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6—1274 【介绍】: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元诗选
秉忠,初名侃,字仲晦,其先瑞州人也。曾祖官邢州,徙家焉。秉忠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慨然投笔去,隐武安山谷间。久之,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潜邸,海云禅师邀与俱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云。世祖正位,一时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更名秉忠。诏以翰林侍讲学士窦默女妻之,赐第奉先坊。十一年秋八月,端坐而逝。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成宗时,改谥文正,赠太师。仁宗时,追封常山王。仲晦自幼好学,至老不衰。既贵,斋居蔬食澹然不异平昔。书得鲁公笔法,行草独师二王。天文、卜筮、算数,皆有成书。自号藏春散人,有集十卷,学士阎复序之,谓当云霾草昧之世,赞成文明。至于裁云镂月之章,白雪阳春之曲,在公乃为馀事。史称其诗萧散閒澹,类其为人。盖以佐命元臣,寄情吟咏,其风致殊可想也。
词学图录
刘秉忠(1216-1274) 初名侃,改名子聪,拜官后更今名,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忽必烈即位,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奏建国号曰大元,定朝仪官制,为一代成宪。卒赠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诗词多萧疏平易。有《藏春集》、《藏春乐府》。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三五
大观,字物初,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陆氏子。师事北涧居简。淳祐间历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中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门弟子辑有《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见《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末元初东平人,字云甫,自号中隐。善画山水,学于沈士元,有出蓝之誉。墨竹别成一家。
袁甲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小名甲郎。字子高、云翔。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人。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五甲第一百四十九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妙高。字云峰。福之长溪人。家世业儒。母。梦婴儿坐莲华心。手捧得之。觉而生师。因名梦池。神采秀澈。嗜书力学。尤醉心内典。汲汲以入道为请。父母以梦故。不夺其志。俾从云梦泽公。受具戒。锐意求道。首参痴绝冲。冲曰。此儿。语纚纚有绪。吾宗瑚琏也。次见无准范。范犹器爱。拟以侍职处。师叹曰。怀安败名。遂去。之育王见偃溪。掌藏钥。一日溪。举譬如牛过窗棂。头角四蹄俱过。因甚尾巴过不得。师划然有省。答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溪可之。寻住南兴大芦。遂为偃溪嫡嗣。迁保安江阴劝忠霅川何山。云衲四来。三堂皆溢。朝命升蒋山。德祐乙亥。寺被兵。军士有迫师求金者。师曰。此但有寺有僧。无金与汝。偶以刀儗师颈。荡磨之。师曰。欲杀即杀。吾头非汝砺刀石。军士感动掷刃去。寺得无恙。至元庚辰。迁径山。山经回禄。草创才什一。师悉力兴建。才还旧观。明年己丑正月复火。刹那而烬。寺众大骇。师喟然曰。吾宿生负此山。吾偿之勿忧。忧诸人不解狗子无佛性耳。众为悚然。遂竭力再营。至壬辰十月落成。为屋千楹。计工百万。师虽治土木。而晨夕唱道。云衲奔凑。瓶锡几几。宴若无事。甫十年间。两建钜刹。如探诸怀。功亦伟矣。时教徒肆毁禅宗。上将信之。诸禅老缩项无声。师闻之叹曰。此宗门大事。吾当忍死以争之。遂拉一二同列趋京。有旨。大集禅教两门廷辩。上问。禅以何为宗。师奏。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见闻觉知。思虑分别所能到。宣问再三。师循源溯流。缘词会理。约二千馀言。如泻泉鸣籁。以答宸衷。上大悦。自是使讲徒。不复有言于禅。而当世之主。遂深信于禅。皆师回天之力也。陛辞南还。以癸巳六月十七日。书偈而逝。阅世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九。塔于寺西之居顶庵。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八
妙高禅师者。号云峰。闽之长溪人也。其母梦池上出大莲花。有婴儿。合爪坐华心。以手捧得之而娩。故小名梦池。幼明敏好学。诸老宿皆以奇童称之。爱其吐词。有关圣化。年未及冠。忽记宿因。乃弃业为大僧。一锡吴楚。首参痴绝冲。冲以道德文章。倾动一时。高微露风采。冲大喜曰。此子有冲霄之质。若坚其羽翮。饱足秋风。实吾宗之望也。因指见无准范。范公不近人情。及升堂入室。高对语雍容。范甚器爱。已而复见偃溪闻禅师。闻住育王。使高司藏钥。一日闻公顾高曰。不道子无见处。老僧只道未在。高对曰。未在底正是妙。高受用处。闻曰。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高连下语。闻但摇首曰。未在。高词穷。愧汗横流。仰面视闻。闻震声曰。过也过也。高忽彻。乃踊跃作礼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闻公笑曰。子此回可以说禅也。于是从闻迁南屏。适宜兴。 大芦虚席。勤旧请命于闻。闻以高主之。及行。闻乃谓高曰。先师淅翁琰和尚尝云。我自离佛照老人之门。一味因时度。日不敢过为。盖恐辱吾老人也。嗟乎先师德业冠世。犹其竞业若此。汝今此行当体先人苦口。使大慧门风不滥。则足矣。馀何图哉。高既居大芦。四众知名。迁居江阴之劝忠寺。又迁霅川之何山。景定间。有诏移高居蒋山。上堂曰。世界未形。乾坤泰定。生佛未具。觌体全真。无端镜容大士。鹰巢跃出。𠢐破面门。早是遭人描摹。那更缺齿老。胡不依本分。遥望东震旦。有大乘根器。迢迢十万里。来意在搀行。夺市直得凤。堂鼓响阿阁。钟鸣转喉触。讳插脚无门。合国难追重。遭讦露蒋山。迫不得已。跨他船舷。入它界分。新官不理旧事。毕竟如何戌搂。夜贮千峰。月塞草閒。铺万里秋。元兵渡江。或请避其锋。高曰。尽大地是戈矛。汝拟向何处。去避山门否。泰在我一人。汝勿复言。兵至。有迫高索金者。以刃拟高。高延颈曰。要杀便杀。吾头非汝砺刃处。即有金乃十方物也。终不敢奉君以求生。执刃者悚然。目之舍而去。丞相伯颜勾戟长铍环错而进。高趺坐绳床。不涉言色。颜公甚致敬焉。乃舍牛百头粮五百石。后伯颜问道于灵云定禅师。乃言蒋山高公。有德圆通之雅量。惜当时军务在握。未及盘桓。元世祖庚辰岁。高迁径山。席未温。寺罹于火。众有咨嗟。下涕惜其旧。而难其新。高曰。兴废繇人。法无定相。于是整理火场。而安众曰。五峰峭峙。到者须是其人。一镜当空无物。不蒙其照祖师基业。依然犹在衲僧活计何。曾迁变著。手不得处。正要提撕。措足无门。时方可履践。直待山云淡泞涧水。潺湲一曲。无私万邦乐业正。恁么时功归何所。车书自古同文轨。四海如今共一家。阅九年。径山复旧。戊子有毁我宗于朝廷者。以为禅说不合圣经。高闻而奋起曰。此宗门大事也。吾虽老尚强。一行至京。得旨集诸宗徒廷辩。元世祖问。禅以何为宗。高对曰。净智妙圆。体本空寂。非见闻觉知思量分别所能到。惟悟得證。宣问再三。高历举西东诸祖。至德山临济棒喝因缘大抵。禅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趋最上乘。孰有过于禅。词旨明彻。朝廷震动。乃宣高进便殿赐坐。又宣百法论师仙林者。与高持论。仙林曰。昔佛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二中间不曾说一字。五千馀卷。且道自何而来。高答曰。一代时教。如标月指。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仙林曰。如何是禅。高以手打圆相。仙林曰。何得动手动脚。高曰。上座讲得千经万论。且道者一圈。落在甚么法门。仙林不能对。乃避座称谢。高曰。似则也似。是则未是。世祖大悦。左右皆呼万岁。于是天下禅风大振。径山复火。高曰。老僧宿负此山耳。又力营建。不三载。以次落成。南北禅流大集。或请高说生平行实。高笑曰。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竟入灭。时世祖十四年癸巳也。阅世七十五。坐五十九夏。塔于寺西。 赞曰。妙高禅师出居双径。席未煖而寺遭燬。能以坚忍力。而复新五峰楼阁。其事迹灼类无准。年垂七十。尚抵京廷辩。又类净因成之。逢善华严忠国师之验大耳三藏。嗟乎岂非蛟龙斗则水势洪。金石击而火光烈。所谓小出大遇。千秋一合者耶。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妙高,字云峰,长溪人。母梦池上婴儿合掌,坐莲花中。两手承之,举抱入怀。觉而生子,因名梦池。出家见无准于径山,准器之,拟以侍职。辞曰:“一事未明,不遍参诸方不止。”遂之育王见偃溪闻,即请入侍掌藏。一日溪举“如水牛过窗棂,头角四蹄过去,如何尾不得过?”高有省,答曰:“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溪可之。会蒋山虚席,直指佥议,无以易高,朝旨从之。历十有三年,众逾五百。德祐乙亥,乱兵入境,焚毁庐舍,寺几不保。有军卒数人,迫高求金。高曰:“此荒寺贫僧,布施久绝,何从得金?”卒怒以刃临之,试摩其顶。乃延颈曰:“欲杀即杀,非汝砺石。”辞气雍容,了无布畏。军卒歛锋而退。伯颜丞相见之加敬,舍牛头赍粮五百石,寺赖以济。伯颜且诫诸将曰:“此老僧非常人,宜异待之。”以故寺得无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9—1288 【介绍】: 元平州人,字云卿。张升父。世祖至元七年辟署平滦路转运司知事,十年提举北京平准行用库,迁管勾济民盐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从甫。理宗宝祐元年进士。幼通经史百家,曾入太学,率诸生伏阙上书,论知临安府余晦不法。历官枢密院编修,执法刚正。后出为浙东提刑,兼权绍兴安抚。有《六经蠡测》、《周易见一》、《四书管窥》、《历代遗论》、《宋朝政论》等。
宋汝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钱塘人。理宗景定间,为画院待诏。宋亡后为开元宫道士,号碧云。善画人物、山水、花鸟,师承楼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阳人,字能一。博洽好古,为江万里诸人所知。累官知信州。元初居乡里,以翰墨自娱。有《云根痴奄集》。
全宋诗
林千之,字能一,号云根,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士,历南康、江阴教授,连江丞,判嘉兴。入为枢密院编修,出知信州。秩满归里,宋亡,以翰墨自娱。有《云根痴庵集》,已佚。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六、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八。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二五一
林千之,字能一,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洽好古,工文词。宝祐中自武学赐第,改文科。历南康军、江阴军教授,累官枢密院编修,知信州。入元不仕,以翰墨自娱。著有《云根痴庵集》。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九、一八二,《宋季忠义录》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洪涛,字子公,号云岩,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理宗景定元年(一二六○)知临安府。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改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六年奉祠(《宝庆四明志》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雪翁,一作云翁,号止所。深于《》理,善画墨竹。度宗咸淳元年进士。授扬州教授。迁秘书省兼国史院。官至承议郎。元军至温,率众登芙蓉岩死守,兵败自刭,从者八百余人皆死之。
全宋诗
陈虞之,字云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扬州教授。历淮东帅干,两浙漕干,刑、工部架阁,辟广王府记室参军。元兵至温,率乡人固守二载,城破自杀。事见《宋季忠义录》卷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六。今录诗二首。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云翁,永嘉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处州人,字君高。宋淳祐四年进士,咸淳中以中奉大夫权户部尚书,知临安军府事,封缙云县开国男。时贾似道势方炽,说友曲意附和,故得进。后守平江,元兵至,弃城遁。宋亡,降元,受宣抚使之命。以官军支米不得,王积翁以言激众,遂为李雄剖腹死。有《咸淳临安志》。
全宋诗
潜说友,字君高,缙云(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历知南康军(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八)。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除秘书丞,迁军器少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出为两浙路转运判官。三年,迁转运副使。四年,知临安府兼两浙路安抚使(《咸淳临安志》自序)。八年,知平江府。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逼境,以乞降输财犒军全城,削职贬南安军(《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后随二王入闽,留守福州。降元,为元守城,死于兵变(《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有《咸淳临安志》。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八○二六
潜说友,字君高,处州缙云(今浙江缙云)人。淳祐四年进士,尝知建德县。咸淳二年三月以枢密院编修官兼权刑部郎官兼权右司郎官,除秘书丞,十一月除军器少监。四年以朝散郎、直华文阁、两浙运副除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府,寻措置两浙运司,擢户部尚书。十年知平江府,明年以城降元。后为李雄所杀。编有《咸淳临安志》一百卷(存)。见《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良坡,字深甫,号云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太宗十一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宋末知广州府,为元兵生获,放归。逾年元将欲荐于朝,不屈死。事见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今录诗六首。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96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景翔。博通经史,尤精于《》。入元不仕,居乡教授生徒,潜心理学。有《天元发微》。
全宋文·卷八二二○
鲍云龙(一二二六——一二九六),字景翔,号鲁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幼嗜书,精《》学。淳祐九年省试不利,因绝意科场,居乡教授,潜心理学。入元不仕,元贞二年卒,年七十一。有《天原发微》五卷(存),《大月令》、《筮草研几》。见洪焱祖《鲍鲁斋云龙传》(《新安文献志》卷八八)、方回《天原发微序》(《天原发微》卷首)、《宋史翼》卷二九。
王霖龙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王霖龙,字得云,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宝祐元年登进士第。景定五年知婺州浦江县。历仕于鄞、于京、于朝,出知严州。德祐初改浙东安抚使、兼知绍兴府。元兵入浙,弃城遁。见所撰文及《淳熙三山志》卷三二、《宋史》卷四七、嘉靖《浦江志略》卷四、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