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73,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定乱
衰乱
乱行
戡乱
心乱
乱心
十乱
淆乱
寇乱
无乱
昏乱
乱国
乱风
僭乱
乱纷纷
《漢語大詞典》:定乱(定亂)
平定祸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夫兵以定乱,莫敢自专。” 唐 柳宗元 《愈膏肓赋》:“非药曷以愈疾?非兵胡以定乱?”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张娘心许》:“扶危定乱真吾愿。”
《漢語大詞典》:衰乱(衰亂)
衰败混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被诸鸟兽,以匡衰乱。” 宋 曾巩 《〈新序目录〉序》:“故二帝三王之际,及其中间尝更衰乱、而餘泽未熄之时,百家众説未有能出於其间者也。” 清 顾炎武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霑方读〈盐铁论〉》诗:“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
《漢語大詞典》:乱行(亂行)
乱了行列。左传·襄公三年:“ 晋侯 之弟 扬干 乱行於 曲梁 , 魏絳 戮其僕。” 杜预 注:“行,陈次。”晋书·天文志中:“ 五星 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 唐太宗 《采芙蓉》诗:“游鶯无定曲,惊鳧有乱行。”
(1).昏乱的行为。晏子春秋·谏上三:“外无怨治,内无乱行。” 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云:“内无昏乱之行也。” 汉 王充 论衡·书虚:“用 管仲 ,故知 桓公 无乱行也。”
(2).指胡乱行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石察院 ﹞今见了两生告词,虽然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实据,乱行不得。”
《國語辭典》:戡乱(戡亂)  拼音:kān luàn
平定乱事。《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成功戡乱,顺时经国。」宋。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昔高祖始终用萧何;太宗始终用杜房,故能戡乱定功,卒致太平。」
《国语辞典》:心乱(心乱)  拼音:xīn luàn
心思迷乱。汉。蔡邕〈隶势〉:「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三国演义》第七二回:「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遂手提钢斧,绕寨私行。」
《漢語大詞典》:乱心(亂心)
作乱的心思。左传·昭公二年:“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天降祸於 周 ,俾我兄弟并有乱心。”
《漢語大詞典》:十乱(十亂)
(1).书·泰誓:“予( 周武王 )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孔 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 孔颖达 疏:“《释詁》云:乱,治也。”十人,指 周公旦 、 召公奭 、 太公望 、 毕公 、 荣公 、 太颠 、 闳夭 、 散宜生 、 南宫适 、 文母 (一说指 文王 之后 大姒 ,一说指 武王 之妻 邑姜 )。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 周武王 治国平乱的大臣。 晋 潘岳 《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邑姜 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 周 、 召 、 太公 之流并为十乱。” 王紫诠 《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 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文则有 王 公 世扬 、 孙 公 瑋 、 李 公 汶 、 张 公 养志 ,武则有 王 公 之楨 、 陈 公 汝忠 、 王 公 名世 、 王 公 承恩 、 郑 公 国贤 ,而有 郑贵妃 主之於内,此之谓十乱。”
《國語辭典》:淆乱(淆亂)  拼音:yáo luàn
混乱、纷乱。《明史。卷一八三。周经传》:「弊在旗校者,版籍犹存,若里胥则并版籍而淆乱之,宜考故册洗奸弊。」也作「殽乱」。
《國語辭典》:寇乱(寇亂)  拼音:kòu luàn
1.外患与内乱。《周礼。春官。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何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禦之。」
2.侵犯。《周书。卷二九。王勇传》:「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
《韵府拾遗 翰韵》:无乱(无乱)
左传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
《國語辭典》:昏乱(昏亂)  拼音:hūn luàn
1.神智错乱迷惘。《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卧便利,妄笑语昏乱。」《文选。扬雄。甘泉赋》:「徒徊徊以徨徨兮,魂眇眇而昏乱。」
2.昏味暴虐,不明治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檄移》:「故兵出须名,振此威风,暴彼昏乱。」《东周列国志》第一八回:「衰弱者扶之,强横者抑之,昏乱不共命者,率诸侯讨之。」
3.时代黑暗,社会混乱。《老子》第一六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庄子。渔父》:「廷无忠臣,国家昏乱。」
《國語辭典》:乱国(亂國)  拼音:luàn guó
1.动荡不安的国家。《周礼。秋官。大司寇》:「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也称为「乱邦」。
2.扰乱国家。《管子。法禁》:「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三国演义》第六回:「帝星不明,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
《漢語大詞典》:乱风(亂風)
坏风气。《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分類:风气
《漢語大詞典》:僭乱(僭亂)
(1).虚妄淆乱。书·吕刑:“上下比罪,无僭乱辞,勿用不行。” 孔 传:“无听僭乱之辞以自疑。” 孔颖达 疏:“其囚有僭乱之虚辞者,无得听之,勿用此辞断狱。”
(2).犯上作乱。后汉书·杨震传:“时 袁术 僭乱, 操 託 彪 与 术 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 唐 陆龟蒙 《求志赋》:“沟公墓以淹废逐,隳私城而防僭乱。” 宋 苏轼 《代李琮论京东盗贼状》:“自 天宝 以后, 河北 诸镇,相继僭乱,虽 宪宗 英武,亦不能平。” 章太炎 《革命道德说》:“昔 顾寧人 以 东胡 僭乱, 神州 陆沉,慨然於道德之亡,而箸之日知録。”
《國語辭典》:乱纷纷(亂紛紛)  拼音:luàn fēn fēn
杂乱无序的样子。南朝齐。王融〈古意〉诗二首之二:「况复飞萤夜,木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只道大军已经得了青枫城,乱纷纷各自逃命。」