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41,分250页显示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行大布
五行俱下
五行生克
五行生胜
五行四柱
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
五行相胜
五行阵
五星有度
五姓蕃
五熏
五薰鍊形
五荀
五言古诗
《漢語大詞典》:五行大布
北周 武帝 建德 三年铸造的钱币。铜质,圆形方孔,篆书“五行大布”四字。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三年六月﹞壬子,更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钱并行。”
《國語辭典》:五行俱下  拼音:wǔ háng jù xià
可以一次看五行。形容读书速度很快。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八。三品颐神保命神丹方叙》:「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也作「五行并下」。
《漢語大詞典》:五行生克(五行生尅)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生,谓一物对另一物起促进作用;相克,谓一物对另一物起抑制作用。五行生克说形成于 战国 ,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因素。对 中国 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华光’小説,则皆五行生尅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以五行生尅推算,那批出来的词句,都是随他意写出来的。”参见“ 五行相生 ”、“ 五行相尅 ”。
《漢語大詞典》:五行生胜(五行生勝)
同“五行生剋”。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阴阳终始,五行生胜,反覆乎天人之际。”
《國語辭典》:五行四柱  拼音:wǔ xíng sì zhù
人的五行相配和生辰八字。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二折:「若将他五行四柱,细参详论。」《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不用五行四柱,能知祸福兴衰。」
《漢語大詞典》:五行相克(五行相尅)
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水、火、金、木、土五者互相克制。其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隋 萧吉 五行大义·论相尅:“尅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金尅木。”亦称“ 五行相胜 ”。参见“ 五行相生 ”。
《漢語大詞典》:五行相生
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木、火、土、金、水五者互相生成。其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运次:“自古帝王五运之次,凡二説。 邹衍 则以五行相胜为义, 刘向 则以五行相生为义。”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第二编第二章二:“五行相生,五行相胜诸说,盛行于 汉 魏 ,流传到 唐 宋 尤以阴阳五行为金科玉律。”
《漢語大詞典》:五行相生
我国古代“五行”说所谓木、火、土、金、水五者互相生成。其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运次:“自古帝王五运之次,凡二説。 邹衍 则以五行相胜为义, 刘向 则以五行相生为义。”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第二编第二章二:“五行相生,五行相胜诸说,盛行于 汉 魏 ,流传到 唐 宋 尤以阴阳五行为金科玉律。”
《漢語大詞典》:五行相胜(五行相勝)
见“ 五行相尅 ”。
《漢語大詞典》:五行阵(五行陣)
唐 李靖 《兵法》说,各路军旗按所在方位作五色:赤,南方火;白,西方金;皂,北方水;碧,东方木;黄,中央土。其后 宋 阮逸 伪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就根据五方之色而称为五行阵。参阅 清 汪宗沂 辑《卫公兵法辑本》卷中。
《分类字锦》:五星有度
春秋感精符:人主含天光,据玑衡,齐七政,操八极,故君明圣人道得正,则日月光明,五星有度。
分类:天瑞
《漢語大詞典》:五姓蕃
宋 代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五个部族。宋史·蛮夷传四·黔涪施高徼外诸蛮:“ 黔州 、 涪州 徼外有 西南夷部 …… 宋 初以来,有 龙蕃 、 方蕃 、 张蕃 、 石蕃 、 罗蕃 者,号‘五姓蕃’,皆常奉职贡,受爵命。”
《漢語大詞典》:五熏
五辛。太平御览九一八引 晋 周处 《风土记》:“正月元日,五熏练形。”原注:“五辛所以发五藏气。”
《分类字锦》:五薰鍊形(五薰鍊形)
风土记:月正元日,五薰鍊形。注:五薰即五辛、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是也。
分类:元日
《骈字类编》:五荀
小学绀珠:五荀方五陈:荀淑方陈实,荀靖方陈谌,荀爽方陈纪,荀彧方陈群,荀顗方陈秦。
《國語辭典》:五言古诗(五言古詩)  拼音:wǔ yán gǔ shī
一种诗体。每句五个字,每篇句数不限。用韵灵活,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简称为「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