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168  169  170  171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五位
诸法五位
唯识修道五位
胎内五位
曹洞五位
五位三昧
五位君臣
五位无心
五位显诀
五妙
五妙音乐
五妙欲
五妙境界乐
五戒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
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诸法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家建立诸法,先有三门: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小乘成实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总以之收束于五位:一、色法,有物质之形者,又以物质为因而生者。二、心法,了识事物者。三、心所法,随附于心法而起者,是为心法所有之法,故名心所法。四、不相应法,不附随于心法者。五、无为法,常住而不自因缘生者。成实宗之八十四法,无一一记之之明文,故措之。俱舍为物心两实之宗,故其次第为色、心、心所、不相应、无为、于此中摄七十五法。法相为唯心无物之宗,故其次第为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于此中收百法。如图。
唯识修道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达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达于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觉)间,重修习妙观以断馀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断惑證理之位,即无学道也。开之则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见唯识论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开十信位,则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终,开等觉,则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台宗用五十二位。惟开合不同耳。
胎内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在胎内生育之次第分五位:一、羯罗蓝位Kalalam%,译言和合或杂秽,或凝滑膜。父母之赤白二谛初和合而成一团凝滑之位。二、頞部昙位Arbudam%,译言疱。经二七日。渐渐增长而为疮疱形之位。三、闭尸位Pes/i,译言血肉。经三七日,渐为血肉之位。四、健南位Ghana,译言坚肉,凝厚,肉团。经四七日,渐至肉坚之位。五、钵罗奢祛位Pras/a%kha,译曰支节,形位,五支。经五七日,渐具六根之位。于是乎出生也。见俱舍论九,同光记九。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在母胎发育之间分为五位。(参见:五位)
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种种之五位。
【佛学常见辞汇】
1。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2。唯识宗所立之修行五位,即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
曹洞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洞山良价禅师为广接上中下之三根而开五位。其法借易之卦爻而来。先以阴阳之爻如图相对。(-)正也,体也,君也,空也,真也,理也,黑也(--)偏也,用也,臣也,色也,俗也,事也,白也。取离卦回互叠变之而为五位。先言变叠之次第,则离卦如,第一重之,则为重离卦,第二取重离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中孚卦,第三取中孚卦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为大过卦,更取其中之二爻,加于上下,则还于前之重离卦,故三变而止。宝镜三昧谓之「叠而为三。」次取单离以其中爻回于下,则为巽卦,以中爻回于上,则为兑卦,依之而成前后之五卦。宝镜三昧谓之「变尽成五。」以此五卦判證修之浅深,名为功勋之五位,示理事之交涉,名为君臣之五位。功勋之五位,为洞山之本意,君臣之五位。为曹山之发明。又由卦爻之形而图黑白之五位。是亦洞山之发明:第一正中偏,正者、体也、空也、理也、偏者、用也、色也、事也、正中之偏者,正位之体处,具偏用事相之位也。是能具为体,所具为用,故以能具之体,定为君位。是君臣五位之君位也。学者始认体具之用,理中之事,作有为修行之位,为功勋五位之第一位,配于大乘之阶位,则与地前三贤之位相当。第二偏中正,是偏位之用具正位之体之位也。因之以能具之用定为臣位。即君臣五位之臣位也。在修行上论之则为正认事具之理用中之体,达于诸法皆空真如平等之理之位,即大乘之见道也。第三正中来,是有为之诸法如理,随缘,如性缘起者。即君视臣之位也。学者于此,如理修事,如性作行,是与法身菩萨由初地至七地之有功用修道相当者。第四偏中至(一本作兼中至林间录以之为大谬),是事用全契于体,归于无为者,即臣向君之位也。学者于此终日修而离修念,终夜用而不见功用,即由八地至十地之无功用修道位也。第五兼中到,是体用兼到,事理并行者。即君臣合体之位,而最上至极之佛果也。已上就法而论事理之回互,为君臣之五位,就修行上而判浅深,为功勋之五位。五灯会元曹山章曰:「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辨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兼带者言兼中到之一位。白隐之五家要语曰:「却怪大圆镜智光黑如漆,此道正中偏一位,于此入偏中正一位修宝镜三昧多时,果證得平等性智初入理事无碍法界境致,行者以此不为足,亲入正中来一位依兼中至真修,获得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最后到兼中到一位折合还归炭里坐。」黑白之五相,五灯会元以第四偏中至作○纯白,第五兼中到造●纯黑者非也(是由偏中至误为兼中至而来),洞山之作有五位显诀,五位逐位颂,功勋五位颂,曹山之作,有解释洞山五位显诀,五位旨诀,黑白五相偈。
五位三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种三昧:一、世间三昧,有漏之四禅八定也。二、声闻三昧,四谛之法也。三、缘觉三昧,十二因缘之法也。四、菩萨三味,六度万行之法也。五、佛三昧,一佛乘之法也。五种三昧即为五乘,是胎藏界三重曼荼罗之总体,如来秘密加持之法门也。故各修其法而与理相应,则皆得到于佛地。大日经疏七曰:「若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曼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同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
五位君臣
【佛学大辞典】
(杂语)曹洞宗开祖洞山禅师之所设。以真理立为正位,以事物立为偏位,其偏正二位作交互,以质学者之修證。曹山嗣洞山譬之于君(正位)、臣(偏位)之二位,而阐明其理者。是洞宗之秘要也。见五位附录。
五位无心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无想天无心,外道生于色界四禅天之无想天,五百大劫间受无心果报之位也。二,无想定无心,外道为生于无想天而修无相定之位也。三,灭界定无心,是俱解脱之阿罗汉,欣乐涅槃妙寂所入之无心定之位也。以七日为最极。四,极睡眠无心,在极睡眠而一时六识不修行之位也。五,极闷绝无心,是逼于打伤病苦等而一时气绝失心之位也。此无心为于一期相续之身上论者,故不言死生位之二无心,且末那,阿赖耶,之二识,恒时相续而无断绝无心之时,故不言之。但于六识论之。见百法问答钞三。
【三藏法数】
(出成唯识论)
无心,谓无分别识心也。非全无心,但分别识心不行,故言五位无心也。
〔一、睡眠〕,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二、闷绝〕,谓诸众生,惊倒闷绝,六识昏昧,见闻觉知,一时顿息,是名闷绝无心。
〔三、无想定〕,无想定者,即色界无想天所修之定也。谓修无想定时,身心俱灭,念虑灰凝,诸想不起,是名无想定无心。
〔四、无想报〕,谓因中厌生灭心,习无想定,故感报生无想天,经五百劫,心想不行,是名无想报无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灭尽定〕,谓入此定时,一切受领思想之心,一时灭尽,都无见闻觉知,出入之息亦尽,是名灭尽定无心。
五位显诀
【佛学大辞典】
(书名)洞山所作。显五位之要诀。有曹山之解释。见曹洞二师录。
五妙
【佛学大辞典】
(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观无量寿经曰:「彼国土极妙乐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极乐之十乐,中曰:「第四五妙境界乐。」【又】五妙欲之略。
五妙音乐
【佛学大辞典】
(杂语)言宫商角徵羽之五音,极其妙也。往生要集上本曰:「五妙音乐,顿绝听闻。」
五妙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漏之色声香味触五境,其自性虽苦不净,然凡夫之欲心则感为妙乐也。
五妙境界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四。言极乐之色声等五种境界极其妙乐也。
五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制戒。(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不杀生戒,不杀生物也。二不偷盗戒,不取不与也。三不邪淫戒,不犯有看守者也。四不妄语戒,不为无实之言也。五不饮酒戒,不饮酒也。此五者在家之人所持,男子谓之优婆塞,女子谓之优婆夷。大毗婆娑论名为五学处。大庄严经名曰五大施。俱舍论名曰近事律仪。俱舍论十四曰:「受离五所应远离,安立第一近事律仪。何等名为五所应离?一者杀生,二不与取,三欲邪行,四虚诳说,五饮诸酒。」【又】指持五戒之优婆塞而云五戒,如赵五戒,智举五戒等。仁王经上曰:「有千万亿五戒贤者。」
【佛学常见辞汇】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
【佛学次第统编】
五戒者,戒为戒止不为,五戒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饮酒以其过在纵逸狂乱愚痴不明也。五戒之上四戒,皆与十善中同。但五戒仅粗能束身,不同十善,惟人能持五戒,不堕三途,是又善之最初步矣。
【三藏法数】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杀害,而夺其命,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寿命短促。若不作是事,名不杀戒。
〔二、不偷盗戒〕,谓人若于有主物不与而窃取之,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受贫乏报。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盗戒。
〔三、不邪淫戒〕,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四、不妄语戒〕,谓人若妄造虚言,隐覆实事,诳惑众听,死堕恶道;或生人中,亦口气臭恶,为人所憎。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语戒。
〔五、不饮酒戒〕,谓人若饮酒则纵逸狂悖,昏乱愚痴,无有智慧。若不饮者,是名不饮酒戒。
【三藏法数】
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是在家之人所持,故名在家五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