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4,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释义了(字 廓然 钟离 )
释了信
释了常
释了心
释了悟(号 笑庵 )
释了朴(号 慈航 )
释了演(号 谁庵 )
释了睿
释了赟(号 稠岩 )
释全了
释景晕(号 了庵 )
释了奇( 潘 )
释了性(号 东庵 )
释相了( 行录 宋 )
其它辞典(续上)
萧廷芝(名 挺之 字 元瑞、天来 号 了真子 )释义了(字 廓然 钟离 )
释了信
释了常
释了心
释了悟(号 笑庵 )
释了朴(号 慈航 )
释了演(号 谁庵 )
释了睿
释了赟(号 稠岩 )
释全了
释景晕(号 了庵 )
释了奇( 潘 )
释了性(号 东庵 )
释相了( 行录 宋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六三
萧廷芝,一作萧廷之,本名挺之,字元瑞,一字天来,号了真子,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从彭耜游,耜授以金丹秘要。著有《金丹大成集》五卷(存)。见道藏《修真十书·金丹大成集》,《全宋词》第四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义了,字廓然,俗姓钟离。嵩山佛慈玑禅师侍者(《许彦周诗话》)。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又了信者,南岳高台寺主僧也。有诗名,张南轩游岳读其集,题曰:“萧然僧榻碧云端,细读君诗夜未阑。门外苍松霜雪里,比君佳处让高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了悟,号笑庵。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咸杰禅师法嗣。事见《续藏经·续古尊宿语要》卷四。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了睿。秀人。亦有道士思溪王氏。屈睿为亡女咒食。适河冰船不可渡。乃遣人报。令设座于斛前。即船上遥为咒愿。事已。忽一女至船。礼足为谢云。已得超往。因留物为记。忽不见。次日王君至船。见物惊曰。此亡女入敛时。所御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全了。永嘉人。游方至荆州。入天竺山。遇一异僧。谓了曰。汝缘在浙东。当得名山居之。尔乡有诺讵那尊者道场。适当兴。兴宜自尔勉成之。可也。了诘其处。僧曰。地以花名。山以鸟名。中有龙湫尊者宴息地也。了归而遍访。至海滨。见山水清奥。爱之问土人。土人曰。此芙蓉村。雁荡山也。了恍然心悟。遂入山结茆要会处。曰芙蓉庵以居之。即今之能仁也。雁山之题。实自了发之。其人放旷不羁。时目为了莽荡。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了奇。白霫富庶人。姓潘氏。十六试经得度。业华严。穷玄洞奥。历参知识。后于广慧言下知。归庐柘水西溪之上。破纳蔬食。灭迹绝累。十馀年。为诸贵强主竹林。学徒云萃。展钵敷坐。数盈五千。大定十九年。无病右胁而化。世寿五十一。茶毗。舍利五色者无算。而建塔焉。滹阳中虚翁铭之曰。师应缘而来。善万物初未形。缘尽而去。了不为死生萦。游戏如幻。绝去来之妄情。妙无所住。乃师之令行。呜呼。是为之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相了。义州宋氏子。生有奇瑞。儿时。行必直视。坐必跏趺。一日。闻祖父诵赋。至秦皇汉武不死何归。亟问死归何处。祖异之。语其父曰。此子非尘俗中人。可令出家。遂从师落发。游讲。通华严圆觉等经。机思明敏。阐发精当。颇为同学宗仰。因读圆觉。至修多罗教如标月指处。忽尔动疑曰。经既为标。月何所在。吾将问之诸方知识也。乃腰包。见清安月公。又访咸平定公。复走绵州。谒大明诱公。皆不契。诱公曰。汝缘不在此。懿州崇福超公。汝师也。必为子发其奥。遽谒超公。公一见处以首职。虽殷众务。而究研益力。至寝食都废。一日。因居士请益超公。俱胝一指公案。师立座隅。忽问曰。俱胝一指头禅。受用不尽。未审。和尚禅有多少。公与一喝。师于喝下领旨。身心脱空。如处琉璃宝月间。快爽不自胜。呈偈云。窥破浮云月色寒。偶然顿歇髑髅乾。通身光透威音外。普应群机作大缘。公为弹指印之。未几。公以老而退。师受命补其处。迁松林。徙惠安。又移潭柘。转主竹林。师性恬退。虽屡踞大刹。皆迫于不得已。松林潭柘。至弃众而逃。人物色得之拥而去。师竟不得自主也。居恒自叹古人藏身无迹。己不能如之。为进道之累。且禀性贞纯。慈不忤物。平生未尝略起嗔恚。纵遇呵毁。而容色不易。所至唯信缘甘分。不务营饰。非理道之要。行之有益于性命身心者。勿自处。亦勿以处人。此皆昭著可言者。如其潜德密行。殆非人所能知之。以泰和三年。书偈危坐而化。寿七十。腊六十二。茶毗。有百千蝴蝶。自烈𦦨中飞出。化祥云五色。现于空界。牙齿不坏。附遗骨而瘗于龙泉古寺。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六
释相了,原名行录,姓宋氏,义州弘政里人。生性质直,举止端重,行必正视,坐即跏趺。髫年闻祖父诵赋,至秦皇汉武不死何归,相了便问:“死归何处?”祖异之。语其父日:“此子非尘俗中人。”令依郡之大嘉福寺祚师落发,九岁得度,习《华严》、《圆觉》诸经,神机颖悟,发于妙龄。历诸讲肆,同学相钦。咸平石城继请讲授,开诱不倦。一日,忽念:“经云脩多罗教,如标月指,经既为标,月何所在?”寻闻辽阳禅刹有大导师,单传佛心,不立文字,乃罢讲席,径往清安访月公,不契。遂造咸平见定公,复往锦州大明参诱公,命掌记室,久之亦无所得。诱曰:“汝缘不在此,懿州崇福超老人,明州嫡嗣也,可往依之,必为子发其奥耳。”乃拜辞,遽谒超公。一见曰:“丛林主来何暮?”命掌维那。一日,问:“俱胝一指头禅受用不尽,未审和上有多少?”超应声一吹,相了忽然有省,如披云见月,欣跃无量,呈颂曰:“窥破浮云月色寒,狂心顿歇髑髅乾。通身光透威音外,普应群机作大缘。”超印可,乃更名相了。自是,机峰超逸,缁素倾仰,因更遁去,隐云峰间,禅悦自乐。然令名振飞,德芬远播,懿州连帅敦讲开法崇福,北京留司具疏迁住松林,龙象云归,人天感慕。东京留守曹王向其道风,请居大惠安六稔,规范肃清。但性乐闲寂,倦于应对,遂夜遁闾山宁国寺,枕石眠云,作终焉之计。金明昌时,会潭柘虚席,功德主岐国大长公主恭请住持,四年又晦迹天王小刹。冀国公抑居竹林,相了尝愧名为道累,息影无计,未经岁,退居城隈古寺。龙泉闻知复迎颐老,乃欣然从之曰:“吾将终老此山。”泰和三年十月终,忽示疾,至期索笔书偈曰:“三十馀年说法弄巧成拙,临岐更为诸人重重漏泄,本来无法与人,依旧清风明月。”偈毕,右胁而寂,寿七十,腊五十二。荼毗日,有百千蝴蝶自烈焰中出,祥云五色遍见空中,牙齿不毁,门人收灵骨树石塔焉。相了禀性纯净,加之慈恕,心不忤物,一生未尝略起瞋恚,纵遇呵毁,容色不易,盖心如大地,八风不能动也。嗣法者三人,道积、相崇、善惠各行道一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