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5 196 197 198 下一页
五识
五系
五边
五药
五碍
五类天
五类声
五类说法
五离怖畏
五蕴
五蕴宅
五蕴论
五蕴魔
五蕴世间
佛类词典(续上)
五宝五识
五系
五边
五药
五碍
五类天
五类声
五类说法
五离怖畏
五蕴
五蕴宅
五蕴论
五蕴魔
五蕴世间
五宝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祛。」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名数)为一切宝代表之五种宝物也。宝为表最尊无上之意者,故灌顶之时,以二十种入于五瓶中此特用其主者而处办之。其种类,经中不一定。苏悉地经三曰:「五宝谓金、银、真珠、螺贝、赤珠。」瞿醯经中曰:「其五宝者:谓瑚、颇、金银、商祛。」陀罗尼集经四曰:「其五宝者:一金、二银、三真珠、四珊瑚、五琥珀。」建立曼荼罗择地法曰:「五宝者:所谓金、银、真珠、瑟瑟、颇梨。」
五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名数)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参见: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起信论所说:一,业识,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业为动作之义。二,转识,业识一转而生能见之作用者。三,现识,伴能见之作用而现所见之妄境界者。已上三识当于唯识论阿赖耶识之自体分,见分,相分。四,知识,向自心所现之境界而生种种之邪分别者。五,相续识,由邪分别而于爱境生乐觉,于不爱境生苦觉,苦乐之念,相续不绝者,且依之起惑润业,使生死相续者。已上二识属于意识之作用。见起信论义记末。又由眼耳鼻舌身而生之色声香味触。(参见:五字部五识)
【佛学常见辞汇】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是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名五识。在三界中,欲界的有情有六识,色界的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则五识全无,唯有一意识而已。
【佛学次第统编】
依眼耳鼻舌身之五根而生,缘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心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此为六识中之前五识,故常称为前五识。三界中欲界之有情有六识,色界之初禅天无鼻舌二识,二禅天以上无五识,唯有意识之一也。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一、眼识〕,谓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根由对声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闻声,是名耳识。
〔三、鼻识〕,谓鼻根由对香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嗅香,是名鼻识。
〔四、舌识〕,谓舌根由对味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尝味,是名舌识。
〔五、身识〕,谓身根由对触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觉触,是名身识。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疏)
〔一、业识〕,业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谓本觉心源,初无动相,以不觉故,动为业识。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转识〕,转识者,亦名见相,谓依前业识初动之相,转成能见,即此能见初动之相,是名转识。论云: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是也。
〔三、现识〕,谓有能见,则一切境界妄现。此之境界,如镜之明,能现色像,是名现识。论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是也。
〔四、智识〕,谓于前现识之相,不了自心所现,故起分别染净之智,是名智识。论云:依于境界心起分别。是也。
〔五、相续识〕,谓依前分别境界起念相续,无有间断,是名相续识。论云: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是也。
五系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术语)以死人死蛇等五尸系于天魔波旬而不使离也。又,系缚天魔两手两足及颈之五处也。涅槃经六曰:「应作是言:波旬汝今不应作如是像,若故作者,当以五系系缚于汝。魔闻是言已,便当还去。」大部补注五曰:「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处如理治于见魔故也。五尸者,死人死蛇死狗等是也。五处者,首楞严三昧经云:两手两足及颈,名五处系缚也。」
五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著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名数)一是有,二是无,三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五非非有非非无也。此中前四句就所缘之境,后一句就能缘之观。依之而建立五边。二教论上曰:「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释摩诃衍论曰:「清净本觉,性德圆满,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离五边。」通玄钞曰:「第一执有是增益谤、第二执无是损灭谤、第三执亦有亦无是相违谤、第四执非有非无是愚痴谤、第五执非非有非非无是戏论谤。皆是著边之法。不与中道实智相应故。」
五药
【佛学大辞典】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拿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饮食)代表一切药之五种药也。药之效用为除病而表消灾之义,灌顶时二十种物之一,入于五瓶中。慧琳音义三十六曰:「五药,依金刚顶经瑜伽说五药梵名:婆贺拶啰一,婆贺祢缚二,建吒迦哩三,碍哩羯啰拿四,勿哩答贺定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伏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各取少许共入一瓶子中埋之也。」依四种之坛法而五药各异。
五碍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术语)五障之异名。智度论二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同五十六曰:「女人有五碍:不得作释提因、梵王、魔王、转轮圣王、佛。」
五类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上界天,即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二、虚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于虚空之天;三、地居天,即欲界六天中之四王天与忉利天,也就是依须弥山之地而居之天;四、游虚空天,即日月星宿等;五、地下天,即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是能放光明有自在之力的,都叫做天。
(名数)一、上界天,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也。二、虚空天,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是居于虚空者。三、地居天,欲界六天中,四王天,忉利天,是住于须弥山者。四、游虚空天,谓日月星宿。五、地下天,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凡放光明有自在之力者,皆名为天。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下。其他诸部要目与三十卷教王经十各有一说。
【佛学常见辞汇】
一、上界天,即色界及无色界之诸天;二、虚空天,即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就是居于虚空之天;三、地居天,即欲界六天中之四王天与忉利天,也就是依须弥山之地而居之天;四、游虚空天,即日月星宿等;五、地下天,即龙阿修罗及阎魔王等所居之处。凡是能放光明有自在之力的,都叫做天。
五类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馀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證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名数)悉昙体文三十三字中,除满口声八字,馀二十五字为类声:一、迦等五字,牙声;二、遮等五字,齿声;三、吒等五字,舌声;四、多等五字,喉声;五、波等五字唇声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为涅槃点。大疏七曰:「于迦遮吒多波五类声中复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證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五类说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名数)华严一经中有五类之说法:一、佛说,本经中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佛之亲宣也。二、菩萨说,本经中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诸大菩萨之说也。三、声闻说,本经中如法界品之初,声闻之人,以佛之加被而说法。四、众生说,梵天之赞偈等也。五、器界说,菩提树等能演法音。见华严经疏一。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萨所说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
〔三、声闻说〕,声闻说者,谓声闻之人,佛力加被,亦能说法也。如华严经中法界品,初即是声闻所说也。
〔四、众生说〕,谓众生亦能说法者,由众生诸佛,体本不二,佛所说法,即众生说;众生说法,即诸佛说,是名众生说也。
〔五、器界说〕,器界者,世界如器,即国土也。谓器界亦能说法者,即如来不思议神力而变现也。如华严经,菩提树等能作佛事。又如极乐国土,水鸟树林云台宝网,皆演妙音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提树等能作佛事者,谓菩提树及光明宝网,皆能演说法音也。)
五离怖畏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杂语)离五种之可畏也。贪火不烧,不瞋毒,不感刀伤,不漂流,诸觉观之烟不能薰害。
五蕴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徵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佛学次第统编】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馀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馀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馀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馀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触想触、著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三藏法数】
(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术语)梵语之塞犍陀Skandha,旧译为阴,又译为众,新译为蕴。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为法自性。作有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参见:阴)),大别之五法:一、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也。三、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也。四、行蕴,其他对境关于瞋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也。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以一有情徵之,则色蕴之一即身,他四蕴即心也。心之中,受想行之三者心性上各为一种特别之作用,故名之为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略云心所),识之一者为心之自性,故名之为心王。盖五蕴为身心之二法,如色界欲界有身之有情,从五蕴而成,如无色界无身之有情,自四蕴(除色蕴)而成也。毗婆尸佛经上曰:「五蕴幻身,四相迁变。」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积集为性者,故云五蕴。
【佛学常见辞汇】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像,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佛学次第统编】
十八界十二处,于心境开合,各有不同。若详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蕴是也。观于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蕴。蕴者旧译作阴,又作众。阴者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皆云数多积集,显有为法之自性也。有为法之作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由数多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概而言之,谓阴或蕴。
一、色蕴 总该五根五境等之有形物质,谓之色蕴。色者,质碍之义,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者,有形质之互起障碍是也。变坏者,转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此由五根五境等之极微所成物之总名。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名色者,以有质碍义与示现义之两义,色之义转为胜故也。色蕴者,谓眼耳鼻舌诸根和合积聚也。
一、五根 谓眼、耳、鼻、舌、身根。
二、五境 谓色、声、香、味、触境。
一、色境 谓显色、形色二种,或总说有二十种。
一、显色 谓青、黄、赤、白等四种。
二、形色 谓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三、总说 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云、烟、尘、雾、影、光、明、暗(或空)、等二十种。
二、声境 谓可意、不可意之二。此二复各差别有四,共为八种。
一、有执受无执受 言手等所发音声,风林河等所发音声,前者谓有执受,后者谓无执受。
二、有情名非有情名 言有情名者谓语表业,馀声则是非有情名。
三、香境 香谓好香、恶香、平等香等三种。
四、味境 味谓甘、酸、咸、辛、苦、淡等六种。
五、触境 触谓四大种地、水、火、风及滑、涩、重、轻、冷、饥、渴等十一种。
三、无表色 无表谓无形表,谓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乱心者,谓此馀心。无心者,谓入无想及灭尽定等,言显示不乱。有心相似相续,说名随流。善与不善,名净不净。
二、受蕴 对境领纳事物,为心之作用。谓三领纳随触,即乐及苦、不苦不乐。此复分别,成六受身。谓眼触所生受,乃至意触所生受。
三、想蕴 对境想像事物,为心之作用。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也。又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此复分别,成六想身,应如受说。
四、行蕴 对其他之境,关贪瞋等之善恶,为一切心之作用。即除色受想识,馀一切行,名为行蕴。行者身口意之造作曰行;又内心涉境,说名为行;又有为法之因缘集起,迁流于三世,亦曰行。造作有为法之因缘而迁流于三世,谓之行蕴。
五、识蕴 对境了别、识知事物,为心之本体。谓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盖识者心之异名,为了别之义,对心境而了别曰识。心王有种种差别,集于一所,则曰识蕴。
┌一、五根……眼、耳、鼻、舌、身之五
│ ┌一、显色四 谓青、黄、赤、白等
│ │二、形色八 谓长、短、方、圆、
│ │ 高、下、正、不正等
│ ┌一、色┤三、总说二十 谓青、黄、赤、白、
│ │ │ 长、短、方、圆、高
│ │ │ 、下、正、不正、云
│ │ │ 、烟、尘、雾、影、
┌一、色┤ │ └ 光、明、暗(或空)等
│ │二、五境┤ ┌一、可意四 ┐
│ │ │二、声┤ ├有执受─无执受─有情名┐
│ │ │ └二、不可意四┘ ┌─────────┘
│ │ │ └非有情名之八
│ │ │三、香有三 谓好、恶、平等、等
│ │ │四、味有六 谓甘、酸、咸、辛、苦、淡等
五蕴┤ │ └五、触有十一 谓地、水、风、火、滑、涩、重、
│ │ 轻、冷、饥、渴等
│ └三、无表色 乱心、无心、随流、净、不净等
│ ┌三受……乐、苦、不苦不乐之三领纳
│二、受┤
│ └六受身…六根触所生受之六随触
│三、想……六想身……意识与六尘相应之六想
│四、行……一切心之善恶作用除馀四蕴外一切行
└五、识……意、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七种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亦名五阴者,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也。翻译名义云:积集有为,盖覆真性。是也。
〔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
〔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相应,而有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触尘,意识受法尘也。)
〔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相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著色想色、著声想声、著香想香、著味想味、著触想触、著法想法也。)
〔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
〔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
【三藏法数】
(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五蕴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实处。」
(譬喻)五蕴假和合而成人之心身譬之家宅。最胜王经四曰:「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證菩提真实处。」
五蕴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书名)具名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一卷。明大乘所说之五蕴,摄有为法九十四法,又明十二处十八界而摄百法。
五蕴魔
【佛学大辞典】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
五蕴世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
(术语)三世间之一。旧译曰五阴世间,五众世间。十界五蕴各各差别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