典》:五裤谣(五袴謡)
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 唐 白居易 《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謡。” 明 高启 《送长洲周丞陞吴县令》:“寂寞 长洲 路,空闻五袴謡。”参见“ 五絝 ”。
《漢語大詞典》:五绔(五絝)
亦作“ 五裤 ”。 后汉书·廉范传:“﹝ 范 ﹞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絝。’”后以“五絝”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赵衡州》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詔凤凰啣。”《金瓶梅词话》第六六回:“又久仰贵任荣修德政,举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誉。” 清 钱谦益 《户部江西清吏司员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尔之字人可以庶,尔之祥刑可以教……〈无衣〉五袴之謡岂遂逊於前烈乎?”
《漢語大詞典》:五裤讴(五袴謳)
指五袴谣。 唐 罗隐 《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诗:“水寒不见双鱼信,风便唯闻五袴謳。”
《漢語大詞典》:来何暮(來何暮)
本为 东汉 蜀郡 百姓对太守 廉范 的颂辞,后用为赞扬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使邹君》诗:“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详“ 来暮 ”。
《漢語大詞典》:来暮(來暮)
后汉书·廉范传:“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 叔度 , 廉范 字。后遂以“来暮”为称颂地方官德政之辞。 唐 王勃 《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藩维克振,既参来暮之歌;邦国不空,自有康沂之相。” 宋 柳永 《永遇乐》词:“拥朱旛,喜色欢声,处处竞歌来暮。” 何启 胡礼垣 《曾论书復》:“《卿云》之歌,金天之颂,来暮之嘆,去思之碑,无当亦无谓也。”
《漢語大詞典》:廉公裤
见“ 廉袴 ”。
《漢語大詞典》:廉裤
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 建初 中为 蜀郡 太守,废除禁止百姓点灯夜作的旧制。百姓称便,作《五袴歌》以颂其功德。后遂以“廉袴”作为民众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衮文》:“ 汉 滎 出牧, 晋 议州兵, 廉 袴歌送, 刘 钱 赠行。”亦作“ 廉公袴 ”。 清 赵翼 《前守韦缘事罢官诗以送别》:“民犹争诵 廉公 袴,我敢相矜 范叔 袍。”参见“ 五絝 ”。
《国语辞典》:歌五裤(歌五裤)  拼音:gē wǔ kù
廉范做蜀郡太守,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火做事的制度,百姓用五裤歌来歌颂他的功绩。典出《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后用歌五裤指民众歌颂地方官吏的政绩。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籍籍歌五裤,祁祁颂千箱。」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词:「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裤,归诏凤凰衔。」
《漢語大詞典》:歌裤
后汉书·廉范传载: 廉范 字 叔度 ,为 蜀郡 太守时,“ 成都 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 范 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以“歌袴”为歌颂官吏德政之典。 宋 梅尧臣 《送阎中孚郎中知磁州》诗:“持麾邦寄重,歌袴民欣早。”
《漢語大詞典》:裤襦
(1).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今年蚕市数州禁,中有遗民怀袴襦。”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襦留 叔度 ,空传尸祝到 庚桑 。”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漢語大詞典》:裤襦歌
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 宋 杨万里 《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但无田里嘆,不必袴襦歌。” 宋 王禹偁 《戏题二章述滁州官况寄翰林旧同院》诗之一:“小郡既无衣袄使,丰年兼有袴襦歌。”参见“ 袴襦 ”。
《漢語大詞典》:裤襦
(1).后汉书·廉范传:“迁 蜀郡 太守……百姓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后遂以“袴襦”指地方官吏的善政。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初,僕射 太原公 ,以 子房 之帷幄布 泉 城,以 叔度 之袴襦纊 泉 民,而谓 竺 乾 之道与 尼聃 鼎。” 宋 苏轼 《庆源宣义王丈求红带》诗:“今年蚕市数州禁,中有遗民怀袴襦。” 清 赵翼 《偕孙渊如汪春田两观察游牛首山》诗:“岂有袴襦留 叔度 ,空传尸祝到 庚桑 。”
(2).衣裤。 宋 陆游 《贫甚戏作绝句》:“数种袴襦秋未赎,羡他邻巷捣衣声。”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方初见时,著粉青衫,水红袴襦,既久未尝易衣,然常如新。”
《國語辭典》:襦裤(襦褲)  拼音:rú kù
衣裤。《礼记。内则》:「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
分類:短衣衣服
《國語辭典》:襦裤歌(襦褲歌)  拼音:rú kù gē
汉代廉范任蜀郡太守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裕,因此人们作「襦裤歌」颂扬他。典出《后汉书。卷三一。廉范传》。后用以表彰政治清廉,百姓富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