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争让(争讓)
争吵;叫嚷。《水浒传》第九一回:“把门军士喝道:‘这是甚么去处?这般乱窜!’正在那里争让,只见 韩王山 嘴边火起,飞出一彪军马来。”《水浒传》第九九回:“ 鲁智深 不肯信,争让道:‘如今正是二月下旬,适才落井,只停得一回儿,却怎么便是三月下旬?’”
分類:争吵叫嚷
《國語辭典》:争口(爭口)  拼音:zhēng kǒu
争吵、辩论。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主宴大人,尉迟恭争口,打下我两个门牙。」《水浒传》第七回:「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分類:争吵争辩
《漢語大詞典》:斗怒(鬥怒)
亦作“鬭怒”。亦作“鬪怒”。
(1).争吵;争斗。周礼·地官·调人:“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 郑玄 注:“鬭怒,辩讼者也。”荀子·臣道:“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鬭怒,害也。”
(2).犹激怒。 唐 柳宗元 《贞符》:“孰称古初朴蒙空侗而无争,厥流以讹,越乃奋敚鬭怒震动,专肆为淫威?”
《漢語大詞典》:闹垓(鬧垓)
吵闹;争吵。霓裳续谱·杂曲·老头儿半百:“这桩事教我擘画,终日里闹垓,闹得个老头儿无其奈。”
分類:吵闹争吵
《漢語大詞典》:闹乱(鬧亂)
(1).喧闹貌。《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兵马浩浩澣澣,数百里之交横,金甲朎朧,银鞍焕烂,腾踏山林,奔波闹乱。”
(2).争吵。《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但你一来不识文理,二来与大众们闹乱一番,若即列在师弟师兄,反不和睦。”
《漢語大詞典》:执争(執争)
亦作“执挣”。
(1).坚持己见,不妥协。明史·李贤传:“帝难之。 贤 执争数四,同列皆惧。”
(2).口角;争吵。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看着我生辰面,不和你相执挣。”
《國語辭典》:打闹(打鬧)  拼音:dǎ nào
争吵、取闹。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三折:「恰才这韩松就我手中抢了绣球儿去了。某欲待就楼下打闹起来,恐防惊諕了小姐也。」
《漢語大詞典》:燕蝠争
比喻无意义的争吵。 宋 朋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寄周邠诸诗:“ 舜举 言,自来闻人説一小话云:燕以日出为旦,日入为夕;蝙蝠以日入为旦,日出为夕。争之不决,诉之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至路次逢一禽,谓燕曰:不须往诉,凤凰在假。或云凤凰渴睡。今不记其详,都是训狐权摄。 舜举 意以话戏笑 王庭老 等不知是非……﹝ 苏軾 ﹞兼赠 舜举 云:‘奈何効燕蝠,屡欲争晨暝!’其意以讥讽 王庭老 等如训狐不分别是非也。” 宋 薛季宣 《游竹陵善权洞》诗之二:“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
《漢語大詞典》:争构(争搆)
争吵;结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勋戚·世官:“ 麻城 之壻,后亦以嫁中产不明,与妻姪辈争搆不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外郡·灵岩山:“独宦游此地者别无他隙,因山人争搆起见,两败俱伤。”
分類:争吵结怨
《國語辭典》:斗嘴(鬥嘴)  拼音:dòu zuǐ
以言语相争,互不相让。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王枢密这奸贼,敢和咱斗嘴,直恁般无上下失尊卑。」
《漢語大詞典》:较口(較口)
争吵。红楼梦第七三回:“可巧 宝釵 、 宝琴 、 黛玉 、 探春 等,因恐 迎春 今日不自在,都约来安慰他。走至院中,听得两三个人较口。”
分類:争吵
《國語辭典》:角口  拼音:jiǎo kǒu
吵架、斗嘴。《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小人住在此地,将有二十年了,并不曾与人角口一番。」《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自与宝玉角口后,也自后悔,但又无去就他之理,因此日夜闷闷,如有所失。」
分類:争吵
《國語辭典》:论口(論口)  拼音:lùn kǒu
争吵、斗嘴。《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子在下面睡,听他两口儿论口,倒也不著在意里。」
分類:斗嘴争吵
《漢語大詞典》:相嚷
争吵;相骂。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 王小二 打破俺家尿缸,俺员外与他相嚷。”
分類:争吵相骂
《漢語大詞典》:闹咳咳(鬧咳咳)
亦作“ 闹垓垓 ”。亦作“閙垓垓”。
(1).嘈杂貌。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闹垓垓,幺喝十字街。”《水浒传》第二回:“社稷从今云扰扰,兵戈到处闹垓垓。”一本作“閙垓垓”。雍熙乐府·点绛唇·洪武天开:“乐民楼端的民安泰,则见那人攘攘閙垓垓。”
(2).吵闹;争吵。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一箇家嗔忿忿,一箇家闹咳咳。”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四折:“你休得要闹咳咳闹咳咳使性窄,我须是奉着官差,法令应该。” 臧懋循 音释:“咳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