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乾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乐乾闼婆
【佛学大辞典】
(天名)法华经序品四种乾闼婆中之一。乐为音乐,其名也。
(天名)法华经序品四种乾闼婆中之一。乐为音乐,其名也。
蔫乾净
【佛学大辞典】
(饮食)五净食之一。(参见:五种净食)
【三藏法数】
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饮食)五净食之一。(参见:五种净食)
【三藏法数】
蔫乾者,物不鲜也。谓一切瓜果等物,自蔫自乾,不堪为种,比丘当食,是名蔫乾净。律云:自蔫乾不堪为种。是也。
稿干喻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苏婆呼童子经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种稻,唯求子实,不望稿干。子实成熟,收获子已,稿干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欲得菩提种子功德,不为世乐,求无上菩提,以喻其实。诸馀世乐,况喻草干不求自得。」智度论八十七曰:「譬如人为谷故种禾,而稿草自至。」稿干喻经者,从此等所说而立其名者,此例颇多。
(经名)苏婆呼童子经上曰:「譬如有人耕田种稻,唯求子实,不望稿干。子实成熟,收获子已,稿干不求,而自然得。行者欲得菩提种子功德,不为世乐,求无上菩提,以喻其实。诸馀世乐,况喻草干不求自得。」智度论八十七曰:「譬如人为谷故种禾,而稿草自至。」稿干喻经者,从此等所说而立其名者,此例颇多。
丰干
【佛学大辞典】
(人名)丰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国清寺,剪发齐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馀人或借问,则止对曰随时二字,更无他语。尝乘虎直入松门。众僧惊惧。口唱道歌。时众方崇重。终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调。士庶见之,无不敬礼。尝养二士,云寒山拾得。见宋僧传,传灯录。又传灯录云:「闾丘彻出牧丹阳。丰干禅师谓曰:到任须谒文殊普贤,在天台国清寺执爨洗器者,寒山拾得也。闾丘访之,见二人致拜。寒山笑曰:丰干饶舌。」释文曰:「丰干是阿弥陀佛。」
(人名)丰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国清寺,剪发齐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馀人或借问,则止对曰随时二字,更无他语。尝乘虎直入松门。众僧惊惧。口唱道歌。时众方崇重。终后于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调。士庶见之,无不敬礼。尝养二士,云寒山拾得。见宋僧传,传灯录。又传灯录云:「闾丘彻出牧丹阳。丰干禅师谓曰:到任须谒文殊普贤,在天台国清寺执爨洗器者,寒山拾得也。闾丘访之,见二人致拜。寒山笑曰:丰干饶舌。」释文曰:「丰干是阿弥陀佛。」
丰干饶舌
【俗语佛源】
为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公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二个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著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常正)
为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公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二个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著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常正)
生乾
【三藏法数】
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谓不由汤火而熟,亦非鹰鹯之所伤残,乃因死已日久自乾也。
如乾城喻
【三藏法数】
乾城,即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智者则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著,故说如乾城。
乾城,即乾闼婆城。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高渐灭。但可眼见,而无实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智者则能了知诸法悉皆虚假,不生执著,故说如乾城。
乾烦恼淤泥
【三藏法数】
若心著烦恼,性则昏昧而不明,犹身染淤泥,体则污秽而不洁,故名烦恼淤泥。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断除烦恼之垢,复本明净之性;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湿物及淤泥也。
若心著烦恼,性则昏昧而不明,犹身染淤泥,体则污秽而不洁,故名烦恼淤泥。菩萨修行,能以智慧观察,断除烦恼之垢,复本明净之性;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湿物及淤泥也。
由乾陀山王
【三藏法数】
梵语由乾陀,华言持双。谓此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咸住其中;以喻难胜地菩萨,如意神通,善巧自在,如由乾陀山王也。(梵语夜叉,华言勇健。)
梵语由乾陀,华言持双。谓此山纯宝所成,诸夜叉王咸住其中;以喻难胜地菩萨,如意神通,善巧自在,如由乾陀山王也。(梵语夜叉,华言勇健。)
乾闼婆应
【三藏法数】
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即帝释乐神也。谓若乾闼婆,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
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即帝释乐神也。谓若乾闼婆,乐脱其伦,菩萨即于彼前,应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