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77  178  179  180  181  183  184  185  18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五智如来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五如来色
五智真言
五智宝冠
五智金刚杵
五恶
五恶见
五恶段
五恶趣
五善
五结
五结乐子
五云
五浑
五智如来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三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参见:五智)。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智也。西方阿弥陀佛由成妙观察智,亦名莲华智,亦名转法轮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毗庐遮那佛,由成法界智。」
五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显教转八识而成就四智,以立为究竟之报身如来。密教于此加第九识所转之法界体性智而为五智,以为金刚界智法身之大日如来:一、法界体性智,是转奄摩罗识所得。法界有差别之义,诸法差别,其数过于尘沙,是为法界。法界体性即六大也。大日住于此六大法界之三昧,名为法界体性智,主方便究竟之德。二、大圆镜智,是转阿赖耶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也。三、平等性智,是转末那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也。四、妙观察智,是转意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也。五、成所作智,是转眼等之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也。此五智虽为一身所具之智德,而为引摄众生,自本体出生四方之四智四佛,此时法界体性智住于本位,而为中央之大日如来。由大圆镜智而成东方之阿閦如来,主发菩提心之德。由平等性智而成南方之宝生如来,主修行之德。由妙观察智而成西方之阿弥陀如来,主成菩提之德。由成所作智而成北方之不空成就如来,主入涅槃之德。由此五智成为体相二大。盖法界体性智之大日为六大,是体大也,四方之四佛为其所出之别德,则是四曼之相大也。即大圆镜智之阿閦,为大曼荼罗身。平等性智之宝生,为三昧耶(译平等)曼荼罗身。妙观察智之弥陀,为法曼荼罗身。成所作智之不空成就,为羯磨(译作业)曼荼罗身。理智不二,故此五智五佛,即胎藏界地水火风空之五大也。其分配有二样。(参见:五大)。此有通别二门,今依别门也,若依通门,则五智直为五智,五如来直为五如来,教观大纲曰:「慈觉云:真言天台立五智者,法界体性智缘中道遮照境。」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开佛智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参见:五字部五智)
【佛学次第统编】
五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一、大圆镜智 第八阿赖耶识,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以生一切法之现行,至于果位,转而成照一切法而现其影像,之智故喻曰大圆镜智。
二、平等性智 因位之第七末那识,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疑,四烦恼相应,而任运执我他彼此之差别,为此差别之执故,则第八识受染污,前六识亦受染污,及至果位,转而为缘一切法平等性,即真如实相之智,故曰平等性智。
三、妙观察智 第六意识,在于因位,缘有为无为之一切法而观察之,故至果位,转而成妙观察智。
四、成所作智 前五识在于因位,缘取现量五尘之境界而成所作,故至果位转而成化他事业之智,故曰成所作智。
五、法界体性智 第九识在因位,为八识之总体。八识者,第九识之别作用也,至果位转而为世间出世间等之一切法体性智,故名法界体性智。
〔表〕
五佛生五菩萨五金刚五忿怒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佛各出现菩萨,金刚,忿怒。此三者如其次第为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又为境智行之三轨。
五如来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总有四种:一、大疏四所谓白坛曼荼罗之五佛。中央大日如来阎浮檀紫摩金色,宝幢如来白色如朝日,其馀华开敷佛,无量寿佛,鼓音佛之三如来共为真金色。二、大疏六所谓,毗庐遮那白,是净法界之色。为一切诸法之本源,故为最初。宝幢如来赤,既发菩提心,于明道之中,降伏魔怨,灭除盖障,故为第二。沙罗树王如来(开敷华王如来)黄,成正觉时,万华开敷。皆至金刚(金刚为地其色赤)实际,故为第三。无量寿如来青,既到金刚实际,即以加持方便普现大悲曼荼罗,犹如虚空(虚空之色青)之具含万象,故为第四。鼓音如来(释迦)黑,所以垂普门之迹者,以皆欲显本,本即是如来自證之地住于大涅槃也,若舍加持神力时,则一切众生之心量,非其境界,是故其色幽玄,居于最后。三、大疏二十所谓由于五转色。五佛如其次第,为黄赤白黑青。(参见:五色)。菩提心义六会第二与第三曰:此中初义,为染色次第,是初心观者之次第也,后义为果地佛德之次第,取青具诸色之义。以青为大日之色。四、慈氏轨等谓由五色界道之义,故为白黄赤黑青之次第,是亦依观行者之次第也。亦与五大色相应。慈氏轨下曰:「第三院最外,白黄赤黑青之五道图之,表五智之义。」尊胜轨下曰:「第三院外院画五道,白黄赤黑青,此表五佛顶五智之义。」
五色
【佛学大辞典】
(杂语)青黄赤白黑为五色。亦曰五正色。亦曰五大色。又绯,红,紫,绿,琉黄为五间色。行事钞资持记下一之一曰:「言上色者总五方正间:青黄赤白黑,五方正色也;绯红紫绿琉黄,五方间色也。」各色配方位,则如图。
五智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即五佛之种子,鍐(大日),吽(阿閦),怛落(宝生),纥利(弥陀),恶(不空)也。
五智宝冠
【佛学大辞典】
(物名)又曰五佛宝冠。冠于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头上者,有五峰,标五智五佛。
五智金刚杵
【佛学大辞典】
(物名)即五钴金刚杵。
五恶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即反于五戒者。
【佛学常见辞汇】
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五恶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身见,见为常有一我体。二边见,见为死后我体断灭。又见为常在。三邪见,见为无因果之道理。四见取见,取已上之诸见,而见为究竟至极之真理。五戒禁取见,取非理之戒禁,而见为生天受乐之因。是即十使中之五利使也。
五恶段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无量寿经下明五恶之一章也。
五恶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五趣,五道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种之境界。此中自天趣别开阿修罗,故为六趣。对于弥陀之净土,悉以之为恶趣。地狱鬼畜三者,为纯恶之所趣,故名为恶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故亦名为恶趣。无量寿经下曰:「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趣。」同净影疏下曰:「三途人天是其五趣,于此分别下三恶道名为恶趣,人天二道名为善趣。今此约对弥陀净刹,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是其纯恶所向,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恶所向,亦名恶趣。」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三恶趣加人、天,修罗属于天。无量寿经下曰:「横截五恶趣。」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五趣,或五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等五种境界。
五善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戒也。(参见:善恶)
五结
【佛学大辞典】
(名数)系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之妄惑,谓之结。有五种:一贪结,二恚结,三慢结,四嫉结,五悭结。出于阿毗达磨集论四。(参见: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贪结,贪著生死法之烦恼。二恚结,忿怒违情事之烦恼。三慢结,恃己凌他之烦恼。四嫉结,妒他盛荣之烦恼。五悭结,悭惜财物之烦恼。见阿毗达磨集论四、三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常见辞汇】
贪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结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结缚众生,使流转于三界。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集论)
结即系缚之义。谓众生因烦恼妄惑造诸恶业,而为众苦系缚,流转三界,不能出离,故云结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结〕,谓众生贪著三界生死之法,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贪结。
〔二、恚结〕,谓众生心有恼害,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恚结。
〔三、慢结〕,自恃凌他曰慢,谓众生常起我慢、邪慢等,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慢结。(我慢者,恃己之能,凌侮于他也。邪慢者,不礼塔庙,不敬三宝,不诵经典也。)
〔四、嫉结〕,谓众生耽著利养,心无厌足;若见他荣,即起妒心,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嫉结。
〔五、悭结〕,谓众生耽著利养,而于资生等物,其心吝惜,不能惠施贫乏,广行不善,由此能招未来苦果,不得解脱,是名悭结。
五结乐子
【佛学大辞典】
(天名)侍帝释天之乐神名。来佛前弹琉璃之琴,颂佛德。见中阿含经三十三。
五云
【佛学大辞典】
(杂语)譬五障以云也。
五浑
【佛学大辞典】
(杂语)五浊之异名。见七佛神咒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