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琐屑(瑣屑)  拼音:suǒ xiè
琐细零碎。唐。郑嵎〈津阳门〉诗:「青钱琐屑安足数,白醪软美甘如饴。」宋。梅尧臣〈送苏子美〉诗:「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
《國語辭典》:具体(具體)  拼音:jù tǐ
1.大体完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亦能作画,画不过兰竹数竿,具体而已。」
2.有实体存在,不抽象、笼统。如:「解决问题,不要空谈,应提出具体的办法。」
《國語辭典》:具体而微(具體而微)  拼音:jù tǐ ér wéi
事物的总体内容大多具备了,只是形体或规模较小而已。《孟子。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唐。白居易 醉吟先生传:「所居有池五六亩,竹数千竿,乔木数十株,台榭舟桥,具体而微。」
分類:总体规模
《國語辭典》:说话(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发言、讲话。《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红楼梦》第三回:「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2.言辞。《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
3.一种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说唱艺术,以讲说历史故事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
4.指责。如:「像这种事,你做得再好,还是会有人说话。」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说话,大娘知道了,先打发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顿,赶出往家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6.比喻时间极短。如:「请你等一会,他只稍说话间就会回来。」
7.以往国民小学国语科教学项目之一。如:「今天我们有说话课。」
《國語辭典》:事由  拼音:shì yóu
事情原委、来由。唐。方干 感时诗三首之一:「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实不知是我家老儿,只认是贼,为此不问事由,杀了。」
《漢語大詞典》:马角(馬角)
(1).比喻不能实现的事情。亦比喻苦熬出头,创建奇迹。 清 杜浚 《偶然小饮和王歙州》:“驪珠兄弟得,马角古今迟。” 清 吴兆骞 《赠孔叟》诗:“可怜丧乱识鳬毛,敢道精诚生马角。”参见“ 马生角 ”。
(2).指灾异之兆。 明 刘基 《梁甫吟》:“外间皇父中艷妻,马角突兀连牝鷄;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國語辭典》:马生角(馬生角)  拼音:mǎ shēng jué
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也,大过。」
分類:乌头仰天
《国语辞典》:事从(事从)  拼音:shì cóng
事情。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我这里下阶基转影壁亲身问,问一个事从来历,唱叫缘因。」
分类:事从事情
《國語辭典》:不如意  拼音:bù rú yì
不合意、不称心。《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宋。辛弃疾 贺新郎。肘后俄生柳词:「肘后俄生柳,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漢語大詞典》:漕事
(1).有关漕运之事。汉书·食货志上:“漕事果便, 寿昌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新唐书·食货志三:“ 开元 十八年, 宣州 刺史 裴耀卿 朝集京师, 玄宗 访以漕事。”
(2).指 清 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 清 魏源 《筹漕篇下》:“ 江 楚 赋轻而船重,抵 淮 迟,汛涨輒虞堵闭,故言漕事则易而运道则难; 江苏 赋重而船轻,抵 淮 蚤,汛前尚可筹渡,故言运道则易而漕事则难。”
《國語辭典》:功课(功課)  拼音:gōng kè
1.定治事的程序,以稽核其进度、成绩。《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薛宣》:「宣考绩功课,简在两府。」
2.学生的课业。《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他忍不住要请教些实在的功课,先生没法,只得出去买了几张暗射地图。」也作「工课」。
3.佛教徒的早、晚课,内容包括唱赞、诵经、持咒等。
《国语辞典》:梦事(梦事)  拼音:mèng shì
指有关梦的事情。如作梦的心理,梦境的记录,梦兆的解读等都包含在内。
《國語辭典》:缘故(緣故)  拼音:yuán gù
1.事情发生的因由。《三国演义》第二一回:「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老残游记》第一二回:「初起不懂甚么缘故,既而想起,自己也就笑了。」也作「原故」。
2.意外、变故。《红楼梦》第九七回:「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著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缘故。」也作「原故」。
《漢語大詞典》:事济(事濟)
(1).事业完成;事情办成功。 汉 贾谊 新书·耳痹:“事济功成, 范蠡 负室而归 五湖 。”三国志·吴志·潘濬陆凯传赞:“ 胤 ( 陆胤 )身絜事济,著称南土,可谓良牧矣。”晋书·李流载记:“若功成事济,约与君三年迭为主。”
(2).犹事情。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你哥哥不听人説话,取了这个妇女,不知做了不良事济,你哥哥把它杀了。”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五出:“作事济,不点实。如今怎生来救你?”
《國語辭典》:物事  拼音:wù shì
1.物品、东西。《西游记》第一二回:「玄奘大喜,即便谢了恩,领了物事,更无留滞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我自到海外一番,不曾置得一件海外物事。」也作「事物」。
2.事情。《隋书。卷五六。张衡传》:「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國語辭典》:喜剧(喜劇)  拼音:xǐ jù
一种戏剧类型。主要以誇张、幽默及机智的手法,取悦观众或嘲讽丑恶、落后的现象,从而肯定美好与进步的事物。由于著笔于人性的现实面和弱点,因此,不同的时代及文化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喜剧形式。西方喜剧依内容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可分为情节喜剧、抒情喜剧、讽刺喜剧和闹剧等。中国虽无喜剧之专称,但仍有不少喜剧剧目,大都在讽刺反面形象的同时,歌颂主角的勇敢和机智。
《國語辭典》:枝节(枝節)  拼音:zhī jié
1.植物的枝与节。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八。凌总管出对》:「竹本无心,外面自出枝节。」
2.比喻旁生的事端或麻烦。如:「枝节横生」。
3.比喻次要、琐碎的词句或事情。如:「枝节问题留待会后再行讨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他这个不过枝节太多,大约是个古文家,你何妨同他略为改几个字,成全了这个人。」
4.事情或机会。《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恐他计较,正待寻一个枝节奉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