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雷宜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丰城人,字宜叔。理宗淳祐七年进士。为贾似道记室,以不合去。恭帝德祐间除礼部尚书,改广东经略安抚使,与文天祥举兵勤王,力战元骑兵,病臂创而卒。
全宋文·卷八一五三
雷宜中,字宜叔,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师事张洽,得朱熹绪馀。淳祐七年以第二人登进士第。任贾似道记室,以不合去。宝祐间添差通判临江军,知建昌军。景定中经略广东。咸淳中为国子祭酒,累迁右司谏。德祐中除礼部尚书,寻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偕文天祥起义兵勤王。后与谢枋得固守岭峤,元兵至,力战,痛臂创而卒。见《宋史》卷四一六《冷应澄传》,《万姓统谱》卷一六,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二,隆庆《临江府志》卷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六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与权。理宗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攻丁大全,被削籍,拘管他州,时号为六君子。景定三年廷试第二。由绍兴府推官数迁监察御史,历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依附贾似道。度宗咸淳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帝德祐元年,奏乞正似道丧师芜湖之罪。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张世杰与元兵战而败,京学生攻宜中误国,遂去位。寻起为左丞相,因元兵至而宵遁回乡。复与陆秀夫、张世杰立益王为帝。景炎二年,广州失守后独走占城而不返。后死于暹国。
全宋诗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二年,除校书郎(同上书卷九)。四年,为浙西提刑。五年,迁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七年,筽福州。九年,除刑部尚书。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进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井澳之败,走占城。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复走暹,殁于暹。《宋史》卷四一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一六○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入太学,宝祐中与黄镛等上书劾丁大全,号「六君子」。登景定三年进士第。数年迁监察御史。历江东提举茶盐常平公事、浙西提刑、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知福州。咸淳十年自吏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德祐元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迁左丞相。与王爚不合,罢,寻复为右相。元兵迫临安,宜中请迁都,太后不许,乃遁归温州。景炎元年,陆秀夫等拥二王入温州,复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次年,逃入占城,后没于暹罗。《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漢語大詞典》:道纪司(道紀司)
明 清 时地方府一级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红楼梦第一○二回:“道纪司派定四十九位道众的执事,浄了一天坛。”清史稿·职官志三:“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各一人。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
《漢語大詞典》:七损八益(七損八益)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國語辭典》:去泰去甚  拼音:qù tài qù shèn
去其过甚。指事宜求适中,不可太过分。参见「去甚去泰」条。晋。左思〈魏都赋〉:「匪朴匪斲,去泰去甚。」
《漢語大詞典》:棚杠
旧时为丧家承办搭棚,扛抬灵柩、冥器等事宜者。红楼梦第一○九回:“快到各处将各人的衣服量了尺寸,都开明了,便叫裁缝去做孝衣。那棚杠执事都去讲定。”红楼梦第一一○回:“现在外头棚杠上要支几百银子,这会子还没有发出来。”
《漢語大詞典》:柬房
旧时官衙中负责书札往来事宜的办公处所。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酬答书札》:“如邻邑同寅、邻绅远友差人投书,著柬房置簿挨次登号……倘机密书札,来使亲投,不必经由柬房挂号。”
《漢語大詞典》:领兑(領兑)
(1).谓掌管兑运事宜。明史·食货志三:“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其或改拨他镇者,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参见“ 兑运 ”。
(2).犹领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米色刁难》:“凡弁丁水次领兑正米之外,例有耗米,又有耗外赠贴,及负重厓驳等费。”
《國語辭典》:兑运(兌運)  拼音:duì yùn
民与军相互兑换运输。《明史。卷七九。食货志三》:「江南民运粮诸仓,往返几一年,误农业。令民运至淮安、瓜洲,兑与卫所。官军运载至北,给与路费耗米,则军民两便。是为兑运。」清。徐珂《清稗类钞。植物类。京师米》:「自创设漕运以来,国家岁糜千万之款,设官置局,辗转兑运,输入京仓,以为天庾正供,京曹禄俸,皆仰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