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五行家
古代以五行说解释人事和宇宙现象的一种学派。后亦以称星相卜筮之士。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孝武帝 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辨讼不决。”亦省作“ 五家 ”。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 华嶠 曰‘帝自制《五行章句》’,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漢語大詞典》:五家
(1).五户。古代以为户籍编制的基层单位。 周 代以五家为一比, 春秋 时 齐国 管仲 以五家为一轨。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管子·小匡:“制五家为轨,轨有长,六轨为邑。”
(2).指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五帝。史记·天官书论:“自初生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绍而明之。” 张守节 正义:“五家, 黄帝 、 高阳 、 高辛 、 唐 虞 、 尧 舜 也。”
(3).指 黄帝 、 颛顼 、 夏 、 殷 、 周 五代的历法。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家之文怫异,维 太初 之元论。” 张守节 正义:“五家谓 黄帝 、 顓頊 、 夏 、 殷 、 周 之历。”
(4).指传春秋的 左氏 、 公羊氏 、 穀梁氏 、 邹氏 、 夹氏 五人。 何休 《〈公羊传〉序》“传春秋者非一” 唐 徐彦 疏:“旧云,传春秋者非一者,谓本出 孔子 ,而《传》五家。”参阅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卷一。
(5).指治春秋穀梁传的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五人。后汉书·贾逵传:“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説。” 李贤 注:“五家,谓 尹更始 、 刘向 、 周庆 、 丁姓 、 王彦 等,皆为《穀梁》。”
(6).谓五行家。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此言‘五家’,即谓五行之家也。”
(7).指 北周 、 北齐 、 南朝 梁 、 南朝 陈 、 隋 五朝。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议者以 魏 有 魏收 , 魏澹 二家,书为已详,惟五家史当立。 德棻 更与秘书郎 岑文本 、殿中侍御史 崔仁师 次 周 史,中书舍人 李百药 次 齐 史,著作郎 姚思廉 次 梁 、 陈 二史,秘书监 魏徵 次 隋 史,左僕射 房玄龄 总监。脩撰之原,自 德棻 发之。”
(8).今文经学家指 唐 、 虞 、 夏 、 殷 、 周 五代。 清 刘书年 《周时书分四代》:“三科之条,五家之教。三科,谓 虞 、 夏 一科, 商 一科, 周 一科也。古文家説也。五家,谓 唐 一家, 虞 一家, 夏 一家, 殷 一家, 周 一家也。今文家説也。” 章炳麟 《訄书·正名杂义》:“夫三科五家,文质各异。”
《國語辭典》:下方  拼音:xià fāng
1.下面、下边。《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写取龟策卜事,编于下方。」
2.人间。唐。周朴 桐柏观诗:「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高处破烟飞。」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你看下方景致,是比俺那仙界不同也。」
3.古时指南边与西边,阴气萌生的地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下方之情,哀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下方谓南与西也。阴气所萌生,故为下。」
《漢語大詞典》:胜日(勝日)
(1).古代五行家谓金、木、土、水、火五行相克之日为“胜日”。史记·孝武本纪:“乃作画云气车,及各以胜日驾车辟恶鬼。”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如火胜金,用丙与丁日,不用庚辛。”
(2).指亲友相聚或风光美好的日子。晋书·卫玠传:“及长,好言玄理……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金 刘仲尹 《秋日东斋》诗:“胜日一樽能笑客,更须官鼓候晨挝。”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如今春光将暮,花事渐阑,趁此胜日好怀,且向园中一步。”
《國語辭典》:祸水(禍水)  拼音:huò shuǐ
害人的东西。多指女色而言。汉。伶玄《飞燕外传》:「此祸水也,灭火必矣。」
《漢語大詞典》:炎祚
(1).五行家谓 刘汉 、 赵宋 皆以火德王,因以“炎祚”指 汉 或 宋 的国统。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后妃命数:“中兴炎祚,成四百年之基者, 发 之五世孙 光武 也。”《宋史·乐志七》:“盛德在火,相我炎祚。”
(2). 三国 蜀 刘备 自称得 汉 之正统,故亦指 蜀汉 。 清 刘师恕 《卧龙冈武侯祠》诗:“大星堕地终炎祚,古柏参天傍草庐。”
《漢語大詞典》:炎运(炎運)
五行家称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旧指 刘汉 、 赵宋 等皇朝。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至於金行重作,源出 东莞 ;炎运犹兴,枝分 南顿 。” 唐 李百药 《赋得魏都》:“炎运精华歇,清都寳命开。” 宋 李纲 《论使事札子》:“炎运中微,夷狄乱常,驯致 靖康 之变,国祚几絶。” 清 龚自珍 《〈瓦录〉序》:“嘻!可以识炎运之西隆,窥 刘 祚之东替矣。”
《漢語大詞典》:方色
五行家将东南西北中与青赤白黑黄相配,一方一色,简称“方色”。礼记·曾子问:“如诸侯皆在而日食,则从天子救日,各以其方色与其兵。” 郑玄 注:“方色者,东方衣青,南方衣赤,西方衣白,北方衣黑。”后汉书·舆服志下:“五岳、四瀆、山川、宗庙、社稷诸沾秩祠,皆袀玄长冠,五郊各如方色云。” 宋 王禹偁 《籍田赋》:“文物声明,合礼经而有度;旌旗衣服,应方色而不愆。”
《漢語大詞典》:赤眚
五行家指兵火之灾的征兆。宋书·五行志三:“ 公孙渊 时, 襄平 北市生肉,长围各数尺,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此赤眚也。占曰:‘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 渊 寻为 魏 所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赤眚黑眚:“后四日復陨二火块,烧官民房四十餘家。有一眚见於 河间 民家,二十人同死,此赤眚也。”参见“ 赤祥 ”。
《漢語大詞典》: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赤眚、赤祥,维水沴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后汉书·五行志二:“ 桓帝 建和 三年秋七月, 北地 廉 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其后 梁氏 诛灭。”宋书·五行志三:“ 晋愍帝 建兴 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使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及有此变,司直弹劾众官, 元帝 又无所问,於是频旱三年。”
《漢語大詞典》:金运(金運)
谓金德当运的王朝。五行家用五德终始比附历史上各王朝命运的兴亡更替, 殷 以金德王,故亦以指 殷 朝。《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天命玄鸟,降而生 商 。是开金运,祚始玉筐。” 李善 注:“金,谓 殷 。 邹子 曰:‘五德从所不胜, 虞 土、 夏 木、 殷 金、 周 火。’” 吕延济 注:“ 殷 以金德王,故曰金运也。”
《漢語大詞典》:赤汉(赤漢)
指 汉 朝。五行家认为 汉 以火德王,火色赤,故称。后汉书·祭祀志上《河图会昌符》:“赤 汉 德兴,九世会昌,巡 岱 皆当。” 清 梁廷柟 藤花亭镜谱卷一:“赤 汉 元光 元年,五月丙午日辰……造作尚方明镜。”
《漢語大詞典》:赤祥
古代五行家指兵火干旱等灾变的征兆。尚书大传卷二:“时则有赤眚、赤祥,维水沴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火色赤,故有赤眚、赤祥。”后汉书·五行志二:“ 桓帝 建和 三年秋七月, 北地 廉 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近赤祥也……其后 梁氏 诛灭。”宋书·五行志三:“ 晋愍帝 建兴 四年十二月丙寅,丞相府斩督运令使 淳于伯 ,血逆流上柱二丈三尺,此赤祥也……及有此变,司直弹劾众官, 元帝 又无所问,於是频旱三年。”
《漢語大詞典》:赤祲
五行家谓赤色妖气。语出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氛也。” 杜预 注:“祲,妖氛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是岁,天西北有赤祲如血,占者言 赵 分之灾,至是果验。”
《漢語大詞典》:青眚
古代五行家指由青色之物所产生的能预兆灾祸发生的怪异现象。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时则有青眚青祥。唯金沴木。”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内曰眚,外曰祥。”新唐书·五行志一:“ 大和 九年 郑注 篋中药化为蝇数万飞去, 注 始以药术进,化为蝇者,败死之象,近青眚也。”清史稿·灾异志三:“ 康熙 十七年六月十二日, 平湖 青眚见。”
《漢語大詞典》:女孽
五行家谓预兆不祥的女子。《汉书·李寻传》:“城中讹言大水,奔走上城,朝廷惊骇,女孽入宫,此独未效。”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谓小女 陈持弓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