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剖麻雀
比喻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先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分析,了解情况。例如: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漢語大詞典》:论世知人(論世知人)
犹言知人论世。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 石夫 高尚之情,谨慎之识,俱可见焉。附録之,亦可以论世知人也。”《中国现在记》楔子:“但是穷而在下,权不我操,虽抱着拨乱反正之心,与那论世知人之识,也不过空口説白话,谁来睬我?”
《漢語大詞典》:末衡
谓观察了解事物持平公正,不带偏见。管子·宙合:“讂充末衡,易政利民……讂充言心也,心欲忠;末衡言耳目也,耳目欲端。”
《國語辭典》:明见万里(明見萬里)  拼音:míng jiàn wàn lǐ
目可见及万里,形容对远方的情况非常了解,见识非常高明。《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后亦用来比喻目光远大,洞察先机。《清史稿。卷四二七。罗惇衍传》:「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于臣工奏摺皆示得失,明见万里。」也作「明鉴万里」。
《國語辭典》:明察暗访(明察暗訪)  拼音:míng chá àn fǎng
公开调查,暗中了解。《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也作「明查暗访」。
《漢語大詞典》:目知眼见(目知眼見)
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到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
《國語辭典》:拿不准  拼音:ná bù zhǔn
无法确定的掌握。《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亲切的座师,相厚的同年,当道的势要,都有拿不准的。」也作「拿不稳」。
《國語辭典》:民意测验(民意測驗)  拼音:mín yì cè yàn
利用直接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或抽样调查等方式,徵询民众意见,加以统计,从而推测一般民意的测验。也作「民意调查」。
《漢語大詞典》:燎彻(燎徹)
了解透彻。 赵尔丰 《宣示四川地方自治文》:“ 尔丰 此心,为何心哉……计吾父老子弟,必不忍待 尔丰 之剖解,而亦自燎彻也。”
分類:了解透彻
《國語辭典》:谅解(諒解)  拼音:liàng jiě
了解实情后原谅或同意别人意见言行。如:「我这样做是不得已的,希望你能谅解。」《孽海花》第三二回:「割让台湾一事,在威毅伯为全局安危,策万全,忍痛承诺,国人自应予以谅解。」
《國語辭典》:了如指掌  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参见「瞭如指掌」条。如:「他对国内职棒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
《國語辭典》:瞭如指掌  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本指天下事如掌中物,易于了解。语本《论语。八佾》:「『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荡寇志》第三三回:「虽未出兵打仗,而战阵攻取之法,瞭如指掌。」也作「了如指掌」、「了若指掌」、「瞭若指掌」。
《國語辭典》:瞭若指掌  拼音:liǎo ruò zhǐ zhǎng
比喻對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參見「瞭如指掌」條。《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序》:「周敦頤出於舂陵,乃得聖賢不傳之學,作《太極圖說》、《通書》,推明陰陽五行之理,命於天而性於人者,瞭若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