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國語辭典》:迎春 拼音:yíng chūn
1.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馀,形容怪异。」
2.迎接春天。
2.迎接春天。
《漢語大詞典》:五都
(1). 战国 齐 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战国策·燕策一》:“王( 齐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 司马贞 索隐:“五都即 齐 也。按,临 淄 是五都之一也。”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漢語大詞典》:黄中
(1).心脏;内德。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居中,故为黄为中央正色。心居五脏之中,故称黄中。《易·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非黄中纯白,穷达一致,其恶能立功立事。”《南史·沈约传》:“汝并黄中英爽,终成奇器。”《魏书·高允传》:“ 高子 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下》:“同柢者,其玉步同;异柢者,其玉步异。是以有黄中而无阴血,无所析也。”
(2).中间黄色。 晋 陆机 《桑赋》:“故其形瑰族类,体艳众木,黄中爽理,滋荣烦縟。” 宋 韩维 《谢到水仙二本》诗:“黄中秀外干虚通,乃喜嘉名近帝聪。”原注:“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 武当 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二:“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
(3).指皇帝。《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黄中正位,含章居贞。”参见“ 黄中君 ”。
(2).中间黄色。 晋 陆机 《桑赋》:“故其形瑰族类,体艳众木,黄中爽理,滋荣烦縟。” 宋 韩维 《谢到水仙二本》诗:“黄中秀外干虚通,乃喜嘉名近帝聪。”原注:“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 武当 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二:“莫以黄中笑梔貌,狗蝇今日遍江乡。”
(3).指皇帝。《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黄中正位,含章居贞。”参见“ 黄中君 ”。
《漢語大詞典》:戊己
(1).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 郑玄 注:“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日之行四时之间,从黄道,月为之佐。至此万物皆枝叶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故因以为日名焉。”《吕氏春秋·季夏》:“中央土,其日戊己。” 高诱 注:“戊己,土日。土,王中央也。”《事类赋》卷十九引 晋 张华 《博物志》:“鷰戊己日不衔泥涂巢,此非才智,自然得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适偶有所偏解,犹鹤知夜半,燕知戊己,而未必达於他事也。”
(2).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 宋 苏轼 《思无邪斋赞》:“培以戊己,耕以赤蛇。”
(3).见“ 戊己校尉 ”。
(2).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 宋 苏轼 《思无邪斋赞》:“培以戊己,耕以赤蛇。”
(3).见“ 戊己校尉 ”。
《漢語大詞典》:戊己校尉
汉 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 元帝 初元 元年置。” 颜师古 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 西域 之中抚诸国也。”《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都护 甘延寿 、副校尉 陈汤 发戊己校尉 西域 诸国兵至 康居 ,诛灭 郅支单于 。”亦省称“ 戊己 ”。《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 晋氏 平 吴 以后,少获寧息,徒置戊己之官,诸国亦未宾从也。”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车师 旧国,俯枕前廷;戊己遗墟,斜连后壁。”
《漢語大詞典》:五华(五華)
《漢語大詞典》:五气(五氣)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漢語大詞典》:五气(五氣)
(1).指五脏之气。气,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周礼·天官·疾医》:“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 郑玄 注:“五气,五藏所出气也。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
(2).五行之气,五方之气。《鹖冠子·度万》:“五气失端,四时不成。”《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裴骃 集解引 王肃 曰:“五行之气。” 北周 庾信 《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3).中医谓寒、暑、燥、湿、风五气。《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天有五气,食人入鼻,藏于五藏。”注:“天以风、暑、湿、燥、寒之五气食人,从鼻而入。”
(4).五种情感。《逸周书·官人》:“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五气诚於中,发形於外,民情不可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