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
词典
2
分类词汇
8
词典
五枚
五枚与帝
分类词汇
一花
戎葵
五木
掷卢
黑犊
尾椎骨
铁拍板
呼卢喝雉
《骈字类编》:
五枚
汉书文帝纪注:竹使符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
又王莽传:莽梦长乐宫铜人五枚起立。宋书符瑞志:悯帝建兴四年,晋陵武进人陈龙在田中得铜铎五枚,柄口皆有龙虎形。
分类:
五枚
《分类字锦》:
五枚与帝(五枚与帝)
博物志:汉武帝好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帝南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惟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分类:
桃李
《漢語大詞典》:
一花
(1).开花一次。旧题 汉 郭宪
《
洞冥记
》
卷二:“ 涂山 之背,梨大如升,或云斗,紫色,千年一花,亦曰 紫轻梨 。” 晋
王嘉
《
拾遗记·轩辕黄帝
》
:“有石渠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 清
俞樾
《
春在堂随笔
》
卷三:“然则铁树开花初无定岁,但必数十年始一花耳。”
(2).谓铜钱五枚。旧时计数,常以“五”进。
《
通俗编·数目
》
引 明 李翊
《俗呼小录》
:“数钱以五文为一花。”
分類:
一花
开花
铜钱
五枚
时计
计数
《漢語大詞典》:
戎葵
即蜀葵。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红、紫、黄、白等颜色。供观赏。
《
尔雅·释草
》
:“菺,戎葵。” 郭璞 注:“今蜀葵也。” 邢昺 疏:“ 戎 蜀 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 郝懿行 义疏:“戎、蜀皆大之名,非自戎、 蜀 来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
:“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分類:
蜀葵
两年
生草
草本植物
花瓣
五枚
颜色
《國語辭典》:
五木
拼音:
wǔ mù
1.五种取火的木材。《隋书。卷六九。王劭传》:「伏愿远遵先圣,于五时取五木以变火。」
2.古代赌博的用具。如现今的骰子,有枭、卢、雉、犊、塞五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蒲,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唐。
李白
〈
赠别从甥高五
〉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3.古代加在犯人身上的刑具。《明史。卷二○九。杨爵传》:「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
分類:
博具
取火
木材
刑具
斫木
一具
五枚
博戏
樗蒲
五木
打马
《漢語大詞典》:
掷卢(擲盧)
古时赌博的一种。以骰五枚,上黑下白,掷之全黑为卢。 唐
王建
《宫词》
之六十:“避暑 昭阳 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
分類:
赌博
五枚
下白
《漢語大詞典》:
黑犊(黑犢)
(1).古代博戏。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五子皆黑者为卢,胜采;二雉三黑为雉,次胜采;二犊三白为犊,又次,“黑犊”即指此。
《
晋书·刘毅传
》
:“后於东府聚摴蒱大掷,一判应至数百万,餘人并黑犊以还,唯 刘裕 及 毅 在后。”参阅 唐 李肇
《
唐国史补
》
卷下。
(2). 西汉 末称号为“青犊”的农民起义军。后亦泛指农民起义军。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卒之黄巾黑犊之屯聚,青袍白马之横行。”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
:“因之青袍入殿,外朝不抱乌号;黑犊惊鑾,后苑惟啼苦竹。”
分類:
博戏
木制
骰子
五枚
农民起义
两面
《国语辞典》:
尾椎骨
拼音:
wěi zhuī gǔ
在脊柱最下端,由四至五枚小骨合成的骨骼。也称为「尾闾骨」、「尾尻骨」、「尾骶骨」。
分类:
脊柱
下端
四至
五枚
合成
骨骼
《国语辞典》:
铁拍板(铁拍板)
拼音:
tiě pāi bǎn
一种打击乐器。将五枚铁板的上部各打两个洞,以绳子串联在一起,上下振动时会发出吭郎吭郎声,昔时磨刀匠用此乐器招徕生意。也称为「挂连」。
分类:
打击乐器
五枚
铁板
上部
《國語辭典》:
呼卢喝雉(呼盧喝雉)
拼音:
hū lú hè zhì
古代用五木骰赌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犊;一面白色,上刻雉鸡。卢、雉皆为骰子的花色名,一掷五骰若皆全黑,为最大,称为「卢」;四黑一白,次之,称为「雉」。呼卢喝雉形容赌博时的呼声,亦指赌博。《野叟曝言》第一五回:「自从嗣了进门,丧事一毫不管,终日呼卢喝雉。」也作「喝雉呼卢」。
分類:
博戏
木制
骰子
五枚
两面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