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五指  拼音:wǔ zhǐ
手上的五根指头。即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水浒传》第三二回:「武行者听了,跳起身来,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只一掌。」
《國語辭典》:五指山  拼音:wǔ zhǐ shān
山名。位于广东省海南岛中部的琼中县境内。旧名黎母山,因五峰矗立,状似五指,故称为「五指山」。也称为「黎山」。
《国语辞典》:伸手不见五指(伸手不见五指)  拼音: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视线极微。比喻非常黑暗。《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只听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引著他从一条巷堂走进去,伸手不见五指,约摸走了二三十步才见天光。」也作「伸手不见掌」。
《國語辭典》:拳头(拳頭)  拼音:quán tou
屈指紧握,合拢成团的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把两只手捏了拳头,做一个开弓的手势。」《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小的一个当夥计的人,如何赔得起呢?不当给他,就拿拳头打人。」
《漢語大詞典》:五轮(五輪)
(1).即五体。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四四:“五轮者谓左膝、右膝、左手掌、右手掌、头顶,是为五轮。五处皆须至地,虔诚作礼。常以此五处至地礼敬三寳,当来成佛之时,五处皆有千辐轮相显现也。”
(2).佛教谓眼有血、风、气、水、肉五轮。因用以指眼睛。 宋 苏轼 《赠眼医王彦若》诗:“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眼有五轮:“按《龙树王菩萨论》有‘五轮,血、风、气、水、肉’。五轮应五臟也。”
(3).指佛手掌五指。《楞严经》卷一:“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清 周亮工 《佛手拑》诗:“遥识五轮宣示意,云中金色软如绵。”
《國語辭典》:小指  拼音:xiǎo zhǐ
手或脚的第五指。如:「据说将戒指戴在小指上可以防小人。」
分類:小指五指
《國語辭典》:小拇指  拼音:xiǎo mu zhǐ
最小、最末的指头。
分類:五指
《漢語大詞典》:队礼(隊禮)
中国少年先锋队员行的礼。右手五指并紧,手掌向前,高举头上,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漢語大詞典》:揸笔(揸筆)
大毛笔。笔杆粗短,书写时以五指抓住,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他又拿了揸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國語辭典》:一巴掌  拼音:yī bā zhǎng
1.一个耳光。《红楼梦》第六回:「板儿一见了,便吵著要肉吃,刘姥姥一巴掌打了他去。」
2.一掌五指,所以五个称为「一巴掌」。《金瓶梅》第六九回:「是他第六个娘子的孝,新近九月间没了,不多些时。饶少杀,家中如今还有一巴掌杀儿。」
《国语辞典》:漏风的巴掌(漏风的巴掌)  拼音:lòu fēng de bā zhǎng
五指张开的巴掌。《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歇歇进门没得说,赏他个漏风的巴掌当邀请。」
《國語辭典》:锤骨(錘骨)  拼音:chuí gǔ
中耳内小骨之一,紧接外耳道基部的鼓膜。
《國語辭典》:漏风掌(漏風掌)  拼音:lòu fēng zhǎng
五指张开的巴掌。《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则见万秀娘左手捽住苗忠,右手打一个漏风掌。」《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迎儿见妈妈被大郎牵住,自去向前,却被大郎一个漏风掌打在一壁厢。」也作「漏风巴掌」、「漏掌风」。
一拳五指
【佛学大辞典】
(譬喻)卷则一拳,开则五指,以喻总别一体之义。
五指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一拳五指之喻。知度论九十九曰:「如五指和合名为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