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55 156 157 158 159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五不可思议
五不还果
五五百年
五五菩萨
五日八讲
五日十座
五支戒
五支作法
五支念诵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五心
五手
五比丘
五王经
佛类词典(续上)
五不正食五不可思议
五不还果
五五百年
五五菩萨
五日八讲
五日十座
五支戒
五支作法
五支念诵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五心
五手
五比丘
五王经
五不正食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名数)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种:枝、叶、花、果、细末磨食。
五不可思议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名数)谓不可以心虑量,不可以言语说之五种也。(参见:不可思议)附录。
五不还果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参见:不还)
(名数)又曰五种那含。全超等之五种也。(参见:不还)
五五百年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术语)佛灭后五期之五百年也。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法之兴废。一、解脱坚固,谓佛灭后第一之五百年间。以正法盛,得解脱者多故也。二、禅定坚固,谓等二之五百年间。以虽无得解脱者。而禅定者多故也。三、多闻坚固,谓第三之五百年。以实行渐衰,唯尚多闻故也。四、塔寺坚固,谓第四之五百年间。以此时唯塔寺之建立为盛故也。五、斗诤坚固,谓第五之五百年间。废三学,唯以斗诤为事,增长邪见之时也。行之各坚固,故云坚固。大集月藏经十曰:「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
【佛学常见辞汇】
谓佛灭后之五个五百年,在每一个五百年中,各有一坚固,以示佛法的兴废。一、解脱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一个五百年间,因为正法兴盛,得到解脱的人很多。二、禅定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二个五百年间,虽然无人获得解脱,但是修学禅定的人很多。三、多闻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三个五百年间,真正修行佛法的人虽然稀少,但是喜欢听闻佛法的人很多。四、塔寺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四个五百年间,世人很喜欢建立佛塔和寺院。五、斗诤坚固,谓在佛灭后之第五个五百年间,戒定慧三学已被世人遗忘,唯以斗诤为能事,是增长邪见的时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之时,有修證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證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初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證,但以斗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
〔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不变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厌居生死,求證涅槃,顿息攀缘,深修禅定,坚固不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三五百年,多闻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习禅定,唯尚多闻,依语生解,坚固不变也。
〔第四五百年,塔寺坚固〕,谓诸比丘于像法五百年中,少习禅定,喜种福田,广结善缘,多修塔寺,坚固不变也。
〔第五五百年,斗诤坚固〕,谓诸比丘于末法五百年中,不修戒律,唯尚斗诤,增长邪见,坚固不变也。
五五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二十五菩萨)
(名数)(参见:二十五菩萨)
五日八讲
【佛学大辞典】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故云八讲。
五日十座
【佛学大辞典】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
五支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馀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馀,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馀四篇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名数)五种支条之戒也。谓大涅槃心一理根本开出之支末事戒,有五种之别:一、根本业清净戒,二、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三、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回向阿耨多罗三菩提戒,大涅槃经第十一圣行品之所说也。净影之涅槃义记第五上释之曰:「根本业清净者,离其根本不善业道前后眷属。馀清净者,离其业道前后方便,非诸恶觉。觉清净著,离八恶觉,护持正念。念清净者,修六念心,助成戒行。回向阿耨三菩提者,用戒求佛也。此等分别,如杂心论。」宝亮配之于大小乘诸戒,小乘四重戒,为根本业清净戒,第二篇以下,即四重之馀,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不起五毒等,不犯菩萨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不犯四十轻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上四戒回向菩提,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天台以四重或十善性戒为根本业清净戒,偷兰遮等馀四篇为前后眷属馀清净戒,定共戒为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定共戒为护持正念念清净戒,大乘戒为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戒。章安配于三聚净戒,前二者为摄律仪戒,次二者为摄善法戒,后一者为摄众生戒。出于涅槃经集解,法华玄义,释签私记等。
五支作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著,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馀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馀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馀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馀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馀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术语)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著,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于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三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立中前五者,即所谓五支作法也。瑜伽师地论解辩因曰:「辩因者,谓为成就所立宗义,依所引喻同类异类现量比量及与正教,建立顺益道理言论。」又释引喻曰:「引喻者,亦为成就所立宗义,引因所依诸馀世间串习共许易了之法,比况言论。」又随所有法望所馀法,相状自体业用法门因果五种,展转少分相似,名为同类。其五种少不相似,名为异类。声无常(立宗),以所作性故(辩因),如瓶空等(引喻),所作如瓶等(同类),非所作如虚空(异类),即其例也。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第十六亦举八能立,前五支中,第四名为合,第五名为结,不立同类异类之别。是一种之新说也。彼论曰:「合者,为引所馀此种类义,令就此法正说理趣。谓由三分(即前三支),成立如前所成义,已复为成立馀此种类所成义故,遂引彼义令就此法,正说道理。是名合。结者,谓到究竟趣所有正说。由此道理,极善成就。是故此事决定无异。结会究竟是名结。」依是可知第四合支,于直接所立之宗无关系。乃由前三支所成之义已成立,更为成立馀此类似所成之义,引彼义使之合者,第五结支为总结,由前三支所成立之义及第四合支所引合之义者。彼论举一例,谓诸法无我(立宗),若于蕴施设四过可得故(玄因),如于现在施设过去(立喻),如是遮破我颠倒已,即由此道理,常等亦无(合),由此道理,是故五蕴皆是无常乃至无我(结),即其义也。又世亲如实论所出之五分作法,亦少与前二者有殊。彼论曰:「五分义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义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决定言。譬如有人言声无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无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无常,是第三分。声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声无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堕负处。」外道尼耶夜学派所立,亦如用五支作法,与如实论所说略同。
五支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冑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名数)一三昧耶印明,二不动尊印明,三如来钩印明,四善通印明,五金刚甲冑印明。见大日经,略摄念随行法。
五支略念诵要行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书名)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之异名。
五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率尔心〕,率尔犹卒然也。谓人一念之心,初对于境,卒然任运而起,未分别善恶,是名率尔心。
〔二、寻求心〕,谓人一念之心,既对于境明了,即推寻求觅而生分别,是名寻求心。
〔三、决定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所缘境法,既能分别,则审知善恶,决定不谬,是名决定心。
〔四、染净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五、等流心〕,等谓平等,流即流类。谓人一念之心,于善恶法染净既分,则各随类相续,于善法则继净想;于恶法则继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是名等流心。
(术语)觉知外境时,顺次起五个之心。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染净心,等流心也。详见瑜伽师地论一,法苑义林章一。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率尔心〕,率尔犹卒然也。谓人一念之心,初对于境,卒然任运而起,未分别善恶,是名率尔心。
〔二、寻求心〕,谓人一念之心,既对于境明了,即推寻求觅而生分别,是名寻求心。
〔三、决定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所缘境法,既能分别,则审知善恶,决定不谬,是名决定心。
〔四、染净心〕,谓人一念之心,于法既审知是善是恶,则染净自然而分,是名染净心。
〔五、等流心〕,等谓平等,流即流类。谓人一念之心,于善恶法染净既分,则各随类相续,于善法则继净想;于恶法则继染想。念念相续,前后无异,是名等流心。
五手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于掌,馀三指散如三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三、笑手,回思惟手而当于心前,使三指向于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五、虚空手,侧右手,散指而置于空中也。见大日经疏十六。
(名数)一、思惟手,稍屈小指无名指之头,向于掌,馀三指散如三奇状,头稍侧,屈手向裹,以头指(人指)指颊也。二、善手,施无畏也。皆用左手。用右手亦得。善者妙好义。三、笑手,回思惟手而当于心前,使三指向于上也。四、华手,以头拇二指捻花,而申三指。其三指或仰掌而舒之。皆得。五、虚空手,侧右手,散指而置于空中也。见大日经疏十六。
五比丘
【佛学大辞典】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
【佛学常见辞汇】
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诃俱男。
(杂名)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二、额鞞,三、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为文句四之三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为一、陈如(又拘邻),二、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三、拔提(又摩诃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签六之二列为:一、頞鞞,二、跋提,三、俱利,四、释摩男,五、十力迦叶。是摩男于俱利为别人,一摩男为跋提之异名(文句),一摩男为陈如之异名。除陈如之名而以释摩男之名加于第四,皆误也。摩男为摩诃那摩之略,大名之义,拘利太子之尊称也。是为释氏,故亦云释摩男。非别人。
【佛学常见辞汇】
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诃俱男。
五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
(经名)佛说五王经,一卷,失译。佛对五王说世间之八苦。五王同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