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两(一兩)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漢語大詞典》:二纪(二紀)
(1).谓日、月。后汉书·张衡传:“倚 招摇 、 摄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纪、 五纬 之绸繆遹皇。” 李贤 注:“二纪,日月也。”
(2).二十四年。《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从来渐二纪,始得傍归路。”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张铣 注:“自从仕来,渐进得二十四年。”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质,忽焉二纪。”
(3).约指二十余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二纪烟尘外,凄凉转战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书仙人,偶以一念情爱,謫居人间二纪。” 王古鲁 注:“一纪为十二年,此处二纪泛指二十餘岁之意。” 清 刘岩 《哭家西谷侍御》诗:“二纪聚京国,情若同胞亲。”
《漢語大詞典》:丁亥
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
乾隆丁亥 (公元1767年) 冬。——·袁枚《祭妹文》
《國語辭典》:小年  拼音:xiǎo nián
1.年寿短促。《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幼年。唐。杜甫醉歌行〉:「陆机二十作文赋,汝更小年能缀文。」
3.形容时间漫长。宋。唐庚 醉眠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4.俗称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时接灶神,便正式过年。
《國語辭典》:小年夜  拼音:xiǎo nián yè
1.除夕的前一天晚上,即阴历十二月二十九日的晚上。
2.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晚上。
《國語辭典》:大暑  拼音:dà shǔ
1.极热的天气。《山海经。大荒西经》:「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漢語大詞典》:六铢(六銖)
(1).四分之一两。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南史·张畅传:“此诸盐各有所宜:白盐是 魏 主所食;黑者疗腹胀气懣,细刮取六銖,以酒服之。”
(2).古钱币名。详“ 六銖钱 ”。
(3).指六铢衣。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 岑文本 ﹞又问曰:‘比闻六銖者天人衣,何五銖之异?’﹝ 上清童子 ﹞对曰:‘尤细者则五銖也。’” 宋 叶适 《和李参政》:“传观弓力异常钧,衣我六銖羞问。” 金 元好问 《隐秀君山水为范庭玉赋》诗:“万壑风烟入座寒,六銖仙帔想驂鸞。”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廿四桥边载野航,六銖縹緲浣红妆。”
《漢語大詞典》:六铢钱(六銖錢)
南朝 陈宣帝 所铸货币名。陈书·宣帝纪:“﹝ 太建 十一年﹞秋七月辛卯,初用大货六銖钱。”
分類:货币
《漢語大詞典》:平钱(平錢)
唐 至 五代 末所铸钱币的通称。包括开元通宝、乾封泉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二十四种。见 宋 董逌 《钱谱·平钱》
《國語辭典》:守则(守則)  拼音:shǒu zé
共同遵守的规则、原则。如:「青年守则」、「学生守则」。
《国语辞典》:素问(素问)  拼音:sù wèn
《黄帝内经》的一部分,二十四卷。参见「黄帝内经」条。
分类:二十四
《國語辭典》:二十四  拼音:èr shí sì
(歇后语)生气。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故称生气为「二十四」。《金瓶梅》第五三回:「怎么悄悄的关上门?莫不道我昨夜去了,大娘有些二十四么?」
《国语辞典》:字说(字说)  拼音:zì shuō
书名:(1)宋王安石撰,二十卷,一说为二十四卷。释字皆就义立说,不论其原先取形或取声,一反传统。今书已不传。(2)清吴大澂撰。以经史说文诠释各字,颇为精审。
《國語辭典》:中雨  拼音:zhōng yǔ
每小时达三至十五公釐的降雨量,称为「中雨」。
《漢語大詞典》:平气(平氣)
(1).平和之气。管子·侈靡:“沮平气之阳,若如辞静。” 尹知章 注:“言欲沮败平和之阳气,默至而无形声如辞言之静者。”一说,谓正气。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气’谓正气。正气方兴,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谓使心平气和。庄子·庚桑楚:“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郭象 注:“平气则静。”
(3).又称“恒气”。推算节气的一种方法。即把一个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等分,对应二十四个节气,节气之间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国古历除 清 代颁行者外,都采用平气。
《国语辞典》:接神  拼音:jiē shén
一种民间习俗。相传年前的腊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下界诸神都升天述职,到了正月初四再返回下界继续监督人们。故民间便在初四时准备祭品迎接诸神,除了焚香、点烛、烧金外,还须燃放爆竹,并焚烧木刻印刷的神马与天兵。
《漢語大詞典》:廿四桥(廿四橋)
在 江苏 扬州市 境。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谓:“ 廿四桥 即 吴家砖桥 ,一名 红药桥 ,在 熙春臺 后。”一说谓二十四座桥。 清 赵翼 《陈绳武司马招同春农寓斋讌集即事纪胜》诗:“春情盎盎夜迢迢,占尽烟花廿四桥。”详“ 二十四桥 ”。
《國語辭典》:二十四桥(二十四橋)  拼音:èr shí sì qiáo
位于江苏省江都县西门外的名胜。祝穆方舆胜览谓桥有二十四,隋置,桥名多废,已不可考。李斗《扬州画舫录》则谓二十四乃桥名,相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