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7,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陶潜五柳
天中五瑞
五卅惨案
五色乱目
五色祥云
五牲看碗
五堂功课
五停心观
五位君臣
五星上将
五音不全
五阴世间
五月披裘
五岳四渎
五子哭坟
《国语辞典》:陶潜五柳(陶潜五柳)  拼音:táo qián wǔ liǔ
陶渊明弃彭泽县令的官位而归隐家园,于门前栽种五株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见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后用以比喻归隐、隐居,也用以形容环境的幽雅、隐居的閒适。
《国语辞典》:天中五瑞  拼音:tiān zhōng wǔ ruì
旧俗于端午节插用菖蒲、艾草、榴花、蒜头、龙船花等五种植物以避邪驱瘟,称为「天中五瑞」。
《国语辞典》:五卅惨案(五卅惨案)  拼音:wǔ sà cǎn àn
民国十四年五月三十日,上海公共租界由于纱厂工人不满厂方长期压榨虐待,发动罢工抗议,引起租界业主射杀支援罢工的学生、群众,导致上海全埠罢工、罢市、罢课,全国各地亦响应,成为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声势的运动。
《国语辞典》:五色乱目(五色乱目)  拼音:wǔ sè luàn mù
色彩纷乱,使人眩惑难辨,以致失去正确的色觉。《庄子。天地》:「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
《国语辞典》:五色祥云(五色祥云)  拼音:wǔ sè xiáng yún
颜色绚丽的彩云。古人以为祥瑞之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午时采莲舡至,亦有金莲花座,五色祥云,十二人玉音童子,香花幡幢,七宝璎珞,来时迎汝等七人归天。」
《国语辞典》:五牲看碗  拼音:wǔ shēng kàn wǎn
祭祀用的各种肉类祭品,因为是只供陈设以吸引人,是一种用「看」的祭品,所以叫「看碗」。《金瓶梅》第六三回:「五牲看碗,金银山,段帛䌽缯,冥纸炷香,共约五十馀抬。」
《国语辞典》:五堂功课(五堂功课)  拼音:wǔ táng gōng kè
中国佛教寺院从明末以来,寺院住众每天必定上大殿作早晚课诵,早课有二堂功课,晚课有三堂功课,合称为「五堂功课」。
《国语辞典》:五停心观(五停心观)  拼音:wǔ tíng xīn guān
佛教五种修行法。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五种禅观。此五种禅观分别对治贪欲、瞋恚、愚痴、我见、散乱心五种污染心。
《国语辞典》:五位君臣  拼音:wǔ wèi jūn chén
中国禅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价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创,用以诱导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现象关系的说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来、兼带。将五位配以君臣则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人天眼目》卷三:「僧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山云:『正位即属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众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国语辞典》:五星上将(五星上将)  拼音:wǔ xīng shàng jiàng
上将当中阶级最高的军官。肩章或领章为五颗星,故称为「五星上将」。
《国语辞典》:五音不全  拼音:wǔ yīn bù quán
形容唱歌时音调或发音不准确。如:「他缺乏音乐细胞,唱起歌来五音不全。」
《国语辞典》:五阴世间(五阴世间)  拼音:wǔ yīn shì jiān
佛教用语。指轮回众生的每个个体。《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也称为「五众世间」、「五蕴世间」。
《国语辞典》:五月披裘  拼音:wǔ yuè pī qiú
比喻贫困隐逸。参见「披裘负薪」条。北周。庾信〈小园赋〉:「三春负锄相识,五月披裘见寻。」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诗:「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国语辞典》:五岳四渎(五岳四渎)  拼音:wǔ yuè sì dú
泛指群山众川。引申为山神水神。《西游记》第三一回:「蒙差查勘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东西南北中央五斗、河汉群辰、五岳四渎、普天神圣都在天上,更无一个敢离方位。」
《国语辞典》:五子哭坟(五子哭坟)  拼音:wǔ zǐ kū fén
戏曲剧目。内容叙述员外张开妻死,遗大元等五子,续娶李氏。李氏趁张外出,虐待五子,五子难堪,不约而同哭于生母坟前,李氏追至欲杀五子,母忽现形,惊退李氏。张开回家,知而责李,经官判罪。也称为《五元哭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