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82 183 184 185 186 188 189 190 191 下一页
五种正食
五种正行
五种法身
五种法师
五种比量
五种色法
五种般若
五种净肉
五种净食
五种供养
五种与愿金刚使
五种无明
五种菩提
五种结界
佛类词典(续上)
五种不翻五种正食
五种正行
五种法身
五种法师
五种比量
五种色法
五种般若
五种净肉
五种净食
五种供养
五种与愿金刚使
五种无明
五种菩提
五种结界
五种不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也。见名义集序。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翻即翻译,谓译彼梵音而成此华言也。不翻者,以此五种,不可翻故也。
〔一、秘密不翻〕,微妙深隐曰秘,互不相知曰密。谓诸陀罗尼,是佛秘密之语,经中悉存梵语,是为秘密,故不翻也。(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亦云咒也。)
〔二、多含不翻〕,谓如梵语薄伽梵,具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经中但存梵语,是为多含义,故不翻也。
〔三、此方无不翻〕,谓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西域有树名阎浮树,下有河,河有金沙,故名胜金。今不言胜金者,以此方无此树,故诸经中但存梵语,是为此方无,故不翻也。
〔四、顺古不翻〕,谓如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虽有此翻,然自汉摩腾法师已来,经中但存梵语,是为顺古,故不翻也。
〔五、尊重不翻〕,谓如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大智度论云:般若实相,甚深尊重,智慧轻薄,是故但云般若而不言智慧,是为尊重,故不翻也。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也。见名义集序。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翻即翻译,谓译彼梵音而成此华言也。不翻者,以此五种,不可翻故也。
〔一、秘密不翻〕,微妙深隐曰秘,互不相知曰密。谓诸陀罗尼,是佛秘密之语,经中悉存梵语,是为秘密,故不翻也。(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亦云咒也。)
〔二、多含不翻〕,谓如梵语薄伽梵,具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经中但存梵语,是为多含义,故不翻也。
〔三、此方无不翻〕,谓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西域有树名阎浮树,下有河,河有金沙,故名胜金。今不言胜金者,以此方无此树,故诸经中但存梵语,是为此方无,故不翻也。
〔四、顺古不翻〕,谓如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虽有此翻,然自汉摩腾法师已来,经中但存梵语,是为顺古,故不翻也。
〔五、尊重不翻〕,谓如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大智度论云:般若实相,甚深尊重,智慧轻薄,是故但云般若而不言智慧,是为尊重,故不翻也。
五种正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名数)见半者蒲膳尼条。
五种正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正行)
(名数)(参见:五正行)
五正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术语)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之正行有五种。对于杂行,故曰正行:一、读诵正行,专赞诵净土之三部经。二、观察正行,专观想净土之相。三、礼拜正行,专礼拜弥陀。四、称名正行,专称弥陀之名。五、赞叹供养正行,专赞叹供养弥陀。观经散善义曰:「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等。(中略)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佛学常见辞汇】
净土宗所立,谓凡兼修他法者,名为杂行,若专修下列五法者,名为正行,即一、专读诵净土三经,名读诵正行;二,专观想极乐国庄严,名观察正行;三、专礼拜阿弥陀佛,名礼拜正行;四、专称念弥陀名号,名称名正行;五、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名赞叹供养正行。
五种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参见:五分法身,及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證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㳽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常见辞汇】
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如如智法身,即證如如之理的实智;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即地上菩萨所应现的应身,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即天台所说的劣应身,法相所说的变化身;五、虚空法身,即如虚空离相之如如理。2。密教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自性法身,即诸佛的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三、变化法身,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说内證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四、等流法身,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变;五、法界身,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故名法界身。3。华严宗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即如来万德所成之身;三、变化法身,即诸佛应机而示现之身;四、实相法身,即诸佛无相无为之身;五、虚空法身,即诸佛广大㳽满虚空包括万有之身。4。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故名虚空法身。(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故名实相法身。
(名数)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更有大乘所立三类之五种。(参见:五分法身,及法身)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三自法身,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台家所谓劣应身,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五虚空法身,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此中如如智法身与功德法身为报身,报德分智慧与功德之二者。又自法身与变化法身为应身,应德分地上地前之胜劣也。虚空法身即法身。总名之为法身者,以皆为法身之德相故也。(二)密教所立。于上之四种法身加法界身为五种。法界身者,六大法界也。分别圣位经偈曰:「自性及受用,变化并等流。佛德三十六,皆同自性身。并法界身故,成三十七也。」又礼忏经于自性身之外立法界身,依此等證文而知四身之外有法界身。见五轮九字明秘释。(三)华严宗所立。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推其目,则为如来万德所成之身,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就其应言之,则有感无不形,有机无不应,故名变化法身。四实相法身,言其妙,则无相无为,故名实相法身。五虚空法身,称其大,则㳽满虚空,包括万有,故名虚空法身。见华严大疏钞四。(四)小乘所立。五分法身也。(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常见辞汇】
1。菩萨璎珞经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如如智法身,即證如如之理的实智;二、功德法身,即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三、自法身,即地上菩萨所应现的应身,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四、变化法身,即天台所说的劣应身,法相所说的变化身;五、虚空法身,即如虚空离相之如如理。2。密教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自性法身,即诸佛的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三、变化法身,诸佛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所现的丈六应身,说内證法,属于变化所作,亦是法尔而有;四、等流法身,此身系为九界平等流出,故名等流,乃至为六道含灵,示现同类的身形,随机化变;五、法界身,如来法身,具六大体性,周遍法界,故名法界身。3。华严宗所说的五种法身是:一、法性生身,其言生者,如来之身,由法性出生,故名法性身;二、功德法身,即如来万德所成之身;三、变化法身,即诸佛应机而示现之身;四、实相法身,即诸佛无相无为之身;五、虚空法身,即诸佛广大㳽满虚空包括万有之身。4。小乘所立之五分法身。(参见:五分法身)
【佛学次第统编】
如如智等五法身:
一、如如智法身 證如如之理之实智也。
二、功德法身 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
三、自法身 地上菩萨应现之应身也。天台谓之为胜应身,法相谓为报身中之他受用身。
四、变化法身 台家所谓劣应,法相家所谓变化身也。
五、虚空法身 如虚空离诸相之如如理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
〔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
〔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
〔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故名虚空法身。(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
〔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离诸虚妄,会极真如,不生不灭,故名实相法身。
五分法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术语)以五种功德法成佛身,故曰五分法身。小乘以之为三身中之法身:一、戒,谓如来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之戒法身也。二、定,如来之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谓之定法身。三、慧,如来之真智圆明,观达法性,谓之慧法身。即根本智也。四、解脱,如来之心身,解脱一切系缚,谓之解脱法身。即涅槃之德也。五、解脱知见,知已实解脱,谓之解脱知见法身。即后得智也。此五者有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由慧而得解脱。由解脱而有解脱知见。前三者。就因而受名。后二者。就果而付名。而总是佛之功德也。以此五法成佛身,则谓之五分法身。大乘义章二十本曰:「此五种分别为分,法是其轨则之义,此之五种成身之轨,故名为法。身者是体,此五佛体,故名为身。」行宗记一上曰:「五分法身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受号。由慧断惑,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济缘记三下曰:「五法成身,故名为分。」王介甫金陵话录曰:「五分法身,所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五者,皆以超出五阴故。戒,超色阴;定,超受阴;慧,超想阴;解脱,超行阴;解脱知见,超识阴。」
【佛学常见辞汇】
以五种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一、戒法身,谓如来三业,离一切的过失。二、定法身,谓如来真心寂灭,离一切的妄念。三、慧法身,谓如来真智圆明,通达诸法的性相。四、解脱法身,谓如来的身心,解脱一切的系缚。五、解脱知见法身,谓如来具有了知自己实已解脱的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以五种之功德法而成身,谓之五分法身。
一、戒 身口意三业,离一切之过非,谓之戒法身。
二、定 息虑静缘,离一切之妄念,谓之定法身。
三、慧 破惑證真,谓之慧法身。
四、解脱 正习俱断,得尽智,谓之解脱法身。
五、解脱知见 了了觉照,得无生智,谓之解脱知见法身。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
〔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證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
〔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得證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也。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无漏净禅也。)
〔三、慧身〕,谓二乘因修无漏智慧,得證此身,故名慧身。(无漏智慧者,即是观十二因缘,及观四谛之智慧也。修此智慧者,即能断三界烦恼,出离有漏生死也。)
〔四、解脱身〕,解缚得脱,故名解脱。有二种:一者,有为解脱,谓以无漏智慧,断有漏烦恼。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灭尽无馀,烦恼既尽,理本无为。由二种解脱,得證此身,故名解脱身。
〔五、解脱知见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谓二乘因此智眼于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證此身,故名解脱知见身。
五种法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悯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三、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是为诵经法师。
〔四、解说〕,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
〔五、书写〕,谓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是为书写法师。
(名数)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一、受持法师,忆持而不忘者。二、读经法师,正心端坐,目睹经,口宣句读者。三、诵经法师,习读既熟,不对文自然能诵者。四、解说法师,解说文句而授人者。五、书写法师,书写经文而广流布于世者。经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中略)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会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悯众生故生于此人间。」文句八上曰:「此品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法者规则也,师训匠也,法虽可规,体不自弘,通之在人。五种通经皆得称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为此五种弘通法华者,谓之五种法师。法华经法师品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解说法师、书写法师。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法者轨则也,师者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是故五种弘经之人,皆得称为法师也。
〔一、受持〕,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谓于如来言教,以坚固深信受之,于己忆持不忘,是为受持法师。
〔二、读经〕,对文曰读,谓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是为读经法师。
〔三、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是为诵经法师。
〔四、解说〕,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
〔五、书写〕,谓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是为书写法师。
五种比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三、业比量,由业作而推理业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业所依,如(中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论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推理法,即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见的去推理其他;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三、业比量,即由所造之业而推理其造作者;四、法比量,即由一部份的事而推理其他的真理;五、因果比量,即见因而推理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胜行辩才,比知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诸如是等,名相比量。
〔二、体比量〕,谓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或以过去比未来事,或以现近事比现远事。又以一分成熟比馀熟分。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三、业比量〕,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集其上,如是等类,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见比于眼,闻比于耳等;又若见瞑目执杖,蹎(音颠)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以所作业,比知正信聪睿。如是等类,名业比量。
〔四、法比量〕,谓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碍,比有处所,及有形质;属有漏故,比知有苦;属无漏故,比知无苦;属有为故,比知是生住异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非生住异灭之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五、因果比量〕,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比知先已备善作业。若见修道,比知当获圣果;见获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类,名因果比量。
(名数)五种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见而推理其他也。显扬圣教论十一曰:「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三、业比量,由业作而推理业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业所依,如(中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云云。」五、因果比量,见因而推论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
【佛学常见辞汇】
五种的推理法,即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见的去推理其他;二、体比量,如由甲之体性而推乙,由一部之体而推理全部;三、业比量,即由所造之业而推理其造作者;四、法比量,即由一部份的事而推理其他的真理;五、因果比量,即见因而推理其果,见果而推度其因。
【三藏法数】
(出显扬圣教论)
比量者,谓思惟决择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谓随其所有相貌相属,或由现在及先所见,推度境界。如以见幢故,比知有车;以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驼也)比牛。以形软发黑,轻举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皱发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胜行辩才,比知如来应正等觉,具一切智。诸如是等,名相比量。
〔二、体比量〕,谓由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一分自体,比类馀分。如以现在比类去来,或以过去比未来事,或以现近事比现远事。又以一分成熟比馀熟分。如是等类,名体比量。
〔三、业比量〕,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集其上,如是等类,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若见迹步宽长,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见比于眼,闻比于耳等;又若见瞑目执杖,蹎(音颠)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声侧听,比知是聋。以所作业,比知正信聪睿。如是等类,名业比量。
〔四、法比量〕,谓于一切相属著法,以一比馀。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我;以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碍,比有处所,及有形质;属有漏故,比知有苦;属无漏故,比知无苦;属有为故,比知是生住异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非生住异灭之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五、因果比量〕,谓因果相比。如见物行,比有所至;见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见有人,如法事王,比知当获广大禄位;见大禄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见备善作业,比知必当获大财富;见大财富,比知先已备善作业。若见修道,比知当获圣果;见获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类,名因果比量。
五种色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参见:法处所摄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乃是显色;若下望之,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是名极迥色。
〔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是受所引色。又如意识领纳声香味触等法,乃至忆念过去曾见境界,皆名受所引色。
〔四、遍计所起色〕,谓诸众生于诸识所变影像,及第六识所缘三世境界,空华水月等,悉生计著,是名遍计所起色。(第六识者,即意识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五、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缘境色也。如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现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定,则有火光发现,是名定自在所生色。(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名数)对法论说法处之中有五种之色法者。(参见:法处所摄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乃是显色;若下望之,则此显色至远而为难见,是名极迥色。
〔三、受所引色〕,受即领受,引即引取。如受诸戒品,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是受所引色。又如意识领纳声香味触等法,乃至忆念过去曾见境界,皆名受所引色。
〔四、遍计所起色〕,谓诸众生于诸识所变影像,及第六识所缘三世境界,空华水月等,悉生计著,是名遍计所起色。(第六识者,即意识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五、定自在所生色〕,定即禅定。自在所生色者,谓解脱静虑所缘境色也。如菩萨入定,所现光明,及现一切色像境界。如入火定,则有火光发现,是名定自在所生色。(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五种般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般若)
【佛学大辞典】
(名数)更开五种,该收般若之诸法。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如上),四境界般若。为般若之所缘,一切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故名之为境界般若。五眷属般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是皆观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属,故名为眷属般若。见金刚经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语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
〔四、境界般若〕,境界即诸法之境界也。谓境无自相,由智显发,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了一切诸法境界,悉本空寂,从境得名,故名境界般若。(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證本有之智也。后得智者,谓證根本智后,所起化他之智也。)
〔五、眷属般若〕,眷属者,即煖、顶、忍、世第一,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煖者,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得智火,烧烦恼薪,已见煖相。顶者,观行转明,如登山顶,皆悉明了。忍者,即忍可之义。于苦集灭道之法,忍可而乐修也。世第一者,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也。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解脱,解缚得脱,自在之谓也;解脱知见者,知谓智也,见谓眼也,智眼照了诸法皆空,无有障碍,得其自在也。)
(名数)(参见:般若)
【佛学大辞典】
(名数)更开五种,该收般若之诸法。一实相般若(如上),二观照般若(如上),三文字般若(如上),四境界般若。为般若之所缘,一切诸法是也。般若之真智,以一切诸法为境界,故名之为境界般若。五眷属般若。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诸智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是皆观照般若,即慧性之眷属,故名为眷属般若。见金刚经刊定记二、三藏法数二十。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纂要疏刊定记)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语言文字,性本空寂,故名文字般若。
〔四、境界般若〕,境界即诸法之境界也。谓境无自相,由智显发,以根本、后得二智,照了一切诸法境界,悉本空寂,从境得名,故名境界般若。(根本智者,即菩萨亲證本有之智也。后得智者,谓證根本智后,所起化他之智也。)
〔五、眷属般若〕,眷属者,即煖、顶、忍、世第一,及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此诸法,皆是观照慧性之属,故名眷属般若。(煖者,如木钻火,未见火出,先得煖相。以喻加行位人,未得智火,烧烦恼薪,已见煖相。顶者,观行转明,如登山顶,皆悉明了。忍者,即忍可之义。于苦集灭道之法,忍可而乐修也。世第一者,于理虽未能證,而于世间最胜也。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解脱,解缚得脱,自在之谓也;解脱知见者,知谓智也,见谓眼也,智眼照了诸法皆空,无有障碍,得其自在也。)
般若
【佛学大辞典】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人名)Prajn^a%,又曰般赖若。三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术语)Prajn^a%,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智慧,即通达真理的无上妙慧。
【三藏法数】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达一切无碍,为诸众生种种演说也。
五种净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馀之肉也。见楞严会解。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会解)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是为净肉。
〔二、不闻杀〕,谓耳不曾闻杀声者,是为净肉。
〔三、不疑为我杀〕,谓知彼为祠天等故杀,而不专为我杀,是为净肉。
〔四、自死〕,谓诸鸟兽命尽自死者,是为净肉。
〔五、鸟残〕,谓鹰鹞等所食鸟兽馀残者,是为净肉。
(名数)(参见: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初三者同前,四自死,诸鸟兽命尽自死者。五鸟残,鹰鹫等食他鸟兽所馀之肉也。见楞严会解。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会解)
〔一、不见杀〕,谓眼不曾见杀者,是为净肉。
〔二、不闻杀〕,谓耳不曾闻杀声者,是为净肉。
〔三、不疑为我杀〕,谓知彼为祠天等故杀,而不专为我杀,是为净肉。
〔四、自死〕,谓诸鸟兽命尽自死者,是为净肉。
〔五、鸟残〕,谓鹰鹞等所食鸟兽馀残者,是为净肉。
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术语)梵语阿贺罗A^ha%ra,总谓增益身心者。俱舍论十曰:「毗婆沙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时能除饥渴,二消化已资根及大。」分(参见:二食条,四食),五种净食条。馀见以下附录。
五种净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乾净)。见行事钞下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种方法清净之后,才适宜比丘进食,叫做净食。净是离过的意思。一、火净,即是食物如宜用火烧煮的,就应如法用火烧煮之后才食。二、刀净,即果物如须用刀去其皮核的,就应如法用刀去其皮核之后才食。三、爪净,谓果物如须用爪去其皮壳的,就应如法用爪去其皮壳之后才食。四、荐乾净,谓果物已经荐乾失掉生气,不堪再拿来作种的,方可取食。五、鸟啄净,谓取鸟啄食残馀的东西来食。
【三藏法数】
(出根本有部毗柰耶集)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著。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三、爪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爪甲去其皮壳,然后食之,是名爪净。律云:以爪甲伤损。是也。
〔四、蔫乾净〕,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五、鸟啄净〕,谓一切瓜果等物,若因鸟啄残损,比丘可食,是名鸟啄净。律云:鸟嘴啄损。是也。
(名数)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于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三、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气,不堪更为种者,方取食之也。五、鸟啄净,谓取鸟之啄残者而食之也。已上五种,依火乃至鸟啄而为净食,故谓之火净食乃至鸟啄净食。见毗奈耶杂事三十六。四分律有十种之净法,前五种与上同。一火净,二刀净,三疮净(即爪净),四鸟啄破净,五不中种净(即蔫乾净)。见行事钞下二。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食物要依照五种方法清净之后,才适宜比丘进食,叫做净食。净是离过的意思。一、火净,即是食物如宜用火烧煮的,就应如法用火烧煮之后才食。二、刀净,即果物如须用刀去其皮核的,就应如法用刀去其皮核之后才食。三、爪净,谓果物如须用爪去其皮壳的,就应如法用爪去其皮壳之后才食。四、荐乾净,谓果物已经荐乾失掉生气,不堪再拿来作种的,方可取食。五、鸟啄净,谓取鸟啄食残馀的东西来食。
【三藏法数】
(出根本有部毗柰耶集)
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著。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其皮核,然后食之,是名刀净。律云:以刀损坏。是也。
〔三、爪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爪甲去其皮壳,然后食之,是名爪净。律云:以爪甲伤损。是也。
〔四、蔫乾净〕,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五、鸟啄净〕,谓一切瓜果等物,若因鸟啄残损,比丘可食,是名鸟啄净。律云:鸟嘴啄损。是也。
五种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涂香,二华,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也。
【佛学常见辞汇】
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
(名数)(参见:供养)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涂香,二华,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也。
【佛学常见辞汇】
涂香、华、烧香、饮食、灯明。
五种与愿金刚使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使者)
(名数)(参见:五使者)
五使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s%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s%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s!an!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见:文殊)附录。
(名数)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于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s%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邬波髻设尼Upakes%ini,又作乌波髻施你,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三、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五、请召,梵名阿羯沙尼Akars!an!i,又译钩召,招召。大日经第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大日经疏第五曰:「次作文殊五使者。」(参见:文殊)附录。
五种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
一、相应无明 同上。
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
三、恒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曰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
四、主独无明 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
五、非主独行无明 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
(名数)(参见:无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相应无明,同上。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三恒行不共无明,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名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四主独无明,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五非主独行无明,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见百法问答钞一。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无明又有五种,百法问答钞曰:
一、相应无明 同上。
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
三、恒行不共无明 上之不共无明中,单与第七末那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也。是恒时相续不断,故曰恒行。简别于意识相应之五位无心有间断者,且此无明与我痴慢三大惑相应,故殊别也。
四、主独无明 是意识相应之不共无明,不但不与本惑俱起,即与忿等随惑,亦不相应者,在无明中最有强盛之势用者也。
五、非主独行无明 是与忿等之随惑俱起,而于彼剥势力之无明也。
五种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著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菩萨,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利益众生,是名伏心菩提。(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清净明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名明心菩提。(登地菩萨者,即登初欢喜地菩萨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三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是名出到菩提。(无生法忍者,谓忍可一切诸法性相本空,毕竟无生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名数)(参见:菩提)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于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三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三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于般若中不著于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五无上菩提,等觉之菩萨。坐于道场,断尽诸烦恼得无上菩提也。见智度论五十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位菩萨,折诸烦恼,降伏其心,行诸波罗蜜,利益众生,是名伏心菩提。(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瞋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观三世诸法,本末总相别相,分别筹量,得诸法实相,清净明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名明心菩提。(登地菩萨者,即登初欢喜地菩萨也。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三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罗蜜,灭一切烦恼,见一切十方诸佛,得无生法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是名出到菩提。(无生法忍者,谓忍可一切诸法性相本空,毕竟无生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坐于道场,断诸烦恼,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无上菩提。(等觉者,去后妙觉佛位犹有一等,胜前诸位,得称为觉。妙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五种结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参见:结界)中结界五相。
(名数)结界之地形有五相。(参见:结界)中结界五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