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41,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智珠
晓人
为之地
鄙儒
迷妄
迂诞
老悖
狂惑
探事
壸奥
习事
暗弱
观照
顺守
瞽说
《國語辭典》:智珠  拼音:zhì zhū
指智慧圆妙,明达事理。如:「智珠在握」。也指聪慧明理的人。唐。张祜 题赠志凝上人诗:「愿为尘外契,一就智珠明。」
《國語辭典》:晓人(曉人)  拼音:xiǎo rén
1.明白事理的人。《汉书。卷七一。薛广德传》:「先驱光禄大夫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2.明白告诉他人事理,使人了解。
《漢語大詞典》:为之地(爲之地)
(1).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 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
(2).代为疏通说项;帮忙。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 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 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 为地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 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 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 嘉定 知州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汝死无所矣!此公主所常御,涂鸦若此,何能为地?”
《漢語大詞典》:鄙儒
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汉书·叔孙通传:“ 通 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 颜师古 注:“鄙,言不通。” 清 钱谦益 《福建泉州府知府赵士许授中宪大夫制》:“尔为郡一出于仁人学士之为,而絶去鄙儒俗吏之习,其亦有前政之思乎?”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又如学究鄙儒,恣意记録,不劳心力,得失之间,亦无苦乐。”
《漢語大詞典》:迷妄
暗于事理;虚诞荒谬。管子·山权数:“此使君不迷妄之数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今之言禪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之者悵悵然,益入於迷妄。”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正信不立,又乌从比较而知其迷妄也。”
《國語辭典》:迂诞(迂誕)  拼音:yū dàn
言词誇大荒诞,不合事理。《隋书。卷五七。薛道衡传》:「高祖每曰:『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然诫之以迂诞。」
《國語辭典》:老悖(老誖)  拼音:lǎo bèi
年老糊涂,不通事理。《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疏广》:「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宋。周必大 敷文阁直学士陈公神道碑:「予虽老悖,尚能追记大略,乃序而铭之。」
《漢語大詞典》:狂惑
(1).精神错乱;疯癫。荀子·荣辱:“人之有斗,何哉?我欲属之狂惑疾病邪,则不可。”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洋 ﹞沉酗既久,弥以狂惑,至於末年,每言见诸鬼物,亦云闻异音声。” 清 戴名世 《李烈妇传》:“ 检 病狂惑,一日屡以掌批烈妇之颊,人皆谓不堪。”
(2).不明事理,糊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臣今年老,耳目不聪,以狂惑之心,无能益国,窃观金匱第八,其可伤也。”
(3).狂妄昏惑。管子·形势解:“狂惑之人,告之以君臣之义,父子之理,贵贱之分,不信圣人之言也,而反害伤之。”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夫差 狂惑,贼杀 子胥 ; 句践 至贤, 种 曷为诛?”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 荆卿 絶臏以报 燕 , 樊公 含悲而授首,皆下愚之狂惑,岂上智之攸取哉!” 清 王夫之 《知性论》:“惝怳以测其影,斯问而益疑,学而益僻,思而益甚其狂惑。”
(4).用为自谦之词。汉书·晁错传:“昧死上狂惑屮茅之愚,臣言唯陛下财择。”
《漢語大詞典》:探事
(1).研讨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詔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説也。”
(2).探听消息。《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又闻探事人回报,新差镇守代回 李牧 。”《水浒传》第四八回:“次日,只见探事人报来,説军师 吴学究 引将三 阮 头领,并 吕方 、 郭盛 ,带五百人马到来。”红楼梦第七三回:“接着有探事的小丫头来报説:老太太醒了。”
《國語辭典》:壸奥(壼奧)  拼音:kǔn ào
深奥隐微。《文选。班固。答宾戏》:「究先圣之壸奥,婆娑乎术艺之场,休息乎篇籍之囿,以全其质,而发其文。」
《漢語大詞典》:习事(習事)
谓熟谙事理。史记·田叔列传:“ 赵禹 以次问之,十餘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明镐》:“ 镐 乃取尤不职者杖之,疲软者皆自解去,遂奏择习事者守堡砦。”
分類:熟谙事理
《漢語大詞典》:暗弱
(1).谓懦弱而不明事理。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否德暗弱,窃贪遗绪。”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三国演义》第三回:“酒行数巡, 卓 按剑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
(2).昏暗微弱。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周围的窗户全给黑布遮上,一丝阳光也透不进来,舞池两边的卡座上一盏盏暗弱的灯光,使人们感到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國語辭典》:观照(觀照)  拼音:guān zhào
以心灵深刻的观察来品味人生。唐。李华〈衢州龙兴寺故律师体公碑〉:「于人法得无我,于观照得甚深。」
《國語辭典》:顺守(順守)  拼音:shùn shǒu
遵循道理而固守。《史记。卷九七。陆贾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國語辭典》:瞽说(瞽說)  拼音:gǔ shuō
瞎说、胡说。《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此欲以政事过差丞相父子、中尚书宦官,槛塞大异,皆瞽说欺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