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苏章〉~07~
(苏章于)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苏章于)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奸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简释
二天:喻官吏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唐杜甫《江亭王间州筵饯萧遂州》:“二天开宠饮,五马灿生光。”
例句
二天移外府,三命佐元勋。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 戎昱 赠宜阳张使君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方干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杜甫 江亭王阆州筵钱萧遂州
《韵府拾遗 先韵》:四十二天
魏书释老志:经云:佛者,昔于西胡得道,在四十二天为延真宫主。
《漢語大詞典》:三十二天
(1).佛教小乘有部称欲界十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为三十二天。《法苑珠林》卷五:“如《婆沙论》中説,天有三十二种,欲界有十,色界有十八,无色界有四,合有三十二天也。”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明 张九韶 《群书拾唾·老氏玄谈》:“三十二天: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举文天、摩夷天、越衝天、蒙翳天。已上为东方八天。和阳天、恭华天、宗飘天、皇笳天、堂曜天、端静天、恭庆天、极瑶天。已上为南方八天。孔昇天、皇厓天、极风天、孝芒天、翁重天、江由天、阮乐天、曇誓天。已上为西方八天。霄庆天、元洞天、妙成天、禁上天、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已上为北方八天。”
(2).道教称东南西北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二天。 明 张九韶 《群书拾唾·老氏玄谈》:“三十二天:黄曾天、玉完天、何童天、平育天、举文天、摩夷天、越衝天、蒙翳天。已上为东方八天。和阳天、恭华天、宗飘天、皇笳天、堂曜天、端静天、恭庆天、极瑶天。已上为南方八天。孔昇天、皇厓天、极风天、孝芒天、翁重天、江由天、阮乐天、曇誓天。已上为西方八天。霄庆天、元洞天、妙成天、禁上天、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已上为北方八天。”
《國語辭典》:四始 拼音:sì shǐ
1.旧说《诗经》有四始,其说法有二:(1)指风、小雅、大雅、颂。〈诗大序〉:「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2.农历元旦。因正月初一为年、时、月、日的开始,故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四始者,候之日。」唐。张守节。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
2.农历元旦。因正月初一为年、时、月、日的开始,故名。《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四始者,候之日。」唐。张守节。正义:「谓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故云『四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