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言归于好(言歸于好)  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归于和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也作「言归和好」、「言归于好」。
《國語辭典》:言归于好(言歸於好)  拼音:yán guī yú hǎo
归于和好。如:「经过一番对谈沟通,双方终于前嫌尽释,言归于好。」也作「言归和好」、「言归于好」。
分類:相好助词
《分类字锦》:言于卿士(言于卿士)
柳宗元荅韦中立论师道书: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数百年来,人不复行。近有孙昌𦙍者,独发愤行之。既成礼,明日造朝,至外廷,荐笏言于卿士曰:某子冠毕。应之者咸怃然。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曰:我何预耶?廷中皆大笑。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何哉?独为所不为也。
分类:
《分类字锦》:言信于心(言信于心)
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分类:
《分类字锦》:阳生于子(阳生于子)
淮南子: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解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夘中绳,故曰:春分。则雷行,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辰,则榖雨,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凉风至。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雷戒,蛰虫北乡,音比𬎼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戍,则霜降,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号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人气钟首。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荠麦亭历,枮冬生,草木必死。
《漢語大詞典》:燕燕于归(燕燕于歸)
谓女子出嫁。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写笺》:“若不是燕燕于归,怎使没分毫腼腆!”
分類:女子出嫁
《國語辭典》:燕巢于幕(燕巢於幕)  拼音:yàn cháo yú mù
本指燕筑巢于幕帘上。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晋。杜预。注:「言至危。」比喻处境非常危险。《聊斋志异。卷七。邵女》:「君之计,所谓燕巢于幕,不谋朝夕者也。」也作「幕上燕巢」、「燕巢幕上」。
《國語辭典》:询于刍荛(詢於芻蕘)  拼音:xún yú chú ráo
刍荛,割草砍柴的人。询于刍荛指向割草砍柴的人询问请教。谓不耻下问。《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分类字锦》:悬钱于壁(悬钱于壁)
鹤林玉露:李若谷为长社令。日悬百钱于壁。用尽则止。东坡谪齐安。日用不过百五十。每月朔取钱四千五百。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尽。又挑取一块即藏去。又以竹筒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云。此贾耘老法也。又与李公择书云。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分类:俭约
《漢語大詞典》:学老于年(學老於年)
宋史·文苑传七·熊克:“ 克 幼而翘秀,既长,好学善属文,郡博士 胡宪 器之,曰:‘子学老於年,他日当以文章显。’”后常用以指青年人的博学。
分類:青年博学
《分类字锦》:亚于团扇(亚于团扇)
钟嵘诗品:汉上计秦嘉妻徐淑叙别之作,亚于团扇矣。
分类:诗赋
《國語辭典》:一至于此(一至於此)  拼音:yī zhì yú cǐ
竟然到了这种情况、境地。《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呜呼!世路险巇,一至于此!」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
分類:此地地步
《漢語大詞典》:一至于斯(一至於斯)
同“ 一至於此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何神佑助,一至於斯,愿垂一语,以保餘年。”
《國語辭典》: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計在於春)  拼音:yī nián zhī jì zài yú chūn
勉励人要把握时机,早作安排。南朝梁。萧绎《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明。无名氏《白兔记》第六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國語辭典》:伊于胡底  拼音:yī yú hú dǐ
伊,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止。伊于胡底意谓不知将落到什么地步为止。比喻后果不堪设想。《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分类字锦》:养智于恬(养智于恬)
文子 以恬养智以漠合神陆肱谦赋 退藏好闭,养智于恬。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