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35,分249页显示  上一页  113  114  115  116  117  119  120  121  12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五矹
五怸
五铣衣
五显公
五显灵官
五线谱
五壏
五香饮
五祥
五响
五巷
五校出田
五写
五心六意
五辛菜
《漢語大詞典》:五矹
亦作“ 五屼 ”。 山名。在今 四川 乐山县 南。文选·左思〈蜀都赋〉:“经 三峡 之峥嶸,躡 五屼 之蹇滻。” 刘逵 注:“ 五屼 ,山名也。一山有五重。在 越嶲 当 犍为 南安县 之南也。”
《漢語大詞典》:五怸
土质细而润泽的中等土壤。管子·地员:“中土曰五怸。五怸之状,廪焉如壏,润溼以处。” 尹知章 注:“怸,密也。”参见“ 五粟 ”。
《漢語大詞典》:五粟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漢語大詞典》:五铣衣(五銑衣)
见“ 五銖衣 ”。
《漢語大詞典》:五铢衣(五銖衣)
亦称“ 五銖服 ”。亦称“ 五铣衣 ”。 传说古代神仙穿的一种衣服,轻而薄。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 文本 ﹞又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对曰:‘此是上清五銖服。’”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贫道身微贱,……不着五铣衣,身披一幅绢。”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五銖衣薄太风流,细骨轻驱称远游。”亦省作“ 五銖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五銖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牋替传语。” 清 陈维嵩 《霓裳中序第一·咏水仙花》词:“看尽人间,多少蜂蝶,五銖寒到骨。”
分類:神仙衣服
《漢語大詞典》:五显公(五顯公)
即五通神。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戊·故十承务》:“一客起曰:‘君勿用他疑,我辈非世间人,盖所谓五显公者也。’”
分類:五通神
《漢語大詞典》:五显灵官(五顯靈官)
即五通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店前一个小小堂子,供着五显灵官。”
分類:五通神
《國語辭典》:五线谱(五線譜)  拼音:wǔ xiàn pǔ
在五条等距平行横线上标记音符,以表示音乐高低、节奏等性质的乐谱。
《漢語大詞典》:五壏
谓色黄而多空隙的中等土壤。管子·地员:“纑土之次曰五壏。五壏之状,芬焉若糠以肥。” 尹知章 注:“谓其地色黄而虚。”参见“ 五粟 ”。
《漢語大詞典》:五粟
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漢語大詞典》:五香饮(五香飲)
以五种香料分别制作的饮料。 唐 杜宝 《大业杂记》:“﹝ 筹禪师 ﹞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香饮,次甘松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骈字类编》:五祥
汲冢周书五祥一君选择二官得度三务不舍四不行赂五察民困
《骈字类编》:五响(五响)
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秋蓬四转春鸿五响
《骈字类编》:五巷
北史百济国传都下有方分为五部曰上部前部中部下部后部有五巷士庶居焉
《分类字锦》:五校出田
见分二军注
分类:屯田
《骈字类编》:五写(五写)
江淹为萧重让尚书敦劝表五写丹翘宜蒙凝照
《漢語大詞典》:五心六意
犹言三心二意。 汉 焦赣 《易林·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分類:三心二意
《漢語大詞典》:五辛菜
用葱、蒜、韭、蓼蒿、芥五种辛物做成的菜肴。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於是下五辛菜、胶牙糖,各进一鸡子。”原注:“ 周处 《风土记》云:‘正旦,当生吞鷄子一枚,谓之鍊形。又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五辛菜:“五辛菜,乃元日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分類: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